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nian)輕寡(gua)婦(fu)驚(jing)世駭(hai)俗的(de)風流艷史。清朝末(mo)年(nian),年(nian)輕貌(mao)美的(de)孤(gu)孀牡丹個性張揚(yang),大膽反叛(pan)傳(chuan)統禮(li)教,追求愛情自由和“理想的(de)男人(ren)”。她(ta)(ta)先(xian)后與家鄉(xiang)的(de)已婚初戀情人(ren)、京城的(de)堂(tang)兄翰林、天(tian)橋的(de)拳師(shi)、杭州的(de)著名詩人(ren)等熱戀同居。牡丹的(de)特立獨行,使(shi)她(ta)(ta)成為社會上的(de)新(xin)聞人(ren)物,廣(guang)受爭議。苦悶壓抑的(de)情婦(fu)生活終令她(ta)(ta)厭(yan)倦,最(zui)后返(fan)璞(pu)歸真——在遇(yu)險獲(huo)救之后,她(ta)(ta)找到了愛的(de)歸宿。
本書(shu)以牡(mu)丹(dan)的(de)情感生活為線索,情節跌(die)宕起(qi)伏,引人入勝(sheng),欲罷不能。
林語堂筆下驚世駭俗的奇(qi)情故事。
林(lin)語堂(1895.10.3-1976.2.26)福建龍溪人(ren)。原名和樂,后(hou)(hou)改(gai)玉(yu)堂,又(you)改(gai)語堂。1912年(nian)(nian)入(ru)上海(hai)圣約翰大(da)(da)(da)學(xue)(xue),畢業后(hou)(hou)在清華(hua)大(da)(da)(da)學(xue)(xue)任(ren)教(jiao)。1919年(nian)(nian)秋赴(fu)美(mei)哈佛(fo)大(da)(da)(da)學(xue)(xue)文(wen)(wen)學(xue)(xue)系。1922年(nian)(nian)獲文(wen)(wen)學(xue)(xue)碩(shuo)士(shi)學(xue)(xue)位(wei)。同年(nian)(nian)轉赴(fu)德國(guo)入(ru)萊比錫大(da)(da)(da)學(xue)(xue),專攻語言學(xue)(xue)。1923年(nian)(nian)獲博士(shi)學(xue)(xue)位(wei)后(hou)(hou)回(hui)(hui)國(guo),任(ren)北京(jing)大(da)(da)(da)學(xue)(xue)教(jiao)授、北京(jing)女子師范大(da)(da)(da)學(xue)(xue)教(jiao)務長(chang)和英文(wen)(wen)系主(zhu)任(ren)。1924年(nian)(nian)后(hou)(hou)為(wei)《語絲(si)》主(zhu)要撰稿人(ren)之一。1926年(nian)(nian)到廈門大(da)(da)(da)學(xue)(xue)任(ren)文(wen)(wen)學(xue)(xue)院(yuan)長(chang)。1927年(nian)(nian)任(ren)外交部秘書(shu)。1932年(nian)(nian)主(zhu)編《論語》半月(yue)刊(kan)。1934年(nian)(nian)創辦《人(ren)間世》,1935年(nian)(nian)創辦《宇宙風(feng)》,提倡“以自我為(wei)中心,以閑適(shi)為(wei)格凋(diao)”的小品(pin)文(wen)(wen)。1935年(nian)(nian)后(hou)(hou),在美(mei)國(guo)用英文(wen)(wen)寫《吾(wu)國(guo)與吾(wu)民》、《京(jing)華(hua)煙云(yun)》、《風(feng)聲鶴(he)唳(li)》等文(wen)(wen)化著(zhu)作和長(chang)篇小說。1944年(nian)(nian)曾一度回(hui)(hui)國(guo)到重慶(qing)講(jiang)學(xue)(xue)。