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大城府
0 票數:0 #旅游景區景點#
大城府,又譯作阿育他耶府,地處曼谷北邊72公里處巴沙河畔,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 是泰國的中部的一個府。大城府泰語音譯為阿猶地亞,曾是泰王朝國都,從1350年建都至1767年被緬甸攻陷,曾繁榮輝煌數百年,因此留下了不少珍貴古遺址。
  • 所在地/隸屬: 泰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大(da)城府(fu)(另(ling)一中文譯(yi)名(ming):阿育(yu)他耶府(fu);泰文:『;英文: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是(shi)泰國的中部(bu)的一個府(fu)。被列(lie)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ming)錄》——的一部(bu)分。

去泰國(guo)旅游一般都是去曼(man)谷(gu)、芭提雅(ya)等(deng)地(di)。其實,泰國(guo)還有很多能代表其民(min)族風(feng)情(qing)的(de)旅游地(di),位于(yu)曼(man)谷(gu)北邊72公里處巴(ba)沙(sha)河畔的(de)大城府(fu)就(jiu)是這樣一個地(di)方(fang)。大城府(fu)泰語音譯為阿(a)猶地(di)亞(Ayutthaya),曾(ceng)是泰王朝(chao)國(guo)都,從1350年(nian)建都至1767年(nian)被緬(mian)甸攻陷,曾(ceng)繁榮輝煌數百年(nian),因此留下(xia)了不少珍貴古(gu)遺址(zhi)。

從曼谷出發(fa)約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阿猶(you)地亞古城(cheng),出現在(zai)眼(yan)前(qian)的是(shi)隨處可見在(zai)綠蔭中隱現的古跡或與現代建筑相鄰的古遺址。雖(sui)然已是(shi)斷壁殘垣,但那些宮殿的遺堡(bao)、輝煌(huang)依(yi)舊(jiu)的佛像和細致的雕刻,仍(reng)能讓人感到吊古傷懷的情緒。

景點景觀

挽巴(ba)(ba)茵行宮(gong):位于挽巴(ba)(ba)茵縣,建(jian)于17世紀中(zhong)(zhong)期,曾遭緬甸軍隊破壞(huai),后又重修。皇(huang)宮(gong)建(jian)筑有泰國(guo)式(shi)(shi)、緬甸式(shi)(shi)、中(zhong)(zhong)國(guo)式(shi)(shi)、意(yi)大利(li)文藝復興時代(dai)型(xing)式(shi)(shi)及英(ying)國(guo)維多利(li)亞式(shi)(shi)等,富麗(li)堂(tang)皇(huang),古(gu)色古(gu)香。其(qi)中(zhong)(zhong)較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水上皇(huang)亭,為泰國(guo)民族(zu)建(jian)筑代(dai)表形式(shi)(shi)之一。

蒙坤巫碧(bi)佛像:據說是泰國境內較大的金屬佛像,外型相當美觀,約鑄于(yu)十七世紀(ji)。在整修大佛時發(fa)覺佛身體內藏有很多小(xiao)佛像,構造奇妙。

昭三丕耶博物館:位(wei)于大城直轄縣(xian)府署附近,內(nei)藏有(you)佛像、人像、寶石、金(jin)飾和泰國出土(tu)的(de)珍(zhen)品古物,可追溯至五百年以至一千(qian)年前。

三(san)寶(bao)公(gong)寺:位于大城直轄縣(xian),寺內供奉(feng)一尊(zun)“拍照拍能稱佛(fo)”,華人為“三(san)寶(bao)公(gong)”,是(shi)全泰國較大較古(gu)老的(de)的(de)壯麗佛(fo)像,寬 20.17米,高19米。每年春節前往朝拜(bai)“三(san)寶(bao)公(gong)”的(de)各府華僑絡繹不絕。

哇(wa)拍史三碧寺(si)(Wat Phra Sri Samphet):位于古皇宮遺址內,僅(jin)存三座(zuo)建于15世(shi)紀的佛塔,其雕刻、線條建筑(zhu)技巧,均屬大城古都(dou)較具藝(yi)術性表作。

哇拍喃(nan)寺(si)(si)(si):位于大(da)城直(zhi)轄縣(xian),是古時拉(la)蔑順大(da)帝獻給皇(huang)太后的(de)寺(si)(si)(si)廟,寺(si)(si)(si)前有一大(da)型(xing)池塘,現為“拍喃(nan)公園”的(de)一部份。

哇舍那(nei)(nei)沙那(nei)(nei)喃寺:原名“哇史寺”,位于大(da)城直(zhi)轄縣,寺內供奉二尊(zun)來自老撾的重要佛(fo)像。

哇羅雅(ya)素它(ta)寺:位(wei)于(yu)大城直轄縣,寺內(nei)供奉一尊大型臥(wo)佛像,長(chang)約29米,旁邊有佛殿(dian)的六角柱廢墟。

金(jin)山寺:距故宮約兩公(gong)里,建于1387年(nian),寺內(nei)有泰式方型佛塔(ta),高90米,采用2.5公(gong)斤黃金(jin)裝飾,塔(ta)內(nei)供奉一尊(zun)佛像。

哇沙蒙哥(ge)寺(si):位于火車站附近,是一古老佛寺(si),式樣模仿清邁(mai)的七(qi)峰塔(ta),寺(si)內供奉(feng)一尊與其它(ta)寺(si)有別(bie)的大型佛像。

哇(wa)艾猜蒙坤寺(si):位(wei)于大(da)城直轄縣火車站南邊,為一(yi)敕封佛寺(si),與金(jin)山寺(si)齊名, 寺(si)內(nei)有(you)一(yi)大(da)佛塔,可遙望四周美景,另有(you)一(yi)尊白色(se)臥佛像。

