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樂(le)昌(chang)峽(xia)(xia)水(shui)(shui)(shui)利(li)樞(shu)(shu)(shu)(shu)紐位于韶關樂(le)昌(chang)市(shi)(shi)境(jing)內、北江(jiang)(jiang)支流武江(jiang)(jiang)樂(le)昌(chang)峽(xia)(xia)河段塘角(jiao)火(huo)車站附(fu)近,下距樂(le)昌(chang)市(shi)(shi)約(yue)14km,距韶關市(shi)(shi)8114km,是以防(fang)洪、發電為(wei)(wei)主(zhu)(zhu),兼顧航(hang)運、灌溉等綜合利(li)用的大型水(shui)(shui)(shui)利(li)樞(shu)(shu)(shu)(shu)紐工程(cheng),壩(ba)址以上集水(shui)(shui)(shui)面積為(wei)(wei)4 988km2。樞(shu)(shu)(shu)(shu)紐總(zong)庫容為(wei)(wei)31439億m3 ,電站裝機容量(liang)為(wei)(wei)13210MW,主(zhu)(zhu)要建筑物包括(kuo)攔河壩(ba)、引水(shui)(shui)(shui)系統(tong)(tong)、廠(chang)房系統(tong)(tong)等。樞(shu)(shu)(shu)(shu)紐工程(cheng)建成后,可使(shi)樂(le)昌(chang)市(shi)(shi)的防(fang)洪標準(zhun)(zhun)從目(mu)前的10年(nian)一遇(yu)(yu)提(ti)高(gao)到50年(nian)一遇(yu)(yu),聯合湞江(jiang)(jiang)灣頭(tou)水(shui)(shui)(shui)利(li)樞(shu)(shu)(shu)(shu)紐共同運用,將(jiang)使(shi)韶關市(shi)(shi)區防(fang)洪標準(zhun)(zhun)從目(mu)前的20年(nian)一遇(yu)(yu)提(ti)高(gao)到100年(nian)一遇(yu)(yu)。
樂(le)昌(chang)峽(xia)水利樞紐(niu)工程自20世紀(ji)50年代開始規劃(hua)設計(ji),經歷了多次規劃(hua)設計(ji)的(de)(de)修編(bian),隨(sui)著外部制(zhi)約因素(su)和內部條件(jian)的(de)(de)不斷發展變(bian)化,樞紐(niu)工程的(de)(de)建設時機日趨(qu)成(cheng)熟(shu)。
樂(le)(le)昌(chang)峽水(shui)(shui)利(li)(li)樞紐工(gong)程(cheng)是(shi)目前廣(guang)東省在建的最大的水(shui)(shui)利(li)(li)樞紐工(gong)程(cheng),位于韶關(guan)樂(le)(le)昌(chang)市境內(nei)。該工(gong)程(cheng)是(shi)北江上游防洪體系(xi)的關(guan)鍵性控制工(gong)程(cheng),是(shi)廣(guang)東省城(cheng)鄉水(shui)(shui)利(li)(li)防災(zai)(zai)減災(zai)(zai)工(gong)程(cheng)建設重點項目之一,也是(shi)廣(guang)東省城(cheng)鄉防災(zai)(zai)減災(zai)(zai)重點建設項目,廣(guang)東省“十(shi)大民心工(gong)程(cheng)“之一。
樂(le)昌(chang)市是水(shui)(shui)患頻發的(de)地(di)區(qu),當(dang)地(di)有“三(san)年(nian)(nian)(nian)一(yi)小災,五年(nian)(nian)(nian)一(yi)大災”的(de)說法。樂(le)昌(chang)峽(xia)水(shui)(shui)利樞(shu)紐工程主要任務以防洪為主,總投(tou)資約34.1億(yi)元(不含(han)送出工程)。工程實施后(hou)可有效(xiao)控制武江洪水(shui)(shui),將(jiang)樂(le)昌(chang)市區(qu)防洪標(biao)準(zhun)由10年(nian)(nian)(nian)一(yi)遇提(ti)高(gao)到50年(nian)(nian)(nian)一(yi)遇,聯合湞江灣頭水(shui)(shui)利樞(shu)紐共同運用,可將(jiang)韶關市區(qu)防洪標(biao)準(zhun)由20年(nian)(nian)(nian)一(yi)遇提(ti)高(gao)到100年(nian)(nian)(nian)一(yi)遇,防洪效(xiao)益(yi)明(ming)顯。此(ci)外,該(gai)工程同時還(huan)具有較(jiao)明(ming)顯的(de)發電、灌溉(gai)、航運和生態(tai)效(xiao)益(yi)。
