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0
贊數: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衛和劉公島,是清朝北洋海軍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主要戰場;1888年北洋海軍在此正式成立,1895年亦在此全軍覆沒。劉公島建有北洋海軍指揮機構、軍事防務、后勤供應、教育訓練等設施,現共包含二十八處保護遺址,分布于劉公島、威海灣南北兩岸及日島,除海軍提督署外,還包括水師學堂、鐵碼頭、船塢、島山諸炮臺及丁公祠、丁公府等建筑和設施。
劉(liu)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di)基本信息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jia)第三批(1888-1895年)
  • 所在地/隸屬: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丁公路
所在景區
劉公島,是北洋水師的誕生地和甲午戰爭的古戰場,在國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島上自然風光優美,海岸線長14.95公里,植物茂密,松濤翠柏,郁郁蔥蔥,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也有下至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筑。
相關景點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怎么樣

劉(liu)(liu)公島(dao)甲(jia)午(wu)戰(zhan)爭紀念地位于山東省威海市劉(liu)(liu)公島(dao),是中國第一支近代(dai)化海軍(jun),即清北洋(yang)海軍(jun)的(de)屯泊基(ji)地及(ji)中日甲(jia)午(wu)戰(zhan)爭戰(zhan)場遺址,分布(bu)在劉(liu)(liu)公島(dao)、日島(dao)及(ji)威海灣南北兩(liang)岸。

劉公(gong)島甲午(wu)戰爭紀念(nian)地設有工(gong)程局(ju)、機(ji)器局(ju)、屯煤(mei)廠、電報局(ju)和(he)電燈臺(tai)、海軍(jun)公(gong)所、鐵(tie)碼頭(tou)、船塢、水師養(yang)病院、水師學(xue)堂(tang)等(deng)機(ji)構和(he)設施,劉公(gong)島、日島、威海灣南北(bei)兩岸(an)等(deng)要(yao)地修筑炮臺(tai)13座。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景區介紹

概述

劉公島甲午戰爭(zheng)紀念(nian)地有(you)北洋海(hai)(hai)(hai)軍(jun)提(ti)督署(shu)舊址,占地約(yue)1萬平方米,坐(zuo)北朝南,有(you)三進廳堂(tang)和(he)東西跨(kua)院。另外還(huan)有(you)水師學堂(tang)、制造所、鐵(tie)碼頭、船塢、操場、丁汝昌府邸等舊址和(he)遺跡。劉公島及威海(hai)(hai)(hai)南北海(hai)(hai)(hai)岸(an)炮臺和(he)陸(lu)路炮臺尚保存完好。北洋海(hai)(hai)(hai)軍(jun)提(ti)督署(shu)設有(you)甲午海(hai)(hai)(hai)戰文(wen)物陳列室。

北洋海軍提督署

北洋海(hai)軍提督署,又稱“水師衙門(men)(men)”,為(wei)清代(dai)北洋海(hai)軍軍事指(zhi)揮中心,位(wei)于劉公島南(nan)坡中部偏西,建(jian)(jian)于1887年,占(zhan)地(di)1.7萬平(ping)方米(mi),建(jian)(jian)筑總面(mian)積2000余平(ping)方米(mi)。衙署平(ping)面(mian)呈長方形(xing),周以毛石圍(wei)墻。大門(men)(men)建(jian)(jian)筑為(wei)三開間,正上方懸掛李鴻章(zhang)題“海(hai)軍公所”匾額。大門(men)(men)外(wai)東(dong)西兩(liang)(liang)側各(ge)置一(yi)樂亭,飛(fei)檐翹角(jiao),四面(mian)歇山;南(nan)面(mian)與(yu)之(zhi)相連,建(jian)(jian)東(dong)西轅(yuan)(yuan)(yuan)門(men)(men)各(ge)一(yi);東(dong)西轅(yuan)(yuan)(yuan)門(men)(men)內左右對稱樹立刁斗(dou)旗桿兩(liang)(liang)支(zhi)。西轅(yuan)(yuan)(yuan)門(men)(men)以西20米(mi)處(chu),建(jian)(jian)二層了望樓。

