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nian)10月19日出(chu)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南部一個叫阿特莫里的小鎮,是姐(jie)弟8 人中最小的一個。 身高1米90,體重99公斤,臂長1米98。
2歲時,隨他的母親移居美國亞特蘭大市。
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jie)奧運(yun)會上曾(ceng)獲得(de)一項拳擊第3名。
1986年,擊(ji)敗(bai)奎維獲世(shi)界拳擊(ji)協會(hui)(WBA)次重量級冠(guan)軍。
1987年(nian),擊敗帕克獲國際拳擊理事會(hui)(IBF)次重量(liang)級(ji)冠(guan)軍(jun)。
1988年,擊敗德蒂昂獲(huo)世(shi)界拳(quan)擊理(li)事會(WBC)次(ci)重量級(ji)冠軍。
1990年(nian)10月(yue)25日,擊(ji)(ji)敗美國拳(quan)手道(dao)格拉斯獲得無可(ke)爭議的世(shi)界重量(liang)級拳(quan)擊(ji)(ji)冠軍(jun),成為集(ji)世(shi)界拳(quan)擊(ji)(ji)理事(shi)會(WBC)、世(shi)界拳(quan)擊(ji)(ji)協會(WBA)、國際拳(quan)擊(ji)(ji)聯合會(IBF)3個拳(quan)王(wang)頭銜于一(yi)身(shen)的拳(quan)王(wang)。
1992年(nian)11月(yue)13日,他在美國的拉(la)斯維加斯迎接(jie)來自(zi)紐約布(bu)魯克林區的黑人選(xuan)手(shou)里(li)迪克·鮑的挑(tiao)戰。經12回(hui)合的大戰,以微弱的差距失去拳王稱號,他曾指責(ze)裁判(pan)不公。
1993年11月(yue)7日(ri),他(ta)經過一年的準(zhun)備在同(tong)一地(di)點(dian)擊(ji)敗(bai)了里迪克·鮑(bao),重新奪回重量(liang)級(ji)世(shi)界拳王(WBA/IBF)的稱(cheng)號。
1994年4月22日,在美(mei)國拉斯韋加斯舉行的世界重量級拳王挑戰賽中被挑戰者邁克爾(er)·穆勒擊敗,失去世界重量級拳王(WBA/IBF)稱號。
1995年(nian)11月5日(ri),在(zai)向世(shi)界拳王(wang)里迪克·鮑挑戰世(shi)界拳擊(ji)協會重量級冠(guan)軍稱號的(de)比(bi)賽中(zhong),在(zai)第8回合被對手(shou)擊(ji)倒在(zai)地而(er)告失利,這(zhe)也是(shi)他與鮑的(de)第3次交手(shou)。
1996年11月9日(ri),在美(mei)國(guo)(guo)的(de)拉(la)斯維(wei)加(jia)斯舉行的(de)世界(jie)拳擊(ji)協會(hui)(hui)(WBA)拳王爭霸戰第11回(hui)合擊(ji)倒衛冕(mian)冠軍美(mei)國(guo)(guo)的(de)邁克·泰森獲(huo)得世界(jie)拳擊(ji)協會(hui)(hui)(WBA)拳王稱號, 并成為繼拳王阿里之后第2位三(san)次獲(huo)得世界(jie)重量級拳王的(de)拳手。
1997年6月(yue)2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de)世界拳擊協會(WBA)重量(liang)級拳王爭霸戰中(zhong),由于(yu)挑戰者美國的(de)泰(tai)森咬(yao)破他的(de)耳(er)朵犯規而被判(pan)衛冕(mian)成功。
1997年11月8日,在(zai)美國(guo)拉斯(si)維加斯(si)舉行的世界(jie)拳擊組(zu)織(WBA)與國(guo)際拳擊理事會(hui)(IBF)拳王(wang)統一(yi)戰中(zhong),擊敗美國(guo)的邁克爾·穆勒,獲得兩個組(zu)織的世界(jie)重量級拳王(wang)(WBA/IBF)稱號。
1998年(nian)9月20日,擊敗挑戰(zhan)者(zhe)美國的比恩,衛冕世(shi)界重量級拳王(WBA/IBF)稱號(hao)。
1999年3月14日,在與WBC拳(quan)王(wang)劉易斯的三大拳(quan)擊組(zu)織拳(quan)王(wang)統一戰中,由于裁判(pan)有爭議的判(pan)決幸運地(di)與對手戰平,從而(er)保住(zhu)了WBA-IBF拳(quan)王(wang)稱(cheng)號。