1945年(nian)(nian)赴(fu)新加坡籌建南洋大(da)(da)(da)學(xue)(xue),任(ren)校長(chang)。1952年(nian)(nian)在美(mei)國(guo)與人(ren)創辦《天風(feng)》雜志。1966年(nian)(nian)定居臺灣(wan)。1967年(nian)(nian)受(shou)聘(pin)為(wei)香港中文(wen)(wen)大(da)(da)(da)學(xue)(xue)研究教(jiao)授。1975年(nian)(nian)被(bei)推(tui)舉為(wei)國(guo)際筆會副(fu)會長(chang)。1976年(nian)(nian)在香港逝世。
第一章
光(guang)緒十七年(西元一(yi)八九一(yi)年)四月二十三(san)日,高郵鹽(yan)務司主任秘(mi)書費庭炎的喪禮舉(ju)行開吊。
第二章
因為船要運靈柩,運費(fei)要特(te)別多(duo)付。雇的運靈的船,是一條小船,外(wai)面(mian)量起來,僅長三十尺多(duo)一點兒。
第三章
當年,還沒有津浦(pu)鐵路(lu),青江(jiang)是個繁華的(de)水路(lu)碼頭,因(yin)為正(zheng)好位置在(zai)溝(gou)通南北(bei)的(de)運糧河和長江(jiang)的(de)交接點上
第四章
日(ri)落之時,船已在宜(yi)興停下(xia)。梁翰(han)林帶著前未曾(ceng)有的興奮(fen)之情,向牡丹說:“晚(wan)上,咱們慶(qing)祝一(yi)番(fan)吧(ba)。”
第五章
九月(yue)初,梁孟(meng)嘉已經(jing)回到(dao)杭州。他到(dao)福州去,坐了(le)(le)一(yi)段(duan)船,騎(qi)了(le)(le)一(yi)段(duan)馬(ma),途中經(jing)過的山水之(zhi)美(mei),為生平所未見。
第六章
不(bu)管一(yi)個少女(nv)做(zuo)什么(me),都是發(fa)源(yuan)于原始的(de)天(tian)性,其目(mu)的(de)不(bu)外尋求一(yi)個如意(yi)的(de)郎君。
第七章
人(ren)之所作所為(wei),人(ren)雖過去,事仍存在。某些(xie)大(da)事,已與時間同時消逝,其記憶則依(yi)然(ran)存在,不知不覺(jue)中,偷(tou)偷(tou)抓住人(ren)心(xin),不肯(ken)放松。
第八章
牡丹和孟嘉(jia)從(cong)富春(chun)江逆流而上(shang),但見(jian)兩岸秋山,赤(chi)紅金黃,景(jing)色(se)艷(yan)麗(li)。在中國南(nan)方此一地區,草木蔥蘢。岸上(shang)危崖(ya)聳立,高百余尺。
第九章
牡丹平靜(jing)下(xia)來,這是狂歡后的平靜(jing)。她秘密的愛(ai)情使她對一切皆以等閑視之,而她眼前(qian)世界的顏色(se)也因此有了改變(bian)。
第十章
到了(le)北(bei)京的隨后(hou)幾天,孟嘉忙著出去拜(bai)客,在(zai)家接待客人,又要(yao)呈交視察報告(gao)。始終(zhong)沒在(zai)家吃(chi)午飯、晚飯,官(guan)場生活(huo)就是那(nei)個(ge)樣子(zi)。
……
第三十一章
第二天(tian),牡丹(dan)出去得很早。她(ta)告(gao)訴母親和妹妹說和一(yi)個男人有約會。素馨注意(yi)看她(ta),她(ta)穿了一(yi)件舊印花布上衣(yi)和褲子,故意(yi)地開(kai)玩(wan)笑,把頭發改梳成辮子。
第三十二章
這樣結伴郊游,隨后又繼續了(le)幾天(tian)。后來牡丹喉嚨(long)疼,發燒病倒,躺在床(chuang)上(shang),不能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