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唐哀帝:李柷
0 票數:0 #皇帝#
李柷(892年-908年),即唐哀帝(904年-907年在位),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曄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寧四年(897年),封輝王。天復三年(903年),授任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蔣玄暉假傳遺詔擁立李柷即位。在位期間,并無實權,一切政事由朱全忠決策。李柷在位3年后被廢,次年被鴆殺,葬于溫陵,終年17歲。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謚其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廟號“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稱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 中文名: 李柷
  • 別號名稱: 李祚,唐哀帝,唐昭宣帝
  • 出生日期: 公元892年
  • 性別: 男(nan)
  • 國籍: 中(zhong)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陜西省長(chang)安(an)(陜西西安(an))
  • 去世日期: 公元(yuan)908年
  • 職業職位: 皇帝
詳細介紹 PROFILE +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李柷初(chu)名李祚,景福元(yuan)年(nian)九(jiu)(jiu)月(yue)初(chu)三(san)日(892年(nian)9月(yue)27日),出生在長安宮廷里(li),是唐(tang)昭宗第九(jiu)(jiu)子(zi)。乾寧(ning)四(si)年(nian)(897年(nian)),受封輝王。天(tian)復三(san)年(nian)(903年(nian))二(er)月(yue),官拜(bai)開府儀同三(san)司、充(chong)諸道兵馬元(yuan)帥(shuai)。

繼承帝位

天(tian)祐(you)元年(904年)八月(yue)(yue),朱全(quan)忠遣(qian)親信蔣(jiang)玄暉等(deng)人趕赴洛陽(yang)殺死了唐(tang)昭宗(是(shi)年三月(yue)(yue)朱全(quan)忠脅(xie)迫昭宗遷往洛陽(yang))及其昭儀妃李漸(jian)榮(rong)、河東夫人裴(pei)貞一。次日蔣(jiang)玄暉假(jia)傳圣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tai)子(zi),改名(ming)李柷(zhu)。中午時(shi)分,又由宰相柳璨、獨孤損矯(jiao)宣皇太(tai)后令,皇太(tai)子(zi)可(ke)于(yu)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shi)日,年僅13歲的李祝登上皇位,是(shi)為唐(tang)哀(ai)帝。

朱氏自封

緊接著,哀(ai)帝就將(jiang)已為梁王(wang)的(de)(de)朱(zhu)全(quan)忠加授相國,總百(bai)揆(kui),又進(jin)封魏王(wang),所擔任的(de)(de)諸(zhu)道兵馬(ma)元帥(shuai)、太尉、中書令(ling)、宣武(wu)、宣義、天平、護國等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的(de)(de)職務(wu)照(zhao)舊(jiu),“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兼備九錫之命(ming)”,基本上超過了(le)漢(han)初相國蕭何和(he)漢(han)末丞(cheng)相曹操。朱(zhu)全(quan)忠的(de)(de)身份是自兩漢(han)以來權臣篡位的(de)(de)重現,其地位距(ju)離九五之尊已經(jing)只有一步之遙了(le)。

白馬之變

天(tian)祐二(er)年(905年)六月,朱(zhu)全忠在親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動下,將(jiang)裴樞(shu)、獨孤損(sun)、崔遠等朝廷衣冠之(zhi)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黃河邊(bian)的白(bai)馬(ma)驛全部殺死,投尸(shi)于河,制造了驚人的“白(bai)馬(ma)之(zhi)變”。