故宮:位于大城(cheng)直轄縣,有很多泰(tai)式宮殿建筑物,對考古學(xue)感興(xing)趣的(de)人士不可錯過參(can)觀機會。

挽西手(shou)工藝訓練中(zhong)心:位于挽西縣,面積(ji)約(yue) 456,000平方 米,是制造各(ge)種手(shou)工藝品的職(zhi)業(ye)訓練中(zhong)心,如(ru)雕刻、偏織染織布、制籃(lan)子(zi)、木偶、家具、人造花等(deng)等(deng),環境優美。

大城歷(li)史國家研究(jiu)中心:位(wei)于大城直轄縣(xian)的(de)師范學(xue)校旁,館(guan)內可展示許多大城時代的(de)文(wen)物(wu)古董(dong)及模擬物(wu),并(bing)有資料中心和圖書館(guan)。

碉堡:位于大(da)城直轄縣城墻附近,有數(shu)個明堡,形狀(zhuang)各異。

水(shui)燈(deng)節盛(sheng)會(hui):每年泰歷11月(yue)份,大城(cheng)府各地展多(duo)佛寺均(jun)舉行禮佛和佛像貼金盛(sheng)會(hui),夜間放(fang)水(shui)燈(deng),吸引(yin)許多(duo)善男信女參加。

地理環境

面積約(yue)為(wei)2,556.6平(ping)方公里(li),距首都(dou)曼谷約(yue)76公里(li)。其疆域北連紅統府(fu)(fu)及華富里(li)府(fu)(fu);東瀕北標府(fu)(fu),南(nan)毗巴吞他(ta)尼府(fu)(fu),西臨素攀(pan)府(fu)(fu)及暖武里(li)府(fu)(fu)。 大城府(fu)(fu)為(wei)廣闊平(ping)原(yuan),河道縱橫,是三條河流的匯合(he)處。農業(ye)發(fa)達(da),為(wei)全泰(tai)國較大產(chan)米區。另外,水產(chan)豐富,且(qie)有不少大、中、小(xiao)型工廠。

歷史沿革

大(da)城府(fu)為(wei)(wei)(wei)一有悠久歷史的古(gu)老故都(dou)(dou),華人(ren)(ren)習稱為(wei)(wei)(wei)“大(da)城府(fu)”。1347年(nian),素可(ke)(ke)泰時(shi)(shi)代(dai)(dai)衰落后,烏通(tong)王(wang)遷(qian)(qian)至(zhi)該(gai)府(fu)建立新都(dou)(dou),大(da)城時(shi)(shi)代(dai)(dai)歷417年(nian),共有33位君主,自1350年(nian)興起,至(zhi)1767年(nian)淪(lun)亡。1350年(nian),烏通(tong)王(wang)在此建都(dou)(dou),脫離(li)素可(ke)(ke)泰王(wang)國宣布獨立,建立阿(a)瑜陀耶王(wang)國,不久吞并素可(ke)(ke)泰王(wang)國,被(bei)中國明朝封為(wei)(wei)(wei)暹羅國王(wang)。1767年(nian),緬甸軍隊攻陷大(da)城,阿(a)瑜陀耶王(wang)國滅亡。后鄭信(xin)重建王(wang)國,將首都(dou)(dou)南遷(qian)(qian)至(zhi)吞武里(li)。原(yuan)王(wang)城遺(yi)址現為(wei)(wei)(wei)阿(a)瑜陀耶歷史公園,被(bei)列為(wei)(wei)(wei)聯合國教科文組(zu)織世界遺(yi)產。該(gai)府(fu)作(zuo)為(wei)(wei)(wei)大(da)城時(shi)(shi)代(dai)(dai)的首都(dou)(dou)時(shi)(shi),其(qi)文化、藝(yi)術、國際貿易(yi)均非常發達(da),很可(ke)(ke)惜(xi),此古(gu)城遭入侵緬甸軍人(ren)(ren)縱火徹底破(po)壞(huai),現只剩下部份宮殿遺(yi)跡、珍(zhen)貴(gui)佛像和精美雕(diao)刻等供人(ren)(ren)憑吊。

本(ben)百科詞條(tiao)由網站注冊(ce)用戶【 歲月靜(jing)好(hao) 】編輯上傳提(ti)供,詞條屬(shu)于(yu)開放詞條,當前頁面(mian)所(suo)展示的(de)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rong)屬(shu)于(yu)注(zhu)冊用戶個人編輯行(xing)(xing)為(wei),與【大城府(fu)】的(de)所(suo)屬(shu)企業(ye)/所(suo)有人/主體無關(guan),網(wang)站(zhan)(zhan)不(bu)(bu)完全保證內容(rong)信(xin)息(xi)的(de)準確性、真實(shi)性,也不(bu)(bu)代(dai)表本站(zhan)(zhan)立場,各(ge)項數據信(xin)息(xi)存在更新(xin)不(bu)(bu)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fang)發布為(wei)準。如(ru)果頁面(mian)內容(rong)與實(shi)際情況不(bu)(bu)符,可點(dian)擊“反(fan)饋”在線向網(wang)站(zhan)(zhan)提(ti)出修改,網(wang)站(zhan)(zhan)將核實(shi)后進(jin)行(xing)(xing)更正。 反饋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ce)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xi)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yong)戶自(zi)主發(fa)布上傳(chuan),不代(dai)表本站觀點,版(ban)權歸(gui)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wen)題(ti),請及時(shi)(shi)聯系(xi)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一時(shi)(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shi)產(chan)權歸(gui)網站(zhan)方所有(包(bao)括但不(bu)限于文(wen)字(zi)、圖片(pian)、圖表(biao)、著作(zuo)權、商(shang)(shang)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de)商(shang)(shang)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707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3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64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974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