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寺古名八仙巖寺,始建于清同治元年 (1863年),在1999年開始重建,歷時20年在崖壁上安殿,鑿字刻像,主要(yao)有萬佛殿、臥(wo)佛殿、天王殿、古佛洞、法(fa)堂(tang)、藏(zang)經樓等景點。在(zai)寺院的最高處,還建有一座巨大的“黃金觀(guan)音像(xiang)”,金光閃(shan)閃(shan),莊(zhuang)嚴肅穆(mu)。從遠處望去,山、人(ren)、寺、云(yun)相互映襯,構成了(le)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萬佛寺建立在懸崖之上,從半山腰開始,一路傾斜延伸,臨近山頂。佛寺占地面積一百多畝,依山而建,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長嶼硐天獨特的自然地貌和豐富的石材資源,在懸崖上造路、栽樹、打井、安殿,整體顏色與山體顏色接近,天王殿、萬佛殿、臥佛殿、法堂等主要建筑依山勢而建。萬佛殿內(nei)供(gong)奉釋迦牟尼像(xiang)和成千上萬(wan)尊小佛像(xiang),觀音(yin)殿最引(yin)人注目的是位于高處(chu)的巨(ju)大黃金觀音(yin)像(xiang),古佛(fo)洞內雕刻著許多(duo)精致的佛(fo)像。沿著(zhu)蜿(wan)蜒(yan)的石(shi)階一級一級走上方丈樓(lou),石(shi)板(ban)之鄉長(chang)嶼鎮的全景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