提督署(shu)(shu)為清式(shi)磚木舉(ju)架、抬梁與穿(chuan)斗相結(jie)合的(de)木結(jie)構形式(shi),按(an)中(zhong)軸線(xian)建前、中(zhong)、后三(san)進院(yuan)落,每進有(you)中(zhong)廳(ting)(ting)、東(dong)西(xi)側廳(ting)(ting)和東(dong)西(xi)廂房。前、中(zhong)、后院(yuan)的(de)中(zhong)廳(ting)(ting)分(fen)別為禮(li)儀廳(ting)(ting)、議事(shi)廳(ting)(ting)和祭祀廳(ting)(ting),東(dong)、西(xi)兩(liang)路有(you)長廊貫通南北,各廳(ting)(ting)、廂、院(yuan)落之間,廊廡相接,曲縵(man)回環,雕梁畫棟,渾然一體(ti)。院(yuan)內(nei)東(dong)南角有(you)演武廳(ting)(ting)一座(zuo)(zuo),建筑(zhu)風格中(zhong)西(xi)合璧,屋宇高敞,空(kong)間寬闊(kuo),內(nei)有(you)挑檐式(shi)舞臺一座(zuo)(zuo),是衙(ya)署(shu)(shu)內(nei)較為堅固(gu)、體(ti)量較大的(de)一座(zuo)(zuo)建筑(zhu)。提督署(shu)(shu)保存(cun)完整,多次修繕(shan),是中(zhong)國甲午戰(zhan)爭博物館(guan)的(de)主要陳(chen)列(lie)展示場館(guan)。

龍王廟與戲樓

龍(long)王廟(miao)與戲樓位于北洋海(hai)軍(jun)(jun)提督署西(xi)100米處。龍(long)王廟(miao)始建(jian)于明(ming)末清初,后存(cun)建(jian)筑(zhu)系(xi)北洋海(hai)軍(jun)(jun)時期(qi)重(zhong)建(jian)。四合院布局,由正門、前倒廳、正殿、東西(xi)廂房組成。占地1700平方米。

龍(long)王(wang)廟大門(men)正(zheng)(zheng)前(qian)9米建有戲樓(lou),由戲臺和化妝室組成。戲樓(lou)屋頂由四(si)根八棱花崗石(shi)巨柱相撐(cheng),臺前(qian)兩角石(shi)柱上雕楹聯一幅,上聯“龍(long)袍烏(wu)紗帽如花石(shi)斑斕(lan)輝光照耀(yao)玉皇閣”,下(xia)聯“奏響(xiang)管弦聲似波濤(tao)洶(xiong)涌音韻傳(chuan)聞望海樓(lou)”,正(zheng)(zheng)中拱額題橫批為“寰(huan)海鏡清”。化妝間兩開(kai)間,南面兩窗,北面西間開(kai)門(men)。

廟前(qian)戲樓西(xi)北角,有樸樹(shu)一株,樹(shu)齡(ling)百(bai)年以上,為威海境內稀有樹(shu)種(zhong)。1999年,維修戲樓,重新彩繪油漆。2000年,根據(ju)歷史(shi)照片資料,恢復正門前(qian)兩側旗桿。

丁汝昌寓所

丁汝(ru)昌(chang)寓所位于提(ti)督(du)署以(yi)西200米處,為(wei)北(bei)洋海軍提(ti)督(du)丁汝(ru)昌(chang)的(de)官邸,又稱“小丁公府”。建于1888年,由中區(qu)、西區(qu)和東區(qu)三(san)區(qu)組成,總占地近(jin)2萬平方米。

中區包括前花(hua)園、寓所主體建(jian)筑(zhu)和后花(hua)園三(san)部分,占(zhan)地(di)7000平方米。寓所建(jian)筑(zhu)為磚木結(jie)構,坐(zuo)北(bei)朝南,仿照丁汝(ru)昌在安(an)徽巢湖汪(wang)郎中村的故居布局,分左中右(you)三(san)跨(kua)(kua)院(yuan)落(luo)。中跨(kua)(kua)院(yuan)為四合院(yuan)式,有正廳(ting)、東西廂房和倒廳(ting),院(yuan)內西側有丁汝(ru)昌親手栽植的一(yi)株紫藤。1987年(nian)移交地(di)方文物部門管理后修復(fu)開放。

西(xi)區前(qian)部(bu)大門與倒座系丁汝昌(chang)寓(yu)所原有建筑(zhu)。1998年6月,辟(pi)為北洋(yang)海軍(jun)(jun)將士(shi)(shi)紀念(nian)館,院內(nei)增(zeng)建長18.88米、總高3米的(de)“北洋(yang)海軍(jun)(jun)將士(shi)(shi)名(ming)(ming)錄墻”,鐫包括洋(yang)員(yuan)在(zai)內(nei)的(de)北洋(yang)海軍(jun)(jun)將士(shi)(shi)600余人姓名(ming)(ming)。