天祐(you)二(er)(er)年(nian)(905年(nian))十二(er)(er)月,朱全(quan)(quan)忠因(yin)宣徽副使(shi)蔣(jiang)(jiang)殷(yin)、趙(zhao)殷(yin)衡(heng)誣(wu)告蔣(jiang)(jiang)玄暉(hui)“私侍(shi)積善宮(何太后居(ju)所),又與柳璨、張(zhang)廷范為(wei)盟誓,求興唐祚”,處(chu)死(si)(si)了(le)蔣(jiang)(jiang)玄暉(hui),又密令蔣(jiang)(jiang)殷(yin)、趙(zhao)殷(yin)衡(heng)在積善宮縊死(si)(si)何太后,并迫哀帝下(xia)詔稱何太后是因(yin)穢(hui)亂宮闈而自殺(sha)謝罪,追廢(fei)為(wei)庶人,以(yi)太后喪廢(fei)朝三日,并以(yi)太后喪及宮闈丑(chou)聞故廢(fei)除新年(nian)郊禮。不(bu)久,柳璨被貶賜死(si)(si),其(qi)弟(di)兄也被全(quan)(quan)部處(chu)死(si)(si)。太常卿張(zhang)廷范被五馬分尸(shi),其(qi)同伙(huo)被除名賜死(si)(si)者(zhe)若干。朱全(quan)(quan)忠已(yi)是生殺(sha)予奪,大權在握了(le)。

被迫讓位

天(tian)(tian)祐四年(907年)三月,哀(ai)帝(di)被時為天(tian)(tian)下兵馬元帥、梁王的朱(zhu)全忠及其親信逼迫,把皇位“禪讓”給了朱(zhu)全忠,于(yu)是盛極一時的唐(tang)王朝就此滅亡(wang)。

慘遭鴆亡

唐哀帝(di)(di)(di)“禪位”以后,先被降(jiang)為濟陰王,遷于開(kai)封(feng)以北的曹州(今山東菏澤(ze)),被安(an)置在(zai)(zai)朱全(quan)忠親(qin)信(xin)氏(shi)叔琮的宅第。但(dan)由于當時(shi)太原(yuan)李(li)(li)克用(yong)、鳳翔李(li)(li)茂貞、西川王建等仍奉(feng)哀帝(di)(di)(di),廢帝(di)(di)(di)的存在(zai)(zai)使得朱全(quan)忠不安(an),于是(shi)在(zai)(zai)天祐五年(nian)(nian)(開(kai)平(ping)二年(nian)(nian),908年(nian)(nian))二月二十一日(3月26日),朱溫派人(ren)趕到曹州毒死李(li)(li)柷。其(qi)死后謚(shi)號為哀皇帝(di)(di)(di),以王禮(li)葬于濟陰縣(xian)定(ding)陶鄉(xiang)(今山東菏澤(ze)定(ding)陶縣(xian))。

后(hou)唐(tang)明宗李嗣源追謚(shi)他(ta)為昭(zhao)宣(xuan)光烈孝皇帝,但(dan)因其系篡(cuan)國者(zhe)朱溫(wen)所(suo)(suo)立且父母也被朱溫(wen)所(suo)(suo)殺并最終亡(wang)國,在(zai)后(hou)唐(tang)群臣議(yi)論下(xia),廟號景宗未被采用,故后(hou)世(shi)稱李柷為“唐(tang)哀帝”或“唐(tang)昭(zhao)宣(xuan)帝”。

為政舉措

李(li)柷即(ji)位(wei)時(shi),年僅13歲,未(wei)改元,仍沿用唐昭宗李(li)曄的(de)年號(hao)“天佑(you)(古作(zuo)天祐)”,使(shi)用時(shi)間(jian):904年9月(yue)27日—907年5月(yue)12日。

唐哀帝當國,并無(wu)實權(quan),一切政事(shi)由朱(zhu)全忠決策(ce)。在位期間,其實沒有下(xia)達過任(ren)何實際的(de)政令。那些以(yi)他的(de)名(ming)義下(xia)達的(de)制(zhi)敕,其實都是按照朱(zhu)全忠的(de)意思(si)辦理,所謂“時政出賊(zei)臣,哀帝不能制(zhi)”。