樂昌峽水(shui)利樞紐工程于2008年(nian)(nian)1月9日奠基,可行(xing)性研究(jiu)報告于2009年(nian)(nian)3月23日正式獲國家發展和改(gai)革(ge)委員會批復同意,主體工程于2009年(nian)(nian)6月開工建設,同年(nian)(nian)9月成功實現(xian)大壩圍堰截流。
樂昌峽水利(li)樞紐工程(cheng)(cheng)自(zi)開工以(yi)來(lai),總(zong)指(zhi)揮部和項目法(fa)人(ren)在省委省政府(fu)正(zheng)確領導下(xia),科學(xue)決策,精心組織,目前,攔(lan)河壩(ba)工程(cheng)(cheng)右岸非(fei)溢流壩(ba)段(duan)已封(feng)頂,左壩(ba)段(duan)已澆筑到147.5米,水利(li)樞紐主體工程(cheng)(cheng)建設正(zheng)穩步推進。
機構設置
樂(le)昌峽水(shui)利(li)樞紐工程(cheng)建(jian)設(she)總指揮部由省水(shui)利(li)廳副廳長呂英明、韶關市(shi)副市(shi)長張志(zhi)才、樂(le)昌市(shi)市(shi)長李安平(ping)等30多人(ren)組(zu)成,主(zhu)要(yao)職能(neng)是在實行項目(mu)法人(ren)負(fu)責(ze)(ze)制的基(ji)礎上組(zu)織開展工程(cheng)項目(mu)前期工作,負(fu)責(ze)(ze)工程(cheng)建(jian)設(she)全過程(cheng)的領導、協調和監(jian)督,著重工程(cheng)建(jian)設(she)宏觀調控;協調工程(cheng)建(jian)設(she)涉及的各方面關系;組(zu)織研(yan)究(jiu)工程(cheng)重大技術(shu)問(wen)題;承擔水(shui)行政主(zhu)管部門對(dui)工程(cheng)建(jian)設(she)質(zhi)量和廉政監(jian)督的職責(ze)(ze)。指揮部內設(she)七個機構(gou):綜合協調處(chu)(chu)(chu)、專業技術(shu)委員會、征地(di)移民處(chu)(chu)(chu)、質(zhi)量安全處(chu)(chu)(chu)、財務(wu)審(shen)計(ji)處(chu)(chu)(chu)、紀檢監(jian)察(cha)組(zu)和工程(cheng)建(jian)設(she)管理處(chu)(chu)(chu)。
建設歷程
1959年珠江流域綜合治理(li)規劃提出興(xing)建(jian)北江流域控制(zhi)性(xing)工程—--—--樂昌(chang)峽(xia)水利樞(shu)紐。
2006年武江發生“7×15”特大洪災。
2007年(nian)7月6日,廣東(dong)省省水利(li)廳召(zhao)開工(gong)程(cheng)(cheng)建設(she)(she)現場(chang)會,推進(jin)工(gong)程(cheng)(cheng)立(li)項(xiang)建設(she)(she)。
2007年9月27日,廣(guang)東省省政府召開工程(cheng)建設第一次聯席(xi)會(hui)議,明(ming)確建設目標和總體要求。
2007年11月6日,明確省北江流域管理局為工程建設項(xiang)目法人。
2007年(nian)11月8日,成立樂昌峽水利樞(shu)紐工程籌建(jian)處。
2008年1月9日,奠基。
2008年2月2日,批準項目(mu)建(jian)議書。
2008年(nian)2月(yue)22日,成立工程建(jian)設總指揮部。2008年(nian)4月(yue)25日,應急工程開(kai)工建(jian)設。
2008年(nian)7月17日,省政(zheng)府召開(kai)工(gong)程建(jian)設第二(er)次(ci)聯席會議。
2009年(nian)1月12日,項(xiang)目(mu)通過用地預(yu)審(shen)。
2009年2月4日,批準(zhun)環保(bao)影響評價報告。
2009年3月(yue)23日,批準項目可(ke)行性研究(jiu)報(bao)告。
2009年3月26日,省政府(fu)召(zhao)開工程建設第三次聯席(xi)會議。
2009年6月25日(ri),批準工程初步設計。
2009年6月26日,主體工程開工。
2009年9月15日,大江截流。
2009年12月14日,壩基開挖完成。
2009年12月(yue)20日,澆(jiao)筑(zhu)攔河(he)壩第一塊(kuai)混(hun)凝土。