威海水師學堂

威海(hai)水師學堂位于劉公島(dao)丁汝昌寓所西300米處(chu)。建(jian)于1890年,甲午戰爭中遭戰火,損毀嚴重。后存照壁、小戲(xi)樓(lou)、俱樂(le)部、東西轅門和一些房舍(she)。

學(xue)堂(tang)(tang)占地1.8萬(wan)平方(fang)米,周圍(wei)環繞(rao)石砌堞墻(qiang)(qiang)和圍(wei)墻(qiang)(qiang)。2004年(nian)6月(yue),完(wan)成全面維修(xiu)保護(hu)并對(dui)外開放。修(xiu)復了堞墻(qiang)(qiang)、照壁(bi)、戲樓、涼(liang)亭、俱樂部(bu)以及英(ying)租時期的(de)3座(zuo)(zuo)建筑(zhu),復建大門、倒座(zuo)(zuo)、東(dong)西廂房、教室(shi)、宿舍、食堂(tang)(tang)等已毀建筑(zhu)。水師學(xue)堂(tang)(tang)內部(bu),依據史料進(jin)行原狀(zhuang)復原陳列(lie)。

鐵碼頭

鐵(tie)(tie)碼頭位于劉公島丁汝昌寓(yu)所西南(nan)300米(mi)處。平(ping)面呈“T”字(zi)形(xing),長205米(mi)、寬6.9米(mi)、水深7米(mi),墩樁凝結(jie)如石(shi),堅實耐(nai)用。鐵(tie)(tie)碼頭棧(zhan)橋(qiao)上(shang)有鐵(tie)(tie)軌與(yu)屯煤所、工程局、機器局、魚雷修(xiu)理廠相聯。1915年(nian)(nian)(nian)、1935年(nian)(nian)(nian)、1953年(nian)(nian)(nian)三次維修(xiu)改造和養護(hu),1971年(nian)(nian)(nian)又增(zeng)建南(nan)端西段的石(shi)質丁字(zi)形(xing)引橋(qiao)。

麻井子船塢

麻井子(zi)船(chuan)塢位于劉公島西部(bu)南岸黃島炮(pao)臺與水師學堂之間,1887年(光緒(xu)十三年)建,總占地8萬多平(ping)方米(mi)(mi)(mi)。泊船(chuan)塢池平(ping)面呈不規則梯形(xing),塊石砌筑。北側堤(di)長280米(mi)(mi)(mi),系填(tian)海(hai)而(er)成,兼為(wei)連接黃島炮(pao)臺的通道(dao);南側堤(di)長320米(mi)(mi)(mi),是船(chuan)艇(ting)主要(yao)靠泊區;西側堤(di)為(wei)防(fang)波(bo)堤(di)。西側南端設出入口,寬(kuan)60米(mi)(mi)(mi),防(fang)波(bo)堤(di)上建航標燈塔一座。

公所后炮臺

在(zai)水師(shi)學堂堞墻北150米之小山上,包括半地下(xia)兵(bing)(bing)舍與炮(pao)(pao)(pao)位(wei)兩(liang)部分(fen)。半地下(xia)兵(bing)(bing)舍緊(jin)依炮(pao)(pao)(pao)臺南(nan)面劈山而建,赭(zhe)紅色花崗石(shi)砌筑,石(shi)制(zhi)檐口(kou)、立垛、腰線、排水口(kou)、門窗拱券(quan)等,外觀呈明(ming)顯(xian)的歐(ou)洲建筑風格(ge);兵(bing)(bing)舍之間(jian)既相(xiang)對獨(du)立,又相(xiang)互(hu)連通,皆(jie)可經坑道直達炮(pao)(pao)(pao)位(wei)。地面炮(pao)(pao)(pao)位(wei)兩(liang)座(zuo),呈圓坑形,毀于甲午戰(zhan)爭(zheng)。1989年修(xiu)復(fu)其中(zhong)1座(zuo),對外開放。

劉(liu)公島(dao)(dao)島(dao)(dao)內(nei)其它炮臺(tai)形制(zhi)與(yu)所(suo)后炮臺(tai)近似。黃島(dao)(dao)炮臺(tai)在(zai)島(dao)(dao)西端,東泓炮臺(tai)在(zai)島(dao)(dao)東端,島(dao)(dao)中部主峰為旗(qi)頂山炮臺(tai),均已修復(fu)并對(dui)外開(kai)放。

