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an)徽省無為(wei)第一中學是安(an)徽省示(shi)范性(xing)普通高(gao)級中學,副縣級建制。
1951年(nian)秋創建無(wu)為(wei)初(chu)級師(shi)范,先后易名為(wei)無(wu)為(wei)初(chu)級中學(xue)(xue)(xue)、無(wu)為(wei)第一(yi)初(chu)級中學(xue)(xue)(xue)、大江中學(xue)(xue)(xue)、無(wu)為(wei)市(shi)立(li)第一(yi)中學(xue)(xue)(xue)。1973年(nian)春,學(xue)(xue)(xue)校設高(gao)中部,定(ding)名為(wei)“安徽省無(wu)為(wei)第一(yi)中學(xue)(xue)(xue)”。
截至(zhi)2012年4月,學(xue)(xue)(xue)(xue)校(xiao)占(zhan)地面積(ji)約(yue)98畝,教(jiao)學(xue)(xue)(xue)(xue)用建(jian)筑(zhu)面積(ji)超過(guo)38000平方米;有(you)73個教(jiao)學(xue)(xue)(xue)(xue)班(ban)(ban),其中高中62個教(jiao)學(xue)(xue)(xue)(xue)班(ban)(ban),初(chu)中11個教(jiao)學(xue)(xue)(xue)(xue)班(ban)(ban);在校(xiao)學(xue)(xue)(xue)(xue)生4100余人,教(jiao)職工251人。新一(yi)中于(yu)2013年9月建(jian)成,占(zhan)地約(yue)229.5畝,建(jian)筑(zhu)面積(ji)約(yue)10萬平米,設120個教(jiao)學(xue)(xue)(xue)(xue)班(ban)(ban)。
截至2015年(nian)4月,學校有教職工268人(ren),其(qi)中,特級(ji)教師(shi)2人(ren),高級(ji)教師(shi)96人(ren),享受“省政府津貼”1人(ren),一級(ji)教師(shi)98人(ren),省“教壇新(xin)星”3人(ren),市(shi) “學科帶(dai)頭人(ren)”5人(ren),市(shi)“骨干教師(shi)”15人(ren)。
校(xiao)徽以“無為一中”的(de)漢語拼音首(shou)字(zi)母“W”的(de)藝(yi)術變形而來。
變形(xing)的“W”圖(tu)案以綠、藍、紅三色(se)構(gou)成,放(fang)于(yu)世界地圖(tu)的背景之上。
1951表示學校建(jian)立時間(jian)。
合作 務實 創(chuang)新 高效
1951年秋,學校創建,定名為(wei)“無為(wei)初級師(shi)范”,周駿縣長兼任校長。
1953年8月(yue),廬江師(shi)范(fan)學校兩(liang)個班(ban)并入該校初師(shi)班(ban)二年級學習。
1954年,第一(yi)屆初師(shi)班畢業。
1955年秋(qiu),學校易名(ming)為“無(wu)為初級(ji)中學”。
1958年,第一屆(jie)初中畢(bi)業(ye)(ye)生畢(bi)業(ye)(ye)。
1958年秋,無城民辦第一(yi)中學(原力(li)群(qun)補習班)并入,更(geng)名為“無為第一(yi)初級中學”。
1961年12月31日,舉行校慶十周年紀念活動。
1964年,中科院院長郭(guo)沫(mo)若為(wei)該校題(ti)寫校名;原教育部(bu)部(bu)長何偉來校視察。
1966年(nian)4月,學(xue)校更(geng)名(ming)為“大(da)江(jiang)中學(xue)”,其時,在泥(ni)汊建分校,后分校正式命(ming)名(ming)為“大(da)江(jiang)中學(xue)”。
1966年11月(yue),王(wang)寶(bao)山率教(jiao)師(shi)六人,學生六十余人赴京,并于(yu)11月(yue)26日下(xia)午在北京參(can)加(jia)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活動(dong)。
1968年春,開始“復課鬧革(ge)命”;6月20日,成立革(ge)委(wei)會(hui),王寶山任革(ge)委(wei)會(hui)主席。
1969年(nian),學(xue)校(xiao)改(gai)為(wei)春(chun)季招生(sheng);改(gai)名(ming)為(wei)“機械廠(chang)中(zhong)學(xue)”,后又(you)改(gai)稱“農機廠(chang)中(zhong)學(xue)”。
1971年,學(xue)校恢(hui)復原名,稱“無為市(shi)立第一中(zhong)學(xue)”。
1973年春,設(she)高中部,改名(ming)為“安徽省(sheng)無為第一中學(xue)”。
1975年(nian)1月,第一屆高(gao)中畢業(ye)生畢業(ye)。
1978年,應屆高初中畢業生第一次參加恢復高中考(kao)制度的(de)開學考(kao)試,錄取(qu)大學的(de)12人(ren)(ren),錄取(qu)中專的(de)87人(ren)(ren)。
1979年,恢復(fu)校(xiao)長(chang)制,王永友任校(xiao)長(chang)。
1979年(nian),高中畢業班開始(shi)文、理分(fen)科。
1982年(nian),高中二年(nian)制改(gai)為三年(nian)制。
1985年,召開第一屆教代會(hui)。
1987年,學校(xiao)升(sheng)格為副(fu)縣級(ji)建制,成(cheng)立黨總支。
1990年,《一中教研》創刊。
1996年(nian),制定(ding)“無為一中校園建設(she)十五年(nian)規劃”(1996—2010)
2001年(nian),無為一中(zhong)通過巢湖市示范完(wan)中(zhong)驗收。
2003年,由(you)無為一中教(jiao)師參編的《研究性學習(xi)指南》《家(jia)庭教(jiao)育(yu)熱點疑(yi)難(nan)答(da)問》兩書分別由(you)安(an)徽大學出版(ban)社(she),安(an)徽文藝出版(ban)社(she)出版(ban)。
2006年(nian)7月,該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安徽省示范(fan)高中(zhong)”。
2006年11月(yue),該校被教(jiao)育(yu)部和(he)安徽省人民(min)政府正式命名為“奧(ao)林匹克(ke)教(jiao)育(yu)示范學(xue)校”。
2007年(nian)3月,該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wei)“未成(cheng)年(nian)人思想(xiang)道德建設示范(fan)學校”。
2007年5月,縣政府啟(qi)動無(wu)為(wei)一中高中部(bu)遷址新建工(gong)作。
2011年,學校(xiao)與新加坡(po)華盛(sheng)教(jiao)育機構聯(lian)合辦學,建立“國際英語班”,探索留學教(jiao)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