2010年(nian)2月3日,成立(li)樂昌峽水(shui)利樞(shu)紐管理處(chu)。2010年(nian)4月20日,省政(zheng)府召開(kai)工程建設(she)第(di)四(si)次聯(lian)席會(hui)議(yi)。
2010年4月22日,左岸道路通車(che)。
2010年6月9日,省政府召(zhao)開工程建設第五次聯(lian)席會(hui)議。
2011年1月(yue)5日(ri),右岸擋水壩段(duan)封頂。
2011年4月9日,中(zhong)共(gong)中(zhong)央政(zheng)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時任廣東省委書(shu)記)汪洋視察工地(di)。
2011年5月24日,左岸擋水壩(ba)段、溢流壩(ba)段封(feng)頂。
2011年(nian)9月(yue)29日,溢洪道閘門(men)完成安裝(zhuang)。
2011年(nian)(nian)10月10日,省政府舉行主體工(gong)程完工(gong)典禮。2012年(nian)(nian)3月23日,水庫下(xia)閘(zha)蓄水。
2012年8月(yue)8日,完(wan)成導流洞封堵。
2012年9月13日(ri),水利部部長陳雷視察工(gong)地(di)。2013年1月4日(ri),省政府召(zhao)開(kai)工(gong)程建設第六(liu)次聯席會議。
2013年1月26日(ri),首(shou)次(ci)蓄水至(zhi)正常水位154.5m。
2013年1月(yue)29日,首臺機組(1#機)并網(wang)發電。
2013年6月(yue)14日(ri),第二臺機(ji)組(3#機(ji))并(bing)網(wang)發電。
2013年6月26日,末(mo)臺機組(2#機)并網發電,工程完(wan)工。
2016年4月(yue),受持續強降(jiang)雨影(ying)響,上(shang)游大量(liang)生活垃圾(ji)和枯樹被洪水裹(guo)挾進(jin)入庫區,形成面(mian)積約20萬(wan)平方米(mi)的垃圾(ji)漂浮(fu)帶(dai),最深處的垃圾(ji)厚(hou)達1米(mi)。
工程概況
廣東省樂昌峽水利樞(shu)(shu)紐位于韶關樂昌市武江樂昌峽河段,下距(ju)樂昌市14km。樞(shu)(shu)紐集雨面積(ji)4988km ,壩址多年(nian)平均徑流量43.61億m,多年(nian)平均流量138m/s。樞(shu)(shu)紐以防(fang)洪為主,結(jie)合發(fa)電,兼顧航(hang)運和灌溉,等(deng)別為Ⅱ等(deng)大(da)型水利樞(shu)(shu)紐。工程為準公益性(xing)項目,靜態(tai)投(tou)資約32.5億元 。
樞紐(niu)可(ke)有(you)效控制武江洪(hong)水,將樂昌市(shi)區(qu)防洪(hong)標準由10年一(yi)(yi)遇(yu)(yu)提(ti)高(gao)到50年一(yi)(yi)遇(yu)(yu),與湞江灣頭水利樞紐(niu)聯合(he)調(diao)度,可(ke)將韶關(guan)市(shi)區(qu)防洪(hong)標準由20年一(yi)(yi)遇(yu)(yu)提(ti)高(gao)到100年一(yi)(yi)遇(yu)(yu)。樞紐(niu)保護(hu)人口(kou)87.62萬人,保護(hu)耕地158.42萬畝,灌溉農田面積3.77萬畝。
水(shui)庫(ku)(ku)正常蓄(xu)水(shui)位(wei)(wei)(wei)(wei)154.5m,死水(shui)位(wei)(wei)(wei)(wei)141.5m,防洪(hong)限(xian)制水(shui)位(wei)(wei)(wei)(wei)144.5m,設計洪(hong)水(shui)位(wei)(wei)(wei)(wei)162.2m,校核洪(hong)水(shui)位(wei)(wei)(wei)(wei)163.0m,總庫(ku)(ku)容(rong)(rong)3.44億m,防洪(hong)庫(ku)(ku)容(rong)(rong)2.11億m,調節庫(ku)(ku)容(rong)(rong)1.04億m,為季調節水(shui)庫(ku)(ku)。
樞紐(niu)主(zhu)要由攔(lan)河(he)壩(ba)、發(fa)電廠(chang)房及對外交通道(dao)路等組成(cheng)。攔(lan)河(he)壩(ba)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ba),高(gao)83.2m,長256m,頂寬7m,壩(ba)頂高(gao)程(cheng)163.2m。中部(bu)溢流壩(ba)段設5孔泄洪閘,閘門尺寸為12m×10.7m;發(fa)電廠(chang)房為地(di)下式廠(chang)房,位于左岸壩(ba)肩山(shan)體內,電站(zhan)安裝3臺混流立(li)式水輪發(fa)電機組,總裝機132MW,多(duo)年(nian)平均發(fa)電量(liang)4.08億kWh;左岸道(dao)路為樞紐(niu)主(zhu)要對外交通通道(dao),全(quan)長13.8km。
