《生命(ming)幻(huan)想曲(qu)》是現代作(zuo)(zuo)家(jia)顧(gu)城(cheng)于1971年(nian)創作(zuo)(zuo)的一(yi)首新(xin)詩,出自《顧(gu)城(cheng)詩全編》。
把(ba)我的(de)幻影和夢,
放(fang)在狹長的貝殼里。
柳枝編成(cheng)的船篷(peng),
還旋(xuan)繞著夏(xia)蟬的長鳴。
拉緊桅繩
風吹起晨霧的帆,
我開航了。
沒有目的,
在藍天中蕩漾。
讓陽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膚。
太陽(yang)是我的纖夫。
它拉著我,
用強光的繩索
一步步,
走(zou)完十二(er)小時的路途。
我被風推著
向東向西,
太陽消失(shi)在暮色里(li)。
黑夜來了,
我駛進(jin)銀河的(de)港灣(wan)。
幾千(qian)個星(xing)星(xing)對(dui)我看(kan)著,
我拋下了
新月——黃金的錨。
天微明,
海洋擠滿陰云(yun)的冰山(shan),
碰擊著,
“轟隆(long)隆(long)”——雷鳴電(dian)閃!
我到哪里去呵?
宇宙是(shi)這樣的(de)無(wu)邊。
用金黃的麥秸,
織成搖籃,
把我的靈感和心
放在里邊。
裝好紐扣的車輪,
讓時間拖著
去問候世界。
車輪滾過
百里(li)香和野菊的草間。
蟋蟀歡迎我
抖動著琴弦。
我把希望溶進花香。
黑夜像山谷,
白晝像峰巔。
睡吧!合上(shang)雙眼(yan),
世界(jie)就(jiu)與(yu)我無關。
時間的馬,
累倒了。
黃尾的太平鳥,
在(zai)我(wo)的車(che)中做窩。
我仍然要(yao)徒步(bu)走遍世界——
沙漠(mo)、森林的偏(pian)僻的角落。
太陽烘著地球,
像烤一塊面包。
我行走著,
赤著雙腳。
我把我的足跡
像(xiang)圖章(zhang)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進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類(lei)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鳴。
1971年盛夏自濰河歸來
顧城(1956—1993)朦朧(long)詩(shi)代表人(ren)物(wu),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隨父(fu)下(xia)放山(shan)東(dong)昌(chang)邑縣東(dong)冢公(gong)社五年。返(fan)京后做過(guo)翻糖(tang)工(gong)、搬運工(gong)等,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mei)國(guo)家,進行文化交流(liu)、講學活動。1988年赴新(xin)西蘭(lan),被(bei)聘為(wei)奧克蘭(lan)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后辭職隱居激流(liu)島。1992年重訪歐美(mei),1993年10月殺妻后自殺。留下(xia)大量詩(shi)文、書法、繪畫作品,出版(ban)有《顧城詩(shi)全編》、長(chang)篇小說《英(ying)兒》,及散文集多(duo)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