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慈云寺塔
0 票數:0 #古塔#
慈云塔建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鎮中心偏東,古鎮一瑰寶,其歷史追溯久遠:赤烏三年(238-251年),在震澤鎮東建五級浮屠——慈云塔。該塔為六面五級,磚木結構,高 38.44米 ,由塔壁、回廊、塔心組成。自第二層起每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壺門,開口方位上下相錯。第四層有楠木剎柱直透頂端。塔剎由鐵質覆缽、仰蓮、相輪、寶蓋、寶珠、受花和銅質寶瓶組成。鐵鏈分系六角,角端掛有銅鈴。鈴稱檐馬,俗呼驚鳥。風過鈴響,回蕩空中。塔內有木梯可迂回拾級而上。“慈云夕照”曾被列為“震澤八景”之一。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隸屬: 江蘇(su)省蘇(su)州市(shi)吳(wu)江區(qu)震澤鎮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第(di)七(qi)批(pi)(明)
詳細介紹 PROFILE +

簡介

慈云塔(ta)(ta)所(suo)在的慈云寺占地九(jiu)畝,始建(jian)(jian)(jian)于宋咸淳年(nian)間(1260-1274年(nian))。明正統年(nian)間(1436-1449年(nian))僧道澤重(zhong)建(jian)(jian)(jian),舊名廣(guang)濟寺。天順年(nian)間(1457-1464年(nian)),御賜“慈云禪寺”額。萬歷五年(nian)(1577年(nian))、四十(shi)(shi)(shi)(shi)(shi)三年(nian)、清康(kang)熙七年(nian)(1668年(nian))、二十(shi)(shi)(shi)(shi)(shi)年(nian)、二十(shi)(shi)(shi)(shi)(shi)二年(nian)、二十(shi)(shi)(shi)(shi)(shi)三年(nian),乾隆十(shi)(shi)(shi)(shi)(shi)八(ba)年(nian)(1753年(nian))、五十(shi)(shi)(shi)(shi)(shi)三年(nian),道光十(shi)(shi)(shi)(shi)(shi)六(liu)年(nian)(1836年(nian))多次對(dui)塔(ta)(ta)和寺進行修(xiu)建(jian)(jian)(jian)或增建(jian)(jian)(jian)。咸豐十(shi)(shi)(shi)(shi)(shi)年(nian)(1860年(nian))寺毀于兵燹,唯塔(ta)(ta)獨存。同治光緒之交,里人(ren)募金修(xiu)塔(ta)(ta)。民國13年(nian)(1924年(nian)),震澤絲業公會抽絲經捐2000金,徐世(shi)興經行主遺孀(shuang)徐畢氏,為了卻其夫遺愿,捐巨款(kuan)建(jian)(jian)(jian)寺。共耗銀(yin)八(ba)千余兩,重(zhong)建(jian)(jian)(jian)大(da)殿三楹(ying)。民國15年(nian)秋(qiu)大(da)風毀塔(ta)(ta)第五層層面。時適已(yi)故(gu)邑紳、吳江旅滬(hu)同鄉(xiang)會會長施之英入祠,其子玉(yu)聲捐資千元(yuan)但倡導,由里人(ren)再募捐于17年(nian)修(xiu)塔(ta)(ta)。

1950年(nian)慈(ci)云禪(chan)寺(si)被征用當(dang)糧(liang)庫(ku)。1954年(nian)、1982年(nian)政府撥款對塔進行大(da)(da)修。慈(ci)云塔寺(si)地當(dang)頔塘河(he)畔,西去的新舊頔塘在它腳下分道,舊頔塘上建有單拱石(shi)橋禹跡橋,以(yi)紀念大(da)(da)禹治水;新頔塘上飛跨單孔混凝土便橋。兩橋夾一(yi)塔,仿佛是昂首(shou)東方(fang)的雄(xiong)鷹。橋光塔影是震澤古鎮特(te)有的自然景觀。1997年(nian)開始恢復禪(chan)寺(si)屋宇(yu),古剎重見木梵音。2004年(nian),重建大(da)(da)雄(xiong)寶(bao)殿。

2007年5月升格為(wei)第七(qi)批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hu)單位。

相關傳說

每逢夕(xi)陽西沉,登臨第五級,北望洞庭,南瞰(kan)麻(ma)溪,《震澤八景(jing)》謂之“慈云夕(xi)照”。

一說(shuo)三國時,當年孫權(quan)實施“美人(ren)計”,誘劉備(bei)至南(nan)徐,欲軟禁威逼。可他“賠了(le)夫人(ren)又(you)折兵”。但孫權(quan)還不甘心,將(jiang)妹妹騙回東吳,孫夫人(ren)日(ri)夜(ye)掛記丈(zhang)夫,就在太湖之濱(bin)震澤鎮擇地造塔(ta),每日(ri)登高遠眺,盼(pan)望(wang)丈(zhang)夫早(zao)日(ri)歸來。所以(yi)稱“望(wang)夫塔(ta)”。

后來,相傳北宋末年(nian),北方金兵乘虛而(er)入,徽宗女兒慈云公(gong)主避難來到震澤后,念(nian)念(nian)不忘被擄的父親,這建了這座“慈云禪寺”。

解放后(hou)(hou),“慈云(yun)寺塔”被列為(wei)省(sheng)級重點保(bao)護單位。1954年與(yu)1982年前后(hou)(hou)兩次(ci)進行(xing)全(quan)面整修,使(shi)之面目一新,雄姿長(chang)在。“慈云(yun)塔”造型美觀,別(bie)具風采(cai)。

古代有不少詩人(ren)墨(mo)客,曾為此留(liu)下(xia)無數贊美的詩篇。“四面(mian)湖光繞,中流塔影懸,由 唐西去路,蠶事(shi)勝耕(geng)田”便是其中的一幅美景。

巍(wei)峨古(gu)塔,既為江南(nan)水增(zeng)添色彩,也讓人們(men)見識到了我國(guo)古(gu)代燦(can)爛(lan)文化之一斑!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慈云寺塔】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ce)用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bu)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ban)權歸原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ren)何(he)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zai)第一(yi)時(shi)間(jian)刪除(chu)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chan)權歸(gui)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dan)不(bu)限于文(wen)字、圖(tu)片(pian)、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de)商業(ye)信息等),非經許可(ke)不(bu)得(de)抄襲(xi)或(huo)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6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8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66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880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