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7年2月8日,易中(zhong)天(tian)出生于湖南長沙。6歲(sui)隨其父易庭源來到湖北(bei)武漢,并在武漢開始接受教育(yu),在武漢度過(guo)小學(xue)、初中(zhong)、高中(zhong)時期,后來因(yin)為“知識(shi)青年上山下鄉(xiang)”活(huo)動(dong),到新(xin)疆(jiang)支青數年。
1965年,高中畢業的(de)易中天受蘇聯小說(shuo)《勇(yong)敢》的(de)影響,自愿報(bao)名支援新(xin)(xin)疆,從那(nei)時起,在新(xin)(xin)疆生(sheng)產建設兵團(tuan)農八(ba)師一五O團(tuan)工作、生(sheng)活了10年。
1978年,適逢國(guo)(guo)家恢復研究生(sheng)招(zhao)生(sheng),易中天經過(guo)3個月的備考,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guo)(guo)古代文學專(zhuan)業研究生(sheng),師從于著名魏(wei)晉南(nan)北朝(chao)文學及唐宋詩(shi)詞專(zhuan)家胡(hu)國(guo)(guo)瑞。
2005年,開始在CCTV-10百(bai)家講(jiang)壇節目里(li)講(jiang)解歷史,因(yin)其白話(hua)式的幽默分(fen)析,受(shou)到(dao)追捧。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視《百家(jia)講壇》開(kai)講“漢代風(feng)云(yun)人(ren)物”。
2006年年初,《漢(han)(han)代風云人物》的講(jiang)稿結集(ji)《易(yi)中(zhong)天品(pin)讀漢(han)(han)代風云人物》正式面(mian)市,起印數(shu)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5萬冊。
2006年(nian)2月12日(ri),在《百家講壇(tan)》開講《品(pin)三(san)國》。以人(ren)講事,以事說人(ren),從中透析歷史事件的本質(zhi)(zhi)并點(dian)說普遍的人(ren)性。首期《品(pin)三(san)國》播(bo)出后,贊賞和質(zhi)(zhi)疑(yi)聲不絕。
2006年5月(yue)22日,他(ta)的《易中天品讀三國》書稿在(zai)北京舉行了“無底價競(jing)標”。
2006年10月17日,在中岳(yue)嵩(song)山大型實景(jing)演出《禪(chan)宗少林·音樂大典》擔(dan)任禪(chan)學顧問(wen)。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書《帝國(guo)的終(zhong)結(jie)》,同年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guo)作家富豪榜”。
2007年12月,在上海(hai)出版了新書《帝國的(de)終結》,被評(ping)為武漢大學第五屆杰出校友(you)。
2008年,與《百家講(jiang)壇》再度攜手合(he)作《先秦諸子·百家爭(zheng)鳴》。
2010年(nian),被環球日報推為與郎(lang)咸平(ping)、韓寒、戴旭、時寒冰、牛刀、袁騰飛等人為“中國(guo)十(shi)大(da)直言君(jun)子”。
2012年11月20日,廈門(men)大(da)學(xue)EMBA2012級深圳班(ban)開學(xue),著名學(xue)者、廈門(men)大(da)學(xue)人文學(xue)院教授(shou)、廈門(men)大(da)學(xue)EMBA特聘教授(shou)易中天(tian)為學(xue)員們講授(shou)《市場(chang)經濟與中西(xi)文化(hua)》。
2013年,創作(zuo)《易中(zhong)(zhong)天(tian)中(zhong)(zhong)華(hua)史(shi)》,5月《易中(zhong)(zhong)天(tian)中(zhong)(zhong)華(hua)史(shi):祖先(xian)(xian)》、《易中(zhong)(zhong)天(tian)中(zhong)(zhong)華(hua)史(shi):國(guo)家》率先(xian)(xian)上市(shi)。
2013年3月(yue)起每周(zhou)四晚,與(yu)李(li)蕾搭檔主持(chi)一檔民生文化訪談(tan)節目《一起聊(liao)聊(liao)》。易中天全新亮(liang)相,“易式(shi)主持(chi)”自成一派。
2015年4月,易中天在“十三五”期間(jian)大力促進(jin)教育(yu)公平高峰論(lun)壇上聲(sheng)明已退休(xiu)。
社會任職
1975年-1978年,在新疆烏魯(lu)木齊鋼鐵公司子弟中學任教。
1981年(nian),畢(bi)業于武漢大學中文(wen)(wen)系中國古代文(wen)(wen)學專業,獲文(wen)(wen)學碩(shuo)士學位并(bing)留(liu)校任(ren)教。
1992年,任廈門大(da)學(xue)人文學(xue)院中文系教(jiao)師。
獲獎記錄
個人
2015-01 11屆 新京報(bao)年年度(du)(du)作者獎度(du)(du)好書致敬禮(li) 《易中(zhong)天中(zhong)華史》 (獲獎)
2014 首屆全球華人(ren)國學大典年度(du)建設力大獎(jiang) (提(ti)名)
2013-12 第八屆 最佳歷史書(shu)特別獎(jiang) (獲獎(jiang))
2011-08 《新周刊》創刊15周年慶典大時代銳仕勛章 (獲獎)
2006-12 2006年度(du) 新銳榜年度(du)新銳人物(wu) (獲(huo)獎(jiang))
2006 2006年度 《魅力雜志》中國(guo)“十大魅力先生(sheng)” 溫文(wen)儒雅的另(ling)類(lei)教(jiao)授 (獲獎)
2006 《南方人物周(zhou)刊(kan)》中國魅(mei)力50人 (獲獎)
2006 2006年度 南方電視臺《南方盛典(dian)》創意傳播獎(jiang)(jiang) (獲(huo)獎(jiang)(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