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發云(yun)(yun),男,生于1949年(nian)(nian),一(yi)個歷史交接時刻。經歷了(le)紅色中(zhong)國的全(quan)部歲月。少(shao)年(nian)(nian)時愛詩,愛音樂,也愛玩,由于許多(duo)(duo)機遇,讀(du)了(le)許多(duo)(duo)同齡人當(dang)年(nian)(nian)不太容易讀(du)到的東(dong)西。當(dang)過知青,工人,企業干部,上了(le)大學,后來成為一(yi)個職業作家。九(jiu)十年(nian)(nian)代(dai)淡出文(wen)壇(tan),2006年(nian)(nian)退出中(zhong)國作協,湖北作協,武漢作協,并奉還各種頭銜(xian)。胡發云(yun)(yun)是(shi)特立獨行的,比(bi)如他從(cong)來不對外(wai)宣稱他身(shen)上的一(yi)些如作協副主席之類的頭銜(xian)。他沒有(you)官本(ben)位的意識。
近年(nian)的(de)主要作品(pin)有《處(chu)決》、《老(lao)海(hai)失蹤》、《死(si)于合唱》、《隱匿者》、《思想最(zui)后(hou)的(de)飛躍》、《駝子要當(dang)紅(hong)軍》、《葛麻的(de)1976-1978》、《媒(mei)鳥(niao)5》、《老(lao)同(tong)學白漢生之死(si)》、《射日》,以及長篇(pian)小說《如焉@sars.come》。另外還有一些散文(wen),隨筆(bi),時論(lun)等。近期有直面書寫文(wen)革的(de)長篇(pian)小說三部(bu)曲之一《迷冬》及散文(wen)集《想愛你(ni)到老(lao)》出版。
1987年畢業于(yu)武漢大學(xue)中文系。
1968年(nian)赴(fu)湖北(bei)天門縣鄉村插(cha)隊務農,后歷(li)任部(bu)隊工(gong)(gong)廠焊工(gong)(gong)、車(che)間統計人員、廠工(gong)(gong)會干事,武漢市文(wen)聯文(wen)學創作(zuo)所專業作(zuo)家。80年(nian)代開始(shi)發表(biao)作(zuo)品。1997年(nian)加入中國作(zuo)家協會。
少年(nian)愛詩,愛音樂,也愛玩,由于許多(duo)機遇,讀了許多(duo)同齡人(ren)當年(nian)不(bu)太容易(yi)讀到的東西(xi)。當過知青,工(gong)人(ren),企業干部,后(hou)來成為(wei)一個職業作(zuo)家。20世(shi)紀80年(nian)代后(hou)以散文、隨筆,中(zhong)短篇小說為(wei)主。散淡、怠情(qing),任由性(xing)情(qing),寫得不(bu)多(duo)。
如今,胡大哥(ge)過(guo)著不問世事的“都(dou)市農(nong)夫”的日(ri)子,每天(tian)在露臺(tai)上種植勞作(zuo),還(huan)搭建(jian)了(le)一(yi)個供客人(ren)休息的木榻(ta),制作(zuo)了(le)雨水灌溉系統(tong),用鐵鍋(guo)做了(le)幾(ji)個木炭盆,拉了(le)寬帶網線,甚至修了(le)一(yi)個簡易的洗手(shou)間。
著作名(ming) 出版社 出版時(shi)間(jian)
迷(mi)冬:青春(chun)的狂歡與(yu)煉獄 人(ren)民文學出(chu)版社 2013年
隱(yin)匿者 中國戲劇出(chu)版社(she) 2009年
如焉@sars.come 中(zhong)國國際廣(guang)播(bo)出版社 2006年(nian)
香港文化藝術(shu)出(chu)版社 2007年
死于合唱 武漢出版社 2006年
老海失蹤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1年
第四代女性:當(dang)代社(she)會生活(huo)大紀(ji)實 長(chang)江文藝出版社(she) 2000年
滄桑人生(sheng):中國特(te)殊群體寫真(zhen)(與劉曉航、何帆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著有小說(shuo)集《暈血》,散文(wen)集《冬天的(de)(de)禮品(pin)》,詩集《心靈的(de)(de)風》,中篇小說(shuo)《處決》、《麻(ma)道(dao)》
紀實(shi)文學集《輪空(kong),或再(zai)一次選(xuan)擇》,紀實(shi)文學《紅魯藝》及散(san)文、隨筆、藝術散(san)論等數篇
