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千唐志齋
0 票數:0 #博物館#
千唐志齋位于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張鈁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張鈁先生酷愛金石字畫,并廣泛征集,在故宅花園“蟄廬”內建齋收藏,由王廣慶命名、章炳麟題額為“千唐志齋”。齋中鑲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1997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3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 官網:
  • 地址: 河南(nan)省(sheng)洛陽市新(xin)安(an)縣鐵門鎮
  • 門票: 免費
  • 開放時間: 08:30~17:00
  • 博物館等級: 國家(jia)二級(文物)
  • 文物保護單位: 國(guo)家二級(文物(wu))
  • 旅游景區級別: 4A
詳細介紹(shao) PROFILE +

簡介

地理位置

在九朝古(gu)都洛(luo)陽以西(xi)45公里處(chu),有(you)一(yi)個(ge)風光旖旎、山(shan)明水(shui)秀的地方(fang)——河南省新安縣城西(xi)的鐵門(men)鎮。這(zhe)里西(xi)扼崤嶺(ling),東控(kong)函谷,已(yi)有(you)千年歷史,被章太炎(yan)譽為“當(dang)關洛(luo)孔道”。這(zhe)里青龍、鳳(feng)凰兩山(shan)對峙(zhi),一(yi)肪澗水(shui)潺潺東流,素(su)有(you)洛(luo)陽西(xi)大門(men)之稱。

我國唯(wei)一的墓志銘博物館——全(quan)國重(zhong)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唐志齋(zhai)”便(bian)位于鐵門鎮的西北隅。這里(li)是著名愛國民(min)主人士、辛亥革命元老張鈁(fang)(字伯英(ying))先生的家鄉。

名字由來

二十年(nian)代初(chu),張鈁先生隱居鐵門,營園林(lin)廣及百畝,蔚為(wei)壯觀。康(kang)有為(wei)游陜過豫,被張鈁邀至園中,談書論畫,賦詩抒懷,題名(ming)“蟄廬(lu)”。

新安縣千唐志(zhi)(zhi)齋(zhai)(zhai)博物(wu)館是(shi)已(yi)故國民(min)黨起(qi)義將領(ling)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的(de)一(yi)部分,為我國現(xian)存(cun)墓志(zhi)(zhi)石刻(ke)的(de)集中(zhong)地之(zhi)一(yi),以珍藏(zang)自西晉、魏以來(lai)(lai)歷(li)代墓志(zhi)(zhi)石刻(ke)1400余件(jian)而聞名(ming)。其中(zhong)尤(you)以唐志(zhi)(zhi)最為豐(feng)富,多達1191件(jian)。章(zhang)炳麟曾用古篆為之(zhi)題額《千唐志(zhi)(zhi)齋(zhai)(zhai)》,并在(zai)尾部綴有跋(ba)語:“新安張伯英(ying),得唐人墓志(zhi)(zhi)千片(pian),因以名(ming)齋(zhai)(zhai),屬章(zhang)炳麟書(shu)之(zhi)。”齋(zhai)(zhai)名(ming)由來(lai)(lai),蓋緣于此。

建筑風格

鐵(tie)門最(zui)吸引游人之處當推"蟄廬"它是(shi)(shi)(shi)原國(guo)(guo)(guo)民(min)革命軍將(jiang)領、前中(zhong)國(guo)(guo)(guo)歷史博物(wu)館副館長張鈁(fang)先(xian)生(sheng)(sheng)的私(si)人花(hua)園。而"蟄廬"最(zui)有魅力的地方(fang)則是(shi)(shi)(shi)國(guo)(guo)(guo)家(jia)級重點文(wen)物(wu)保(bao)護單位千唐志齋(zhai)(zhai)。這是(shi)(shi)(shi)一(yi)座包括一(yi)走廊、三天(tian)井、十五(wu)孔拱(gong)式(shi)磚窯的建(jian)筑,原藏石(shi)1578件(jian),現(xian)有墓志石(shi)刻(ke)(ke)1413件(jian),其中(zhong)唐志1185件(jian),另(ling)有西晉、北魏、隋、五(wu)代(dai)、宋、元、明、清、民(min)國(guo)(guo)(guo)等各(ge)代(dai)墓志228件(jian)及書法、繪畫(hua)、造(zao)像(xiang)、經幢等石(shi)刻(ke)(ke)藝(yi)術品,因大部分是(shi)(shi)(shi)唐代(dai)碑刻(ke)(ke),故名"千唐志齋(zhai)(zhai)"。張鈁(fang)先(xian)生(sheng)(sheng)生(sheng)(sheng)前酷愛(ai)金石(shi)書畫(hua),在他有生(sheng)(sheng)之年,將(jiang)流散于洛(luo)陽地區民(min)間的志石(shi)多(duo)方(fang)羅致,送達故里鐵(tie)門,在自家(jia)花(hua)園"蟄廬"西側(ce)專辟一(yi)隅,鑲嵌(qian)儲存。中(zhong)國(guo)(guo)(guo)近代(dai)國(guo)(guo)(guo)學大師章(zhang)太炎(yan)先(xian)生(sheng)(sheng)為齋(zhai)(zhai)室題額。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千唐志齋】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為注(zhu)冊用戶提(ti)供(gong)信(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zi)主發(fa)布上傳,不代表本(ben)(ben)站觀點,版權(quan)(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qin)權(quan)(quan)、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huo)任何(he)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產權(quan)歸(gui)網站方所(suo)有(包(bao)括但(dan)不(bu)(bu)限于(yu)文字(zi)、圖片、圖表、著(zhu)作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用戶(hu)提供的商業信息(xi)等(deng)),非(fei)經許可不(bu)(bu)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ti)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85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52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