水庫淹(yan)沒各(ge)類土(tu)地約19612畝(mu),搬遷人(ren)口(kou)6414人(ren),征地及(ji)庫區淹(yan)沒總投資約14.85億(yi)元。
工程采取(qu)人工魚(yu)類(lei)增殖放流、發電表層取(qu)水和“防(fang)、擋(dang)、治、綠”等綜(zong)合措施,有(you)效(xiao)保護武江生(sheng)態環境。
控制流域
樂(le)昌峽(xia)水(shui)(shui)(shui)利樞紐位于北(bei)江支流武江樂(le)昌峽(xia)河(he)段內(nei),壩址以上集水(shui)(shui)(shui)面(mian)積(ji)4988km。北(bei)江是珠江流域(yu)第(di)二(er)大水(shui)(shui)(shui)系,干流全長468km,總流域(yu)面(mian)積(ji)46710km,其中廣東省境內(nei)流域(yu)面(mian)積(ji)占92%,其余8%在江西、湖南境內(nei)。主(zhu)要流經粵北(bei)韶關、清遠和佛山三(san)(san)水(shui)(shui)(shui)三(san)(san)個個地區,是廣東四大流域(yu)之(zhi)一。
武江是(shi)北江流(liu)域的(de)一級(ji)支流(liu),位(wei)于(yu)(yu)東(dong)經(jing)112°23′至(zhi)113°36′,北緯24°46′至(zhi)25°41′之間(jian)。武江發源于(yu)(yu)湖南省臨武縣(xian)三峰嶺,流(liu)經(jing)湖南省的(de)臨武縣(xian)、宜(yi)章縣(xian)、郴縣(xian)、桂陽(yang)、汝城等五縣(xian),于(yu)(yu)樂昌(chang)市(shi)老(lao)坪石上游三公里左右流(liu)入(ru)廣東(dong)省的(de)樂昌(chang)市(shi),經(jing)乳源、曲江,與湞江在(zai)韶關(guan)(guan)市(shi)沙洲尾匯合注入(ru)北江。武江全河(he)長260km,流(liu)域面積7097km(其中(zhong)湖南境內(nei)河(he)長92km,流(liu)域面積3480km),河(he)床平(ping)均比降0.91‰,總落(luo)差123m,由羅家渡至(zhi)韶關(guan)(guan)河(he)長74km,落(luo)差94m。
武江主流(liu)(liu)在廣東境(jing)內比(bi)降(jiang)較(jiao)陡,平(ping)均(jun)比(bi)降(jiang)1.27‰,流(liu)(liu)速大,洪水傳播(bo)時間快,流(liu)(liu)域地勢高峻,植被較(jiao)好,河流(liu)(liu)含沙量(liang)較(jiao)少,是彎曲型的山區河流(liu)(liu)。樂昌峽(xia)河段(duan)(duan)位于武江中(zhong)游,坪石鎮與樂昌之間。峽(xia)谷段(duan)(duan)自羅家渡至張灘全長(chang)41km,天然落(luo)差54m,平(ping)均(jun)坡降(jiang)為1.31‰。樂昌峽(xia)河段(duan)(duan)屬V型峽(xia)谷河段(duan)(duan),河道曲折(zhe),河面(mian)狹窄,兩岸溝壑縱橫,且河道切割較(jiao)深,灘多水急有“九瀧十八(ba)灘”之稱。樂昌至韶關河段(duan)(duan)較(jiao)平(ping)緩、開(kai)闊,比(bi)降(jiang)0.59‰。
武(wu)江共(gong)有十四條(tiao)主要支流,在(zai)(zai)湖(hu)南省境內匯(hui)入的有大灣水(shui)、連塘水(shui)、羅家水(shui);在(zai)(zai)廣(guang)東省樂昌境內匯(hui)入的有南花溪(xi)、宜章(zhang)水(shui)、白(bai)沙(sha)水(shui)、梅花水(shui)、田(tian)頭水(shui)、太平水(shui)、九峰(feng)水(shui)、西坑水(shui)、廊田(tian)水(shui);于乳源境內匯(hui)入的有楊溪(xi)水(shui);在(zai)(zai)曲江縣境內匯(hui)入的有新(xin)街水(shui)和重(zhong)陽水(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