1999年11月14日,與WBC拳(quan)王劉易斯進行了(le)重賽,經過12回合(he)的(de)激戰,三名美國裁判(pan)均判(pan)定劉易斯獲勝,霍利菲爾德失去了(le)WBA-IBF的(de)拳(quan)王金(jin)腰帶。
2000年8月(yue)13日,在世界拳擊(ji)協會(WBA)拳王爭霸(ba)戰中,以(yi)點數戰勝了(le)美國選(xuan)手(shou)魯(lu)伊茲,獲得(de)了(le)WBA拳王稱號。創歷史紀(ji)錄的第四次奪取了(le)WBA重(zhong)(zhong)量(liang)級拳王頭銜,成為現代拳擊(ji)史上(shang)第一位四次獲得(de)世界重(zhong)(zhong)量(liang)級拳王的拳手(shou)。
2001年3月4日,在世界拳擊協會(WBA)拳王爭霸戰中,以點數負于美國選手魯伊茲,丟掉了(le)WBA拳王稱(cheng)號。
2001年12月16日,約翰·魯(lu)伊茲(zi)同(tong)霍利(li)菲爾德進行第(di)三番較量,約翰·魯(lu)伊茲(zi)以平(ping)局的(de)結(jie)果捍衛了WBA金腰帶。
2010年4月11日(ri),47歲霍(huo)利(li)菲爾(er)德再登(deng)世界舞臺,在(zai)第(di)八回合,霍(huo)利(li)菲爾(er)德一(yi)記(ji)重拳(quan)擊(ji)中博(bo)薩的(de)下(xia)巴,擊(ji)倒博(bo)薩獲WBF爭(zheng)霸賽的(de)拳(quan)王金腰(yao)帶。另:或許是WBF的(de)知(zhi)名(ming)度相對較弱(ruo)緣故,這個掛著世界拳(quan)擊(ji)聯合會名(ming)字的(de)拳(quan)王頭(tou)銜,并不為拳(quan)擊(ji)界廣泛認可,霍(huo)利(li)菲爾(er)德自己也認為只有第(di)五次奪取WBA重量(liang)級(ji)拳(quan)王頭(tou)銜,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第(di)五次奪取世界重量(liang)級(ji)冠軍(jun),否則(ze)單論(lun)拳(quan)王頭(tou)銜而言,霍(huo)利(li)菲爾(er)德就是現代(dai)拳(quan)擊(ji)史(shi)上第(di)一(yi)位五次獲得世界重量(liang)級(ji)拳(quan)王的(de)拳(quan)手。
2011年9月,48歲的(de)前世(shi)界重量級拳(quan)王(wang)霍利(li)菲爾德放(fang)棄(qi)了WBF重量級拳(quan)王(wang)金腰帶。
1997年(nian),他的年(nian)薪及獎金為5300萬美(mei)元,廣告(gao)收入130萬美(mei)元,年(nian)總(zong)收入為5430萬美(mei)元。
他的技術(shu)特點是(shi)步伐靈活、出(chu)拳(quan)快速(su)有力(li),常能迅(xun)速(su)打出(chu)幾組組合拳(quan),令對手(shou)難以招架。
至1999年11月,戰績(ji)為36勝(sheng)4負1平,其中25次擊倒(dao)對手獲勝(sheng)。
霍利菲爾德技術出(chu)眾、體力充沛、抗擊(ji)打(da)強(qiang)、冷靜聰明(ming)、敢于(yu)迎戰任何對(dui)手,是拳擊(ji)史上次重(zhong)量級第一個三(san)冠王(目前(qian)僅(jin)僅(jin)兩人),也(ye)是次重(zhong)量級唯一一個統(tong)一三(san)大(da)組織頭(tou)銜的王者。
升級(ji)到重量(liang)級(ji)后成為唯一獲(huo)得(de)四度重量(liang)級(ji)冠軍的(de)人。
與九十年代至零零年代幾乎所有拳(quan)擊界強手較量(liang)過,跟(gen)泰森2場(chang)、劉(liu)易斯(si)(si)2場(chang)、鮑3場(chang)、穆勒2場(chang)、魯(lu)易茲3場(chang),以及對福爾曼(man)、霍姆斯(si)(si)、拉曼(man)、伯德、道格拉斯(si)(si)、墨(mo)瑟、道克(ke)斯(si)(si)、托馬斯(si)(si)、瓦魯(lu)耶夫、伊布(bu)拉吉莫(mo)夫、尼爾森,恐怕沒哪一個重量(liang)級拳(quan)手跟(gen)這么多冠軍(jun)級對手碰撞過,這還不(bu)算老霍在他原(yuan)本(ben)的(de)次(ci)重量(liang)級碰的(de)眾多冠軍(jun)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