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由陜西省建筑工程局創建于1958年,校址在和平門外建東街,校名為“陜西省建筑工程局職工子女中學”,開始僅有初一、初二各兩個班,在校學生160人,教師10余人;1959年遷到太乙路(現陜建二中),1960年搬到陵園路北段張家村(現址,占地面積為41畝),開始招收高一新生,改名為“陜西省建筑工程廳職工子女中學”,此后逐步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62年7月改為“建筑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局職工子女中學”,1965年7月改為“建筑工程部五局職工子女中學”,1966年改為“建筑工程部第五工程局第一職工子女中學”(簡稱:陜建一中)。2008年5月8日正式移交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更名為“西安市含光中學”。2008年5月8日正式移交西安市碑林區人民(min)政(zheng)府(fu)更(geng)名為“西安市含(han)光中學”。
在(zai)區委(wei)區政府的(de)(de)親切(qie)關懷(huai)下,在(zai)市區教育局的(de)(de)直接(jie)指導(dao)下,在(zai)社(she)會(hui)(hui)各界的(de)(de)大(da)力(li)支持下,我們(men)全體(ti)師生(sheng)勵精(jing)圖治,銳意(yi)進取,團結拼(pin)搏(bo),開拓創新,西安(an)市含光中(zhong)(zhong)學的(de)(de)明天一(yi)定會(hui)(hui)更美好,西安(an)市含光中(zhong)(zhong)學的(de)(de)明天一(yi)定會(hui)(hui)更燦爛,西安(an)市含光中(zhong)(zhong)學一(yi)定會(hui)(hui)辦成(cheng)規(gui)范加特色(se)學校,為我區基礎教育的(de)(de)發展(zhan)做出(chu)應(ying)有的(de)(de)貢獻。
1.西安市綠(lv)色學校(xiao)
2.碑林區文明校園(yuan)
3.2005年初中教學質(zhi)量(liang)綜合評估優(you)秀學校
4.2006年高中教(jiao)育教(jiao)學質量綜(zong)合評估優(you)秀學校
5.2006年校(xiao)園精神(shen)文明建設先(xian)進單位
6.2007年碑(bei)林區中小(xiao)學大合唱(chang)比賽特等(deng)獎
7.2007年(nian)西安市中小(xiao)學“我愛綠色的(de)西安我愛美(mei)麗的(de)校園”征文比賽優秀(xiu)組織獎
8.2007年高中(zhong)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秀學校
9.2008年張(zhang)家(jia)村(cun)地區(qu)精神(shen)文明(ming)建設先(xian)進單(dan)位
10.2008年(nian)綠化先(xian)進單位
11.陜西省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學(xue)校現有標準微機(ji)室,多功能教室,電子閱覽室,地理室,學(xue)生閱覽室,勞動(dong)科技(ji)室,大禮堂,各班配備有電視機(ji),投影機(ji),飲水機(ji),現代(dai)化(hua)教育設(she)施齊全。
前身由陜(shan)西省建(jian)筑(zhu)工程(cheng)局創建(jian)于(yu)1958年(nian),校址在和(he)平門外建(jian)東街(jie),校名為(wei)“陜(shan)西省建(jian)筑(zhu)工程(cheng)局職工子女中學(xue)”,開始僅(jin)有初(chu)一、初(chu)二(er)各兩個班,在校學(xue)生160人(ren),教師10余人(ren);
1959年遷到太乙路(現陜建二(er)中(zhong));
1960年(nian)搬到陵園路北段張家村(現(xian)址,占地面積為41畝),開始招收高一新生,改(gai)名(ming)為“陜西省建筑工程廳職(zhi)工子女中學”,此后逐步(bu)成(cheng)為一所完全中學;
1962年(nian)7月改為“建筑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局職工子女中學”;
1965年7月(yue)改為“建筑工程(cheng)部五局(ju)職工子女中學”;
1966年改為“建筑工程部第(di)五工程局第(di)一(yi)職(zhi)工子女中學”(簡稱:陜建一(yi)中);
2008年(nian)5月8日(ri)正(zheng)式移(yi)交西(xi)安(an)市碑(bei)林(lin)區(qu)(qu)人民政府(fu)。碑(bei)林(lin)區(qu)(qu)編(bian)辦(ban)(ban)于2008年(nian)9月16日(ri)(碑(bei)編(bian)辦(ban)(ban)發「2008」12號)批準(zhun)學(xue)校更名為“西(xi)安(an)市含光中學(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