日島炮臺

在劉公島南(nan)1海(hai)里處,原為礁石灘(tan),北洋海(hai)軍(jun)(jun)時期清軍(jun)(jun)自(zi)南(nan)岸搬土(tu)填筑而成(cheng)。建地阱(jing)(jing)炮(pao)臺(tai)1座,內置(zhi)平射炮(pao)6門,地阱(jing)(jing)炮(pao)2門。炮(pao)臺(tai)地阱(jing)(jing)深(shen)2米,徑11米,阱(jing)(jing)壁筑有掩體(ti)和(he)儲彈間,保(bao)存較好。甲午威海(hai)之戰(zhan)中,北洋海(hai)軍(jun)(jun)“康(kang)濟”艦管(guan)帶薩鎮冰率30名水兵(bing)守(shou)此炮(pao)臺(tai),擊退(tui)日軍(jun)(jun)多次進攻(gong)。

保護措施

1977年12月23日(ri),北洋海軍提督署(shu)列為山東省重點文(wen)物保護單位(wei)。

1988年(nian)1月13日,國(guo)(guo)務院公(gong)布劉公(gong)島甲(jia)午戰爭紀念地(di)為全國(guo)(guo)重點文(wen)物保護單位。

2000年6月,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列為山東(dong)省歷史(shi)優秀建筑。

2000年(nian)9月,山(shan)東省政府公(gong)布了劉(liu)公(gong)島(dao)甲午(wu)戰爭紀念地28處北(bei)洋海軍(jun)及(ji)其甲午(wu)戰爭遺跡的(de)(de)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其中北(bei)洋海軍(jun)提督(du)署、威海水(shui)師(shi)學(xue)堂內包含部(bu)分稍(shao)晚(wan)增建(jian)的(de)(de)英式(shi)建(jian)筑)。

歷史起源

威(wei)(wei)海地處(chu)北方的軍事要沖,明初就(jiu)開始在此處(chu)設置衛所,建(jian)筑軍城以防(fang)(fang)備倭寇(kou),劉公島(dao)橫踞海上,是北部海防(fang)(fang)的重(zhong)要前(qian)哨。1887(光緒(xu)十三(san)年),清政府修(xiu)建(jian)旅順、威(wei)(wei)海衛兩大軍港,建(jian)立(li)了北洋水師(shi),并在劉公島(dao)設立(li)了海軍提督(du)署。

1894年中日(ri)(ri)甲午戰爭爆發。9月中日(ri)(ri)海軍在黃海大東(dong)溝發生大規(gui)模海戰,鄧世昌等(deng)清軍將領英(ying)勇(yong)陣(zhen)亡,日(ri)(ri)軍也有損傷。

在戰爭(zheng)的(de)關鍵階段,清政(zheng)(zheng)府采取了避戰求和的(de)政(zheng)(zheng)策(ce),下令北洋(yang)水師(shi)縮守威海(hai)衛(wei)(wei)(wei)。1895年2月日軍(jun)(jun)陸海(hai)兩軍(jun)(jun)分兩路圍攻威海(hai)衛(wei)(wei)(wei),攻陷了威海(hai)衛(wei)(wei)(wei)南(nan)北炮臺,并(bing)用軍(jun)(jun)艦(jian)封(feng)鎖港口(kou),后來(lai)北洋(yang)水師(shi)的(de)愛國官兵奮力抵抗(kang),但(dan)終因處于不利形勢,最終全(quan)軍(jun)(jun)覆沒,海(hai)軍(jun)(jun)提督(du)丁汝昌等(deng)在此次海(hai)戰中殉國。

