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開禧寺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開禧寺于1991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13年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11年的歷史。原開禧寺占地約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文昌殿、接引殿、千手觀音殿等十余座建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開禧寺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僅大雄殿保存較為完好。大雄殿進深四間,面寬三間,殿梁上有明永樂四年(1406年)題記,說明此殿建造年代。大殿總建筑面積約170平方米,屋頂鋪有青瓦,四角屋檐向上高高翹起,極為獨特。四周墻上共有斗拱20朵,頗為古樸。
  • 所在地/隸屬: 四(si)川省(sheng)綿陽市安州區(qu)南部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第七批(明至清)
詳(xiang)細(xi)介紹 PROFILE +

開禧寺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11年的歷史。原開禧寺占地約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文昌殿、接引殿、千手觀音殿等十余座建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開禧寺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僅大雄殿保存較為完好。開禧寺于1991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13年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xiong)殿坐東向西,面闊三(san)(san)間(jian)12.9米(mi),進深四(si)間(jian)13.5米(mi),基本呈正方形,有側腳(jiao),通(tong)高9.5米(mi)。殿門緊鎖,詢問維(wei)修管(guan)事的老兄,三(san)(san)次都被旁人岔開(kai)話題(ti),只好作(zuo)罷,看(kan)看(kan)外(wai)觀了事。介紹云(yun)穿斗(dou)(dou)梁(liang)架(jia),檐(yan)下存斗(dou)(dou)栱(gong)(gong)14朵,前檐(yan)斗(dou)(dou)栱(gong)(gong)為單昂出兩跳五鋪作(zuo)計心造(zao),昂尾作(zuo)半真(zhen)昂伸至下平槫(tuan),后檐(yan)斗(dou)(dou)栱(gong)(gong)為單翹(qiao)四(si)鋪作(zuo)重栱(gong)(gong)造(zao),兩山(shan)面除補間(jian)用(yong)六(liu)鋪作(zuo)斗(dou)(dou)栱(gong)(gong)外(wai),余均用(yong)四(si)鋪作(zuo)斗(dou)(dou)栱(gong)(gong)。三(san)(san)架(jia)梁(liang)上立脊瓜柱,柱兩側有叉手托(tuo)脊檁(lin),梁(liang)上存明永樂四(si)年(nian)(1406)題(ti)記(ji)。

大(da)雄殿(dian)進深(shen)四間,面寬(kuan)三(san)間,殿(dian)梁(liang)上有明(ming)永樂四年(nian)(1406年(nian))題記,說(shuo)明(ming)此殿(dian)建造(zao)年(nian)代。大(da)殿(dian)總建筑面積約170平方(fang)米,屋頂鋪有青瓦,四角屋檐向上高高翹起,極為獨特(te)。四周墻上共有斗拱20朵,頗為古樸。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開禧寺又一次遭受到了破壞,不過幸運的是國家及時撥款對開禧寺展開修復工作,除了大雄殿的維修之外,其他殿宇也進行了維修重建,同時也對開禧寺周圍環境進行綠化。現在的開禧寺整個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身處周圍竹林民居之中,別有一派祥和景象。

四川省安縣水(shui)塔鎮(zhen)開禧(xi)村村民(min)在境內(nei)開禧(xi)寺大雄寶殿墻(qiang)基幾米(mi)遠的地方挖排水(shui)溝時,竟(jing)挖出了三十(shi)個(ge)精美的石雕。日前,四川省綿(mian)陽(yang)市文物部(bu)門(men)專家(jia)鑒(jian)定後認(ren)定,該批石雕系明代(dai)嘉靖年間所刻,距今已經四百(bai)七十(shi)多(duo)年,擁有(you)較高價值。目(mu)前,有(you)關部(bu)門(men)已加大了對石雕的保護力度。

這(zhe)批精美的石雕(diao)上(shang)雕(diao)滿(man)了牡丹、菊(ju)花、庭(ting)院、廟宇、仙女、龍等(deng)圖案,造(zao)型各(ge)異,栩栩如生。在一(yi)石雕(diao)側面,刻著「成(cheng)都(dou)府安縣神泉(quan)鄉(xiang)、嘉靖十二年」等(deng)字(zi)樣。綿陽(yang)市文物(wu)局考古隊(dui)宋建民(min)隊(dui)長現場鑒(jian)定後認為,這(zhe)此石雕(diao)系(xi)大(da)雄(xiong)寶殿(dian)轉佛臺上(shang)的雕(diao)刻,對研究明(ming)代(dai)川西佛教(jiao)藝(yi)術具有很大(da)的價值(zhi),是難得的藝(yi)術珍品。

本百(bai)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hu)【 給生活一把琴 】編(bian)輯(ji)上傳提供,詞(ci)條(tiao)屬于開放詞(ci)條(tiao),當(dang)前頁(ye)面所展示的(de)詞(ci)條(tiao)介(jie)紹涉(she)及宣傳內容屬于注(zhu)冊用(yong)戶個人(ren)編(bian)輯(ji)行為,與【開禧寺】的(de)所屬企(qi)業/所有人(ren)/主(zhu)體無關,網站不完(wan)全保(bao)證(zheng)內容信息(xi)的(de)準(zhun)確性、真實性,也(ye)不代表(biao)本站立(li)場,各項數(shu)據信息(xi)存(cun)在(zai)更新不及時的(de)情況,僅(jin)供參(can)考,請以官方發(fa)布為準(zhun)。如(ru)果頁(ye)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fu),可點擊(ji)“反饋(kui)”在(zai)線向網站提出修(xiu)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hu)(hu)提供信息存(cun)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chuan)提供”的(de)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zhu)冊用戶(hu)(hu)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chuan),不代(dai)表本站觀(guan)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xu)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lian)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xiang)關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gui)網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zhu)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提(ti)供的商(shang)業(ye)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xi)或(huo)使用。
提交說(shuo)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55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1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05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82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