唐哀帝在位期間,對其有(you)利或者說其本意主張的兩(liang)件事,但都沒有(you)成功。

一件事(shi)是(shi)天祐(you)二(er)年(nian)(nian)(905年(nian)(nian))九月(yue)以宮(gong)內出(chu)旨的名義加封(feng)(feng)他(ta)的乳(ru)母為(wei)昭(zhao)儀和郡(jun)(jun)夫(fu)(fu)人(ren)。其中乳(ru)母楊氏賜號昭(zhao)儀,乳(ru)母王氏封(feng)(feng)郡(jun)(jun)夫(fu)(fu)人(ren),另外一個(ge)也姓王的乳(ru)母在昭(zhao)宗時已封(feng)(feng)郡(jun)(jun)夫(fu)(fu)人(ren),也打算(suan)準楊氏例改封(feng)(feng)為(wei)昭(zhao)儀,此(ci)舉被宰相(xiang)提出(chu)異議,他(ta)們認為(wei):“乳(ru)母自古無(wu)封(feng)(feng)夫(fu)(fu)人(ren)賜內職(zhi)的先例。后來因循此(ci)例,實在是(shi)有違典制。當年(nian)(nian)漢順(shun)帝封(feng)(feng)乳(ru)母宋氏為(wei)山陽君(jun)、安帝乳(ru)母王氏為(wei)野(ye)王君(jun)時,朝(chao)廷上就議論紛紛。臣(chen)等商(shang)量,當今局勢(shi)下禮(li)宜求舊,望賜楊氏為(wei)安圣君(jun),王氏為(wei)福圣君(jun),第二(er)王氏為(wei)康圣君(jun)。”哀帝也只好(hao)依從。

另(ling)外一(yi)件是天(tian)祐二(er)年(nian)(905年(nian))十(shi)一(yi)月,哀帝準備在十(shi)九日親祠(ci)圜(yuan)丘(祭天(tian))的(de)事(shi)。當時各衙門已經做好了舉行禮儀的(de)各項準備,宰相也(ye)已下南郊壇熟悉有關(guan)儀式。可(ke)是,朱(zhu)全忠聽到(dao)后很(hen)不高興,認為(wei)舉行郊天(tian)之禮是有意延長大唐國(guo)祚。有關(guan)主持(chi)的(de)官員很(hen)恐懼(ju),就借口改期使此事(shi)不了了之。

歷史評價

《舊(jiu)唐書》史臣曰:哀帝(di)之(zhi)時,政(zheng)由(you)兇族(zu)。雖揖(yi)讓(rang)之(zhi)令(ling),有類(lei)于(yu)山陽;而(er)凌逼之(zhi)權,過逾于(yu)侯景。人(ren)道(dao)浸薄,陰騭難征,然以(yi)此受(shou)終,如何延永!勛華受(shou)命,揖(yi)讓(rang)告終。逆取順守,仁道(dao)已窮。暴則(ze)短祚(zuo),義則(ze)延洪。虞賓之(zhi)禍,非止(zhi)一宗(zong)。

《中(zhong)國皇帝全傳(chuan)》:在(zai)位(wei)3年,就成了唐王朝(chao)的終結者,短暫一生(sheng),的確悲哀(ai)。

史籍記載

《舊唐書(shu)》本(ben)紀第(di)二十下·哀帝

《新唐書(shu)》紀第十(shi)·昭宗 哀帝

本百科詞條(tiao)由網站注(zhu)冊用戶(hu)【 一(yi)笑易歡 】編輯上傳提供(gong),詞條(tiao)屬于開放詞條(tiao),當前頁(ye)面所(suo)展示的詞條(tiao)介紹(shao)涉及宣(xuan)傳內(nei)容(rong)(rong)屬于注冊(ce)用戶個(ge)人(ren)編輯行(xing)為(wei),與【唐哀(ai)帝:李(li)柷】的所(suo)屬企業/所(suo)有人(ren)/主體無關,網(wang)站不完(wan)全保證內(nei)容(rong)(rong)信(xin)息的準確性、真(zhen)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chang),各項數據信(xin)息存在更(geng)新不及時的情(qing)況,僅供(gong)參考,請以官方發(fa)布(bu)為(wei)準。如果頁(ye)面內(nei)容(rong)(rong)與實際情(qing)況不符,可(ke)點擊“反饋”在線向網(wang)站提出修(xiu)改,網(wang)站將核實后(hou)進行(xing)更(geng)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zhu)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wen)題(ti),請(qing)及時聯系(xi)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shi)產(chan)權歸(gui)網(wang)站方所有(you)(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zhu)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de)商業(ye)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7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9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77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81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