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秋,甘肅(su)省博(bo)物館(guan)文物工作隊進行了試掘,發掘面積95平方(fang)米。遺(yi)物有石(shi)器(斧、錛、刀、鑿、矛、匕)、骨器(錐、鑿、笄、鏃(zu)、匕)、陶器(鬲(li)、甑(zeng)、盆(pen)、盤(pan)、罐、碗、豆、紡輪、拍、模)、瓦(wa)(wa)(板瓦(wa)(wa)、筒瓦(wa)(wa))、玉器(鉞、斧、璧(bi)、璜、環、釧、殘玉板)和綠松石(shi)琮(cong)及項飾,卜(bu)骨有羊、豬(zhu)的(de)肩胛,有灼無鉆。
橋村遺址位(wei)于甘肅省平涼市(shi)靈臺縣西(xi)屯(tun)鄉北莊村橋村社一帶(dai),面積70萬(wan)平方米(mi)。發(fa)現于1977年。
遺址(zhi)文化層厚1~7米。遺跡(ji)主要有(you)齊(qi)家文化和(he)西周的(de)袋狀灰(hui)坑、不規則灰(hui)層、白灰(hui)面半地穴住室、夯(hang)土基址(zhi)、祭祀坑、墓(mu)葬等。遺物有(you)石、骨(gu)、陶(tao)、玉制的(de)器物,以及卜骨(gu)、綠松石琮和(he)項(xiang)飾(shi)。
橋村(cun)遺(yi)(yi)址面積大,內涵豐富(fu),是新石器時(shi)代齊(qi)家文(wen)化和周文(wen)化聚(ju)落遺(yi)(yi)址,并見漢代以來的(de)遺(yi)(yi)跡和遺(yi)(yi)物,是涇渭(wei)流域(yu)的(de)重要遺(yi)(yi)址,具有(you)重要的(de)歷(li)史和考古研究價值。
2013年被國(guo)務院核(he)定為第七批全國(guo)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