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甘泉島遺址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甘泉島遺址是中國西沙群島甘泉島上一處唐宋時期漁民居住遺址,屬于唐宋古遺址,是中國南端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中國海南省三沙市永興社區西沙群島甘泉島西北方。1974年3月,中國解放軍海軍戰士在此地挖出7件唐宋瓷片。此后海南省考古隊在此處發現大量出土以唐宋時期瓷器為主的生活用品以及磚墻小廟1座,珊瑚石壘砌13座,經查證其質地、款式與花色與同時期的廣東省廣州西村皇帝崗晚唐至北宋窯址一致。1994年,甘泉島唐宋居住遺址被海南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甘泉島遺址成為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隸屬: 海南省三沙市(shi)西沙群島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jia)級第(di)六批(唐至宋)
附近有 1 個景點: 華光礁沉船遺址(0km)   
詳(xiang)細(xi)介紹 PROFILE +

甘泉島(dao)呈橢圓形,南(nan)北長(chang)700米(mi),東西寬500米(mi)。漁民(min)俗稱圓峙、圓島(dao),島(dao)的西北部有(you)我國漁民(min)建造的珊廟。

清末(mo)(1909年),廣東(dong)水(shui)師提督李準巡海(hai)時發(fa)現此(ci)島(dao)(dao)(dao)泉水(shui)甘(gan)甜可飲(yin)用,即稱:“已得淡水(shui),食之(zhi)甚甘(gan),掘地(di)不過丈余(yu)耳(er),余(yu)嘗之(zhi),果甚甘(gan)美,即以名甘(gan)泉島(dao)(dao)(dao),勒石堅(jian)桅,掛旗為紀念焉”,甘(gan)泉島(dao)(dao)(dao)因(yin)此(ci)得名。也正因(yin)這一甘(gan)泉,甘(gan)泉島(dao)(dao)(dao)在南海(hai)諸島(dao)(dao)(dao)中(zhong)較為著名。

1974年3月,我解放軍戰(zhan)士(shi)在(zai)甘泉島的(de)西北(bei)部挖出7件唐宋瓷(ci)片(pian)。考古(gu)隊員們在(zai)此(ci)基(ji)礎上(shang)原地開探,發掘出土37件瓷(ci)片(pian)。其(qi)中有宋代(dai)青釉四(si)系罐的(de)口沿、青白瓷(ci)粉盒(he)、劃(hua)花(hua)平底碗,同時發現了一片(pian)鐵鍋的(de)口沿。

考(kao)古專(zhuan)家在島(dao)的(de)西北部(bu)發現一處我(wo)國(guo)唐(tang)宋時期漁民(min)(min)建造(zao)的(de)磚墻(qiang)小(xiao)(xiao)廟1座,珊(shan)瑚(hu)石(shi)壘砌的(de)小(xiao)(xiao)廟多達13座;出(chu)(chu)土了50多件日常生活(huo)用的(de)陶(tao)瓷(ci)器,其中有唐(tang)代(dai)青(qing)釉(you)陶(tao)雙耳罐(guan)、卷沿罐(guan),宋代(dai)青(qing)白釉(you)瓶(ping)、四系小(xiao)(xiao)罐(guan)、青(qing)釉(you)碗(wan)、劃花(hua)(hua)大(da)碗(wan)、蓮花(hua)(hua)紋大(da)碗(wan),突(tu)唇(chun)碗(wan)、粉盒等瓷(ci)器皿,其質地、款式(shi)與花(hua)(hua)色和先(xian)前(qian)廣州西村窯址出(chu)(chu)土的(de)相仿。另外還出(chu)(chu)土了鐵(tie)刀、鐵(tie)鑿等生產工具,收集(ji)到幾(ji)件唐(tang)代(dai)炊具鐵(tie)鍋殘(can)片(pian)(pian)、宋代(dai)泥質灰褐陶(tao)擂體殘(can)片(pian)(pian)和幾(ji)枚(mei)宋、明代(dai)銅幣(bi)等遺(yi)物(wu)。由(you)此,考(kao)古專(zhuan)家推(tui)斷:早(zao)利(li)用島(dao)上淡水(shui)的(de)是(shi)唐(tang)代(dai)的(de)先(xian)民(min)(min),使用這些器物(wu)的(de)主人也(ye)是(shi)西沙群島(dao)早(zao)的(de)居(ju)民(min)(min),他們或許就是(shi)廣東(dong)內地遷去(qu)的(de)移民(min)(min)。

1994年,甘泉(quan)島唐(tang)宋居住遺址被海南省政府確(que)定為第一(yi)批省級(ji)文物(wu)保(bao)護單位。

1996年,考古人員在西(xi)沙(sha)文(wen)物普查時(shi),特地在遺址旁立(li)“西(xi)沙(sha)甘泉島(dao)唐宋遺址”石(shi)碑(bei),這是中(zhong)國(guo)在南中(zhong)國(guo)海樹立(li)的第一(yi)塊(kuai)文(wen)物保(bao)護碑(bei)。

2006年,西沙甘泉(quan)島遺址已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pi)全(quan)國重點(dian)文物保護單位。

7月18日,中新(xin)社記者乘(cheng)沖鋒(feng)舟踏(ta)上(shang)(shang)位(wei)(wei)于海(hai)(hai)南省三沙市永樂(le)群(qun)島(dao)的甘(gan)泉(quan)島(dao),用鏡頭(tou)紀錄了這個在南海(hai)(hai)上(shang)(shang)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dan)位(wei)(wei)---“甘(gan)泉(quan)島(dao)唐(tang)宋遺址”。據了解,甘(gan)泉(quan)島(dao),因島(dao)上(shang)(shang)有甘(gan)泉(quan)井水而著名(ming),是西沙群(qun)島(dao)中有淡水井的島(dao)嶼。上(shang)(shang)世紀七十年代,專家先(xian)后(hou)兩次在島(dao)西北端發現唐(tang)、宋時期的居住遺址,并出土(tu)多件陶瓷器。

1994年成(cheng)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甘泉島成為第六批(pi)全(quan)國文物保護單(dan)位(wei)。

本百(bai)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詞(ci)條(tiao)屬于開放詞(ci)條(tiao),當前頁(ye)面(mian)所展示的詞(ci)條(tiao)介紹涉及宣(xuan)傳內容(rong)屬于注冊用戶個(ge)人編(bian)輯行(xing)為(wei),與(yu)【甘泉(quan)島遺址】的所屬企(qi)業/所有(you)人/主(zhu)體無關,網(wang)站不完全保證內容(rong)信息(xi)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dai)表本站立場(chang),各項數據(ju)信息(xi)存在更(geng)新(xin)不及時的情況,僅供(gong)參考,請以官方(fang)發(fa)布為(wei)準。如果(guo)頁(ye)面(mian)內容(rong)與(yu)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xian)向網(wang)站提出修改,網(wang)站將核實后進行(xing)更(geng)正(zheng)。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冊用戶(hu)提供信息存儲(chu)空(kong)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wen)章(zhang)/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zuo)者(zhe)所有,如有侵(qin)權、虛假(jia)信息、錯誤(wu)信息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wei)用(yong)戶(hu)提供的(de)商(shang)業(ye)信息等),非經許(xu)可不(bu)得抄襲或使(shi)用(yong)。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009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95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805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7193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