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玫(mei)(mei)瑰(gui)(gui)的故事》講述(shu)黃玫(mei)(mei)瑰(gui)(gui)因貌美(mei)(mei)而追(zhui)求者(zhe)不斷,并給她(ta)帶來(lai)諸多(duo)煩(fan)惱。當她(ta)將自(zi)己的感情(qing)傾注于莊(zhuang)國棟(dong)(dong)時(shi),莊(zhuang)卻絕情(qing)而……極度悲(bei)傷的玫(mei)(mei)瑰(gui)(gui)赴美(mei)(mei)留學,并與方協(xie)文(wen)結婚。十年(nian)后(hou)(hou),玫(mei)(mei)瑰(gui)(gui)與丈夫離婚,獨自(zi)返港,在孤獨、寂寞之中結識了身患(huan)絕癥的溥家(jia)明,三個月的熱戀使柔腸(chang)斷……幾年(nian)后(hou)(hou),玫(mei)(mei)瑰(gui)(gui)巧(qiao)遇(yu)十幾年(nian)來(lai)一(yi)直思念著(zhu)她(ta)并已離異的莊(zhuang)國棟(dong)(dong),玫(mei)(mei)瑰(gui)(gui)內心極度矛盾與痛(tong)苦,最后(hou)(hou)毅然選擇(ze)了自(zi)己的歸所(suo)。
作品目錄
第一部 玫瑰
第二部 玫瑰盛放
第(di)三部 最后的玫瑰
第四部 玫瑰再見
點評鑒賞
倪匡曾說,《玫瑰(gui)的(de)故事》是一部(bu)“情愛寶鑒(jian)”,全書所寫(xie)的(de),全是各種(zhong)各樣男女的(de)情愛,描寫(xie)各種(zhong)不同性格的(de)男女,對情愛的(de)處理態度(du)。
男(nan)女(nv)之間的情愛,是(shi)(shi)所有正常人(ren)生(sheng)(sheng)活(huo)中不可或(huo)缺的一(yi)(yi)部分,重(zhong)要至極(ji),是(shi)(shi)一(yi)(yi)個人(ren)的生(sheng)(sheng)活(huo)之必須,重(zhong)要程度與(yu)人(ren)需(xu)要空(kong)氣、食物和水相(xiang)吉。一(yi)(yi)部寫男(nan)男(nan)女(nv)女(nv)情愛的小說(shuo),也(ye)就是(shi)(shi)一(yi)(yi)部寫人(ren)生(sheng)(sheng)的小說(shuo),切勿等(deng)閑視(shi)(shi)之。如果輕(qing)視(shi)(shi)情愛,就等(deng)于(yu)輕(qing)視(shi)(shi)生(sheng)(sheng)命。
但(dan)盡管(guan)愛情是生活中最普(pu)遍的現象,但(dan)它卻并非是透明的字眼。
究竟什么是真(zhen)正的(de)愛(ai)情,這是個包含多層意義(yi)的(de)詞(ci)匯。對(dui)于(yu)(yu)一對(dui)已婚的(de)夫婦,有無愛(ai)情常常是衡(heng)量(liang)他們是否(fou)幸福的(de)標準(zhun),在這個層次上,愛(ai)情取得了有別于(yu)(yu)婚姻的(de)意義(yi)。
很奇怪,在這部作(zuo)品里(li),亦舒寫愛情總寫得曲(qu)折跌宕,驚心(xin)動魄,可一寫到婚(hun)姻,便(bian)讓人感到索(suo)然無趣。
即便是玫瑰偽婚姻(yin),也沒(mei)有多少看頭。
玫瑰的第(di)一(yi)次(ci)婚姻,是(shi)在異國締結的。那個(ge)時候,她遭遇了愛(ai)情的“滑鐵盧(lu)”——她的初戀情人結婚去了,新娘(niang)不是(shi)她。
美麗的(de)玫瑰(gui)在含苞待放(fang)的(de)時刻便幾乎凋謝(xie)。她在失戀之后,自暴(bao)自棄,不再為自己著想,隨(sui)便抓(zhua)住身邊關心她的(de)人,便結婚(hun)生女(nv)。
那時的(de)玫瑰,因為心靈傷勢太(tai)重,已毫不在意她(ta)選擇的(de)是什么(me)人,反正都不是莊國棟,是誰(shui)又有(you)什么(me)關(guan)系呢?
