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lei)
登錄 |    
普慶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
0 票數:0 #宗教場所#
普慶寺,又稱夏爾蘇木,原址位于烏蘇市白楊溝鎮境內,曾是北疆規模最大的佛寺。寺址在烏蘇市白楊溝鎮的夏爾蘇木度假區北側山坡,面朝東,依山興建,山前為夏爾蘇木牧場,這里河流與云杉林帶交錯,坡地上有許多冰川漂礫。該寺建于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由東歸土爾扈特部藏傳佛教格魯派信奉者開始興建。建筑采用土木結構,仿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占地面積大約80萬平方米,建在階梯狀的山坡平臺上,主殿在平臺最高處。該寺被譽為“新疆的布達拉宮”。
  • 所在地/隸屬: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u)塔(ta)城(cheng)地區(qu)烏蘇市塔(ta)布勒(le)合特蒙古民(min)族鄉塔(ta)布勒(le)合特村(cun)普(pu)慶寺(si)
詳細介紹 PROFILE +

普慶寺(si)(si),又稱夏(xia)爾蘇(su)木(mu)(mu),原(yuan)址(zhi)位于(yu)(yu)烏蘇(su)市白(bai)(bai)楊(yang)溝鎮(zhen)境內,曾(ceng)是北(bei)疆規模最大的佛寺(si)(si)。寺(si)(si)址(zhi)在(zai)烏蘇(su)市白(bai)(bai)楊(yang)溝鎮(zhen)的夏(xia)爾蘇(su)木(mu)(mu)度(du)假(jia)區(qu)北(bei)側山坡(po),面朝東,依山興建(jian),山前為(wei)夏(xia)爾蘇(su)木(mu)(mu)牧場,這里(li)河流與(yu)云杉(shan)林帶(dai)交錯,坡(po)地上(shang)有(you)許多冰川漂礫(li)。該(gai)寺(si)(si)建(jian)于(yu)(yu)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由東歸土爾扈特部藏傳佛教格魯派(pai)信奉者開始興建(jian)。建(jian)筑(zhu)采(cai)用土木(mu)(mu)結構,仿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gong),占地面積大約80萬平方米,建(jian)在(zai)階梯狀的山坡(po)平臺上(shang),主(zhu)殿在(zai)平臺最高處(chu)。該(gai)寺(si)(si)被(bei)譽為(wei)“新(xin)疆的布達拉宮(gong)”。鼎盛時期(qi),該(gai)寺(si)(si)有(you)587名喇嘛(ma)、活佛2人(ren)(曲(qu)同木(mu)(mu)、丹曾(ceng)加木(mu)(mu)錯),寺(si)(si)內分別設有(you)管理人(ren)事、宗教、牲畜、土地的機構。1958年該(gai)寺(si)(si)有(you)喇嘛(ma)116人(ren),1959年該(gai)寺(si)(si)被(bei)毀。如今原(yuan)址(zhi)僅存殘垣斷壁(bi)。

如今,重建之后的普慶寺位于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落實中共的宗教政策,有關方面從1984年開始籌備,選擇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鄉人民政府駐地以南1公里處重建該寺。1985年動工興建,1986年完工,耗資42362元人民幣,新建建筑面積329平方米,分為正廳一座及左右廂房各一座,均采用磚木結構。到2006年,該寺有喇嘛20多名。

據(ju)《明(ming)順(shun)昌縣(xian)邑(yi)志》記載,順(shun)昌縣(xian)普(pu)慶(qing)寺位(wei)于順(shun)昌縣(xian)城東(dong)石豆(dou)都,始建于五代后天福五年(nian)(公元940年(nian)),距今(jin)已有一千多年(nian)歷史,古有“金西(xi)樓,銀普(pu)慶(qing)”之美譽,曾住有200余(yu)僧(seng)眾。清(qing)咸(xian)豐年(nian)間,因曹(cao)兵劫,寺廟(miao)被梵毀,頹廢至今(jin)。

1995年(nian)由住持釋惟華(hua)法(fa)師(shi)四處(chu)籌款(kuan),重建(jian)古寺(si)。經過十余年(nian)的(de)不懈努力(li),現已建(jian)有大(da)山門、放生(sheng)池、天王殿(dian)、大(da)雄寶殿(dian)、念佛堂、西歸堂、海會(hui)塔等。如(ru)今形(xing)成布(bu)局(ju)規整、殿(dian)宇莊(zhuang)嚴、四季花開、鳥雀爭(zheng)鳴、綠樹成蔭(yin)、香(xiang)火綿綿,寺(si)院(yuan)面(mian)積(ji)約(yue)十畝之規模。去年(nian)該寺(si)又(you)籌款(kuan)建(jian)設觀音殿(dian),占地約(yue)200平方米,建(jian)筑(zhu)面(mian)積(ji)300多平方米,寺(si)內將(jiang)塑高(gao)4.5米的(de)千手觀音及三十二座應身(shen)佛像,以普照世(shi)間一(yi)(yi)切(qie)苦難(nan)眾生(sheng),度一(yi)(yi)切(qie)有緣之人。十幾年(nian)來,惟華(hua)法(fa)師(shi)以自己(ji)堅定的(de)信念來完成如(ru)來家業,寺(si)院(yuan)一(yi)(yi)磚一(yi)(yi)瓦皆由他一(yi)(yi)人籌辦,他任(ren)勞任(ren)怨(yuan),身(shen)體力(li)行,親自出工干粗活,挑(tiao)(tiao)沙挑(tiao)(tiao)磚,種(zhong)樹修路,得(de)到順昌佛教界公認。

惟華法師生于(yu)一個世(shi)代信(xin)仰家庭,從小隨(sui)父(fu)信(xin)仰,七歲隨(sui)父(fu)吃長(chang)齋,習(xi)經文,十九歲正式出家,二十二歲考入福建佛(fo)學院專修佛(fo)學知識四年。學成后曾前往上(shang)海、浙江、廣東省(sheng)地名山古剎參(can)學訪(fang)問、造訪(fang)名師,積累學養(yang)。曾在廣州陶輪學社歷(li)任監(jian)院等職,他以身作則(ze),以正信(xin)佛(fo)教來教導弟子們(men),常(chang)為弟子們(men)講授(shou)三(san)歸、五(wu)戒、八齋等,以自己(ji)的言行來感化他人。

本(ben)百(bai)科(ke)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gei)生(sheng)活一(yi)把(ba)琴 】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gong),詞條屬(shu)(shu)于(yu)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zhan)示(shi)的(de)詞條介紹涉及宣(xuan)傳內(nei)容屬(shu)(shu)于(yu)注(zhu)冊(ce)用戶個人編輯(ji)行(xing)為(wei),與(yu)【普慶寺(新疆維(wei)吾爾自(zi)治區塔城地區)】的(de)所屬(shu)(shu)企業/所有人/主體(ti)無關,網站不完全保(bao)證內(nei)容信息(xi)的(de)準(zhun)確性(xing)、真實性(xing),也不代表本站立(li)場,各(ge)項數(shu)據信息(xi)存(cun)在更(geng)新不及時的(de)情況,僅(jin)供(gong)參考,請以官方發(fa)布為(wei)準(zhun)。如果頁面內(nei)容與(yu)實際(ji)情況不符(fu),可點擊“反饋(kui)”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hou)進(jin)行(xing)更(geng)正。 反饋(kui)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冊用(yong)戶提(ti)供(gong)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gong)”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版權(quan)(quan)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quan)、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ji)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xi)的知識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dan)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zuo)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業信息(xi)等),非經許(xu)可不得抄襲或使用(yong)。
提(ti)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707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3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47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959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