《思想最后的飛躍》、《駝子要當紅軍》、《葛(ge)麻的1976-1978》、《媒(mei)鳥5》、《老(lao)同(tong)學(xue)白漢生(sheng)之(zhi)死》、《射日》
敘事詩《心靈的風》、組詩《戶長的邀請》均獲(huo)武漢作家協會優秀作品獎。
小說《暈血》獲武漢文學(xue)基(ji)金獎。
紀實文學《輪空(kong),或再一次選擇(ze)》獲(huo)首屆中國潮報告(gao)文學二等獎(jiang)。
《隱匿者》
《隱匿(ni)者》于2009年(nian)1月由中國(guo)戲劇出版(ban)社出版(ban),包括隱匿(ni)者、曉曉的(de)(de)方舟、駝(tuo)子要當紅軍、老(lao)海失蹤(zong)、思(si)想最后的(de)(de)飛躍(yue)(yue)、思(si)想最后的(de)(de)飛躍(yue)(yue)、老(lao)同(tong)學白漢生之死、射日、葛麻的(de)(de)1976-1978、麻道(dao)、死于合唱等十篇小(xiao)說,得(de)到(dao)了極大的(de)(de)好評,鄧曉芒,徐友漁,丁東(dong),謝泳,傅國(guo)涌,解璽璋(zhang),劉川鄂,張允(yun)若(ruo)更是鼎力推薦其作品。
總(zong)之(zhi)這(zhe)是一本反(fan)思(si)的書,只有(you)獨立思(si)想的人才能寫出這(zhe)樣的書。同時這(zhe)本書也是比(bi)較適合有(you)思(si)想的人讀的書。
《如(ru)焉@sars.come》
2006年推出長篇(pian)小說《如焉@sars.come》,在文學界和思(si)想界引發巨大反響(xiang)。
當2003年底動筆創作《如焉@sars.come》(下稱《如焉》)的(de)(de)時候,胡發云或許不曾想到(dao)(dao)這部他用3個月完(wan)成的(de)(de)長篇小(xiao)說會有如此戲劇化的(de)(de)命運。它最初被(bei)貼到(dao)(dao)網上,經由網絡世界(jie)征服了(le)第一批讀者(zhe),然(ran)后以(yi)電子文(wen)本的(de)(de)方式(shi)在(zai)讀者(zhe)中傳遞,進(jin)而竟然(ran)被(bei)打(da)印(yin)成冊(ce)在(zai)京城傳播。直到(dao)(dao)2006年初,文(wen)學(xue)(xue)叢刊(kan)《江南》全文(wen)刊(kan)登(deng)了(le)這篇小(xiao)說,一時間令(ling)這本期發行量(liang)僅2000余冊(ce)的(de)(de)純文(wen)學(xue)(xue)雜(za)志銷量(liang)增至11000冊(ce)。
2006年,《如焉》的(de)(de)(de)單行本終于(yu)由中(zhong)(zhong)(zhong)國(guo)國(guo)際廣播出版社出版,初(chu)版即(ji)印刷5萬冊,成為即(ji)將(jiang)過去的(de)(de)(de)2006年文學圖書(shu)出版中(zhong)(zhong)(zhong)不(bu)可忽略的(de)(de)(de)一抹亮色、被《中(zhong)(zhong)(zhong)華讀書(shu)報(bao)》等報(bao)刊(kan)著力推薦的(de)(de)(de)書(shu)籍之一。
“很(hen)長時(shi)間都(dou)沒有看過這(zhe)么(me)高(gao)貴的(de)(de)文(wen)字(zi)了(le),很(hen)長時(shi)間沒有看過這(zhe)么(me)高(gao)貴的(de)(de)小說了(le)。”《如焉@sars.come》一問(wen)世(shi),得(de)到的(de)(de)便是(shi)石破天驚的(de)(de)評語。章詒和更表示:“六(liu)朝(chao)無(wu)文(wen),唯(wei)陶(tao)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yi);當(dang)代亦(yi)無(wu)文(wen),唯(wei)胡發云《如焉》而已(yi)。”
如焉@sars.come
作者名稱 胡發云
作(zuo)品時間 2006年10月
《如焉(yan)@sars.come》是2006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tu)書,作者是胡發(fa)云。
死于合唱
作者名(ming)稱 胡發云(yun)
作品時間 2006年01月
《死于合唱(chang)》是2006年武漢出(chu)(chu)版社出(chu)(chu)版的圖書,作者是胡(hu)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