相關詞條推薦
本百科詞條由(you)網(wang)站注冊用戶【 CN101543 】編輯上(shang)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tiao)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yu)注冊用(yong)戶(hu)個人編輯行為(wei),網站(zhan)不完全(quan)保(bao)證內容信息的準(zhun)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ben)站(zhan)立場。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中國十大革命圣地 國內十大紅色旅游圣地
革命圣地,是進行愛國教育的好地方。我們國家的無數偉大革命先烈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或者能夠熟悉知道。但是,中國革命圣地你知道多少呢?除了井岡山、延安、沂蒙,中國著名的革命圣地還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中國十大革命圣地,分別是上海、嘉興南湖、南昌、井岡山、長汀、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北京。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十大革命舊址-革命博物館-革命遺址 國內必去的革命舊址有哪些
中國革命史是一部血淚史,從舊民主主義革命、經新民主主義革命,并最終勝利地實現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如今,我們能從遺留下來的革命遺址、舊址中,尋找當年的紅色記憶。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革命遺址,包括井岡山革命遺址、武漢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馬欄革命舊址等,帶你了解中國革命舊址有哪些。
甘肅十大紅色革命勝地 甘肅10大革命舊址你知道幾個
甘肅有哪些紅色革命勝地?甘肅革命遺址有哪些?甘肅革命勝地,有甘肅地域廣闊,不僅有豐富的古代歷史文化遺產,也有很多近現代歷史遺跡,包括紅色革命革命圣地,本文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那些分布在甘肅各地的革命遺跡。本文為大家介紹甘肅九大紅色革命勝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鄭州十大革命遺址 鄭州著名的革命遺址 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鄭州市具有豐富的黨史資源,蘊含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這塊熱土上,中原兒女、仁人志士留下了眾多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這些遺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鄭州著名的革命遺址就有鄭州二七罷工紀念塔和紀念堂、董天知將軍故居、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鄭州烈士陵園、登封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等。下面本文盤點了鄭州十大革命遺址,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昆明十大革命遺址排行榜 昆明10大最著名的革命遺址推薦
昆明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城市,勤勞勇敢的昆明人民,具有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在這片高原熱土上,一批又一批的有識之士,為了爭取民主革命的勝利前仆后繼,留下了深深的革命足跡和一個又一個的革命遺址。下面本文MAIgoo網小編整理了昆明十大革命遺址,包括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丹桂村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昆明市祿勸縣皎平渡等,一起去看看詳細內容吧!
成都十大革命遺址排行榜 成都10大最著名的革命遺址推薦
成都既是一座文化之都,也是一座紅色之都。成都人民在中共成都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寫下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留下了一批批珍貴的革命遺址。那么,你知道成都革命遺址有哪些嗎?下面本文MAIgoo網小編整理了成都十大革命遺址,包括成都市烈士陵園、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成都戰役烈士陵園、辛亥保路運動陳列館、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等,一起去看看詳細內容吧!
大連十大革命遺址 大連著名的革命舊址 追尋紅色記憶
大連有哪些革命遺址?大連著名的革命遺址有曾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和國際反戰人士的旅順日俄監獄舊址;有建于1955年的中蘇友誼塔,是20世紀50年代中蘇友好的象征;紀念解放東北和旅大而犧牲的蘇聯紅軍將士們的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等。下面本文盤點了大連十大革命遺址,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合肥十大革命遺址盤點 合肥這些地方革命遺址你知道哪幾處呢
合肥是一塊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1926年11月23日,吳山廟起義,打響了安徽黨史上武裝斗爭第一槍。1939年5月,新四軍軍長葉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等,在廬江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在解放戰爭期間,渡江戰役總前委指揮部設立在合肥瑤崗。你知道合肥有哪些革命遺址嗎?下面本文盤點了合肥十大革命遺址,包括渡江戰役紀念館、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蜀山烈士陵園、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合肥市青龍廠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等,一起去看看吧!
廈門十大革命遺址 廈門著名的革命遺址 講述廈門紅色往事