這段(duan)婚姻維持了十年(nian),玫瑰用一個(ge)女人十年(nian)最好的時(shi)光悼念她的初戀,其間的生活實在沒有什么滋味。
她的第(di)二次婚姻,是在四十歲之后,本以(yi)為無風無浪,生(sheng)活(huo)平實可人,卻又再(zai)(zai)重逢莊國(guo)棟,平淡的婚姻生(sheng)活(huo)再(zai)(zai)起波(bo)瀾。
婚姻越是平淡,才越顯現(xian)出愛情的強烈。
與婚姻有(you)別的(de)(de)愛(ai)情,是兩性(xing)(xing)之間除婚姻這一生(sheng)物性(xing)(xing)——社會性(xing)(xing)關系外,還必(bi)須具有(you)的(de)(de)某種(zhong)情感上(shang)的(de)(de)一致和契(qi)合。而真正(zheng)的(de)(de)愛(ai)情無疑是指愛(ai)情中的(de)(de)一種(zhong)理想狀態。
玫瑰是在追求真(zhen)正的(de)(de)愛情中才煥發出(chu)生命的(de)(de)最璀(cui)璨的(de)(de)光芒的(de)(de)。
生(sheng)活中多(duo)的是平淡,美(mei)麗的玫(mei)瑰卻很難平靜(jing)地(di)生(sheng)活。
紅顏并(bing)不是(shi)禍水,周士(shi)輝(hui)與莊國(guo)棟(dong)的(de)沉淪與他人無關。
玫瑰說得好:“我(wo)不是(shi)破(po)壞他(ta)們家(jia)庭的罪人,遠在(zai)周(zhou)士輝的眼光(guang)落在(zai)我(wo)身上(shang)之時,他(ta)們的婚姻已經破(po)裂(lie),即使(shi)周(zhou)士輝以(yi)后(hou)若(ruo)無其事活下(xia)去,他(ta)們的婚姻也名(ming)存實亡。”
她的愛(ai)情是在婚姻(yin)(yin)之外,甚至是在與婚姻(yin)(yin)的沖突中,超越(yue)了(le)社會理性(xing)的約(yue)束,升(sheng)華(hua)到自然的、性(xing)靈的境界,還(huan)原了(le)愛(ai)情的獨特精神:任(ren)性(xing),自由(you),來(lai)去無蹤。
如白朗寧夫人吟哦(e)的(de):
如果你一心要愛(ai)我,那就別為(wei)了什么(me),只是為(wei)了愛(ai)才(cai)愛(ai)我。
不需(xu)要接(jie)觸了解,不需(xu)要追求考驗,玫瑰對(dui)莊國棟,對(dui)博(bo)家明,都沒有像世俗般地(di)一點點發展愛(ai)情,他(ta)們一開(kai)始就(jiu)仿佛是被某(mou)種奇異的原始感情抓住:不是愛(ai)慕,不是喜(xi)歡,而是全身心(xin)地(di)相(xiang)互認同,通過所愛(ai)的人來更真實、更深入地(di)了解自身。
在西方(fang)傳統中,男(nan)女之(zhi)(zhi)愛,大多(duo)含有(you)精神之(zhi)(zhi)含義,把女性視為人(ren)格的補足者(zhe),靈魂賴(lai)以上(shang)升者(zhe),直至為形(xing)而上(shang)境界之(zhi)(zhi)一種象征。
楊(yang)周(zhou)翰指出:“從(cong)但(dan)丁開始(shi),西方就(jiu)有一派愛(ai)情觀(guan),把男女之(zhi)愛(ai)看作通向上帝(di)愛(ai)的第一層(ceng)階梯(ti)。”愛(ai)具有某(mou)種神性。
在玫瑰身(shen)上,亦(yi)舒(shu)的愛情(qing)神(shen)性論(lun)顯(xian)現無遺。她要愛就去愛,盡管這種愛有時(shi)候(hou)會傷害到別人,她甚(shen)至為了愛放棄了對(dui)女兒的撫養。但她從(cong)來沒有后悔過。這也是玫瑰和小玫瑰最不同的地方(fang)。
作者簡介
1951年(nian)(nian),5歲的亦(yi)舒隨同家人從中(zhong)(zhong)國(guo)大陸上海到香港(gang)(gang)定居。她在香港(gang)(gang)曾就讀蘇浙小學(xue)幼(you)稚(zhi)園,嘉道理小學(xue)及(ji)北(bei)角官立(li)小學(xue),何(he)東女子官立(li)中(zhong)(zhong)學(xue)(現(xian)名(ming)何(he)東中(zhong)(zhong)學(xue)),預科畢業。亦(yi)舒在15歲念中(zhong)(zhong)學(xue)時(shi)期(qi)已(yi)經開始(shi)寫稿,中(zhong)(zhong)學(xue)畢業后,曾任《明報》記者,及(ji)電影(ying)雜志采訪(fang)和編輯等。 1973年(nian)(nian),亦(yi)舒赴英國(guo)曼徹斯特荷令斯學(xue)院(yuan)修讀酒店(dian)及(ji)食物管理。1977年(nian)(nian)于臺灣與午馬合組電影(ying)公(gong)司,后轉(zhuan)(zhuan)任臺灣圓山飯(fan)店(dian)女侍應總管。1978年(nian)(nian)9月任職香港(gang)(gang)中(zhong)(zhong)環富麗華酒店(dian)(已(yi)拆卸)公(gong)關部,再轉(zhuan)(zhuan)至佳(jia)視任職編劇。之后,轉(zhuan)(zhuan)任香港(gang)(gang)政府新聞處新聞官達七年(nian)(nian)半,現(xian)時(shi)已(yi)經長居北(bei)美洲加拿大西(xi)溫哥(ge)華。
亦舒一(yi)直都是一(yi)位多產的(de)專(zhuan)業作家,除了小說作品外,亦以筆名“衣莎貝”在(zai)《明報(bao)周刊》撰寫專(zhuan)欄。她的(de)科幻作品不時會看(kan)到倪匡作品的(de)角(jiao)色客串出現(xian),如(ru)原(yuan)振俠、小郭等。而她筆下的(de)女(nv)角(jiao)色大部份自愛自強,獨立特(te)行(xing)的(de)姿態影響一(yi)眾(zhong)華文讀者(zhe)。
至(zhi)今,亦(yi)舒(shu)的(de)作(zuo)(zuo)品已結集出版的(de)有兩百多種,代表作(zuo)(zuo)是《玫瑰的(de)故事》、《喜寶》、《獨(du)身女人(ren)》、《在那遙遠(yuan)的(de)地(di)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