在許多人眼里,廈門是風光秀麗的“大家閨秀”。但事實上,她“外柔內剛”,是一座英雄之城,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下面本文MAIgoo網小編整理了廈門十大革命遺址,包括廈門破獄斗爭舊址、集美鰲園、廈門革命烈士陵園、中共閩中廈門工委舊址、囊螢樓、廈門市總工會舊址等,一起去看看詳細內容吧!
哈爾濱十大革命遺址 哈爾濱十大最著名的革命遺址 哈爾濱革命遺址推薦
哈爾濱有哪些革命遺址?哈爾濱著名的革命遺址在哪里?哈爾濱著名革命遺址包括東北烈士紀念館、哈爾濱烈士陵園、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中共滿洲省委舊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其中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是蘇聯紅軍指揮部于1945年為紀念在對日本侵略者作戰中陣亡的蘇軍戰士修建的紀念碑,為哈爾濱一類歷史建筑。那么,你知道哈爾濱還有哪些革命遺址嗎?下面本文整理了哈爾濱十大革命遺址,一起去看看吧!
無錫十大革命遺址 無錫有哪些革命舊址 這些地方你知道哪幾處
無錫,不僅以經濟發達、人文薈萃聞名于世,更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你知道在無錫有哪些革命遺址嗎?下面本文盤點了無錫十大革命遺址,包括黃山炮臺舊址、江陰市國民黨要塞司令部舊址、茂新面粉廠舊址、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秦邦憲故居、無錫縣商會舊址等,一起去看看吧!
寧波十大革命遺址 寧波革命舊址有哪些 感受紅色力量追隨先烈足跡
寧波是一座有著七千年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黨史資源大市,革命遺址數量眾多。寧波部分革命遺址歷史價值高,如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寧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革命遺址,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些寧波還有哪些革命遺址吧!
長沙十大革命遺址 長沙有哪些抗戰紀念遺址 不可不知的長沙革命遺址盤點
長沙有哪些抗戰紀念遺址?本文盤點了長沙十大革命遺址,其中包括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黃興故居、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新民學會舊址、船山學社、八路軍駐湘辦事處、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沈家大屋等,這些不可不知的長沙革命遺址你去過幾個?一起去感受一下曾經革命的艱苦氣息吧!
廣東十大紅色革命遺址盤點 廣東革命根據地有哪些
廣東是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這里曾勝利召開中共三大,也有著廣州起義這般的英雄壯舉,紅軍長征也曾在這片南粵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種。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廣東十大革命遺址,包括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石家莊十大革命遺址盤點 石家莊這些革命舊址你知道哪幾處
在石家莊15848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革命文化遺跡比比皆是。清末庚子年間愛國志士在這里抗擊英法聯軍,辛亥革命前驅在這里策劃燕晉聯軍起義,中國共產黨在這里創建了石家莊的第一個支部,組織領導了正太鐵路如火如荼的工人運動。下面MAIGOO小編盤點了石家莊十大革命遺址,其中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石家莊解放紀念碑、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舊址、藁城區梅花慘案紀念館等,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中國十大會議舊址-會議遺址盤點 國內有名的會議會址遺跡TOP10
新中國,是一個在革命中誕生的國家。在漫長的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共產黨人經歷過無數次重要的決策、會議,對中國革命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的生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會議舊址,包括遵義會議會址景區、古田會議舊址紀念館、廬山會議舊址紀念館、懷化紅軍長征通道會議舊址等,帶你了解國內值得去的會議舊址。
威海旅游必去的10個景點推薦 威海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威海游玩必去的景點有哪些?據MAIGOO旅游編輯了解,劉公島、成山頭、乳山銀灘、威海華夏城、石島赤山風景名勝區、僑鄉號、福如東海文化園、環翠樓公園是威海最值得去的地方。更多關于威海必玩的旅游景點的名單及詳細介紹,下面請看詳細內容。
威海三日游最佳路線 威海3日游必去景點 威海三天兩日游攻略
地處山東半島東端的威海,是一座被海水所圍繞的海濱花園,也是一座將浪漫揉進大海的寶藏小城,能夠滿足你對旅游的所有向往。在本文中,MaiGoo小編從吃、住、游玩路線規劃、交通四個方面,為大家帶來威海三日游最佳路線,人均花費約1000元左右,主要游玩威海公園、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劉公島、成山頭等景點。帶你暢游威海,收獲美好體驗。
2023年威海十大人氣餐館 威海最好吃的十大餐廳 威海必吃魯菜海鮮餐廳
威海是我國八大菜系魯菜的發源地之一,以烹制海鮮而著稱,其飲食風格以海鮮和魯菜為主,那么,威海好吃的餐廳有哪些呢?小編為你整理了威海十大人氣餐廳排行榜,其中,梅蘭竹菊·五谷豐登·海鮮膠東菜、洪興砂鍋、五谷豐登農家院·地道膠東菜、玉樂飯莊、麗都民俗村、映像威海·海鮮味道、魯海樓等上榜威海十大地道魯菜館榜單,趕海歸來·肥蛤海鮮燒烤、眾想海鮮·燒烤·海腸撈飯·漁家菜、拾海蒸鮮·文登燒烤、聚朋大鲅魚餃子飯店、海衛蠔情·海鮮燒烤等上榜威海十大人氣餐廳榜單,一起來看看吧。
威海獨有的10大特產盤點 山東省威海十大必買土特產推薦
威海別名威海衛,是山東省轄地級市,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旅游資源豐富,形成了“一線、六區”的旅游格局,那么威海旅游特產有哪些呢?威海海參、乳山喜餅、文登西洋參、威海剪紙、榮成綠茶、脈田糖瓜、文登水貂皮、里口山蟠桃、錫鑲工藝品、威海海洋水晶等都是名特產。以下,MaiGoo網小編整理了十大威海必買的特色禮品,一起來看看威海手信及相關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