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wang)站(zhan)分類(lei)
登錄 |    
陳明仁
0 票數:0 #現代將軍#
陳明仁,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今南橋鎮洪源村)陳家嶺人。1924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少將旅長、中將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職。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長沙起義,后任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五十五軍軍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 中文名: 陳明仁
  • 外文名: Chen Mingren
  • 別號名稱: 陳子良(liang)
  • 出生日期: 1903年04月07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湖南(nan)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cun)
  • 畢業院校: 廣州(zhou)市(shi)軍政部講武學(xue)(xue)校,黃埔軍校第(di)1期,陸軍大(da)學(xue)(xue)第(di)13期
  • 去世日期: 1974年05月21日
  • 職業職位: 軍人
  • 主要成就: 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第二(er)次東征(zheng)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巧笑倩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陳明仁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早年經歷

清光緒二十九(jiu)年(nian)(nian)(1903年(nian)(nian))4月7日,陳(chen)明(ming)仁出生于湖南(nan)省醴陵市洪(hong)源(yuan)鄉洪(hong)源(yuan)村(今南(nan)橋鎮洪(hong)源(yuan)村)陳(chen)家嶺一個農民家庭。幼時讀(du)過私塾和本地小學。

民國九(jiu)年(1920年),考入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后回(hui)家鄉白兔潭小學教書。

大革命時期

民國十三年(1924年),不顧家庭反對,入(ru)(ru)廣州陸軍(jun)講武學校學習(xi)軍(jun)事。同年秋轉入(ru)(ru)黃埔軍(jun)校第1期。

民國(guo)十(shi)四年(1925年),參(can)加(jia)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di)一、第(di)二次東征。在(zai)東莞戰(zhan)斗中(zhong),抱(bao)病率領一個排(pai)沖鋒在(zai)前,消滅(mie)陳炯明一個營,當即升(sheng)任連長(chang)。在(zai)惠州戰(zhan)斗中(zhong),率領敢死隊(dui)最先攻(gong)入城內,第(di)一個登上城樓(lou)。在(zai)慶功會上,總指揮蔣介石命(ming)令全(quan)體官兵舉槍(qiang)向他(ta)致(zhi)敬(jing),并當場(chang)提(ti)升(sheng)他(ta)為(wei)營長(chang)。

土地革命

民(min)國十七年(nian)(1928年(nian)),起在國民(min)黨軍隊中任第(di)10師56團團長、第(di)3獨立旅(lv)旅(lv)長、第(di)88師師長等職,曾參加(jia)蔣馮閻戰爭、進攻福建人民(min)政府及“圍剿”閩贛(gan)紅軍和鄂豫皖蘇區。后因性格倔強、對(dui)上不恭(gong)而受到排擠。

民(min)國二十(shi)三(san)年(1934年),被蔣介石召到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后任(ren)第2師參謀長、國民(min)政府(fu)軍事委員(yuan)會參議。

民國(guo)二(er)十四年(1935年),入(ru)陸(lu)軍大學(xue)第13期學(xue)習。

抗日戰爭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畢業后任第2預備師(shi)師(shi)長(chang),曾參加抗擊(ji)日軍的(de)九江保衛戰(zhan)和桂南會戰(zhan)。

民國(guo)三十年(1941年),在昆明因頂撞蔣介石(shi)而被(bei)明升暗降,調任第71軍副軍長。

民國(guo)三十三年(nian)(1944年(nian)),升(sheng)任(ren)軍(jun)(jun)長,隨(sui)中國(guo)遠(yuan)征(zheng)軍(jun)(jun)參加滇西對(dui)日軍(jun)(jun)反(fan)攻作戰,率部渡過(guo)怒江(jiang),攻克號(hao)稱(cheng)堅不(bu)可摧(cui)的(de)(de)(de)松山(shan)要塞。繼(ji)而督戰龍(long)陵,命令各師組織敢(gan)死(si)隊,采取晝夜(ye)輪番進攻的(de)(de)(de)方(fang)法,一(yi)舉(ju)殲滅守(shou)軍(jun)(jun)。爾后率部南下,在(zai)(zai)(zai)友鄰部隊久攻回龍(long)山(shan)不(bu)克、遠(yuan)征(zheng)軍(jun)(jun)前進受阻的(de)(de)(de)情況下,以“拿不(bu)下回龍(long)山(shan),我就死(si)在(zai)(zai)(zai)山(shan)頭上”的(de)(de)(de)豪(hao)言(yan),指(zhi)揮所部在(zai)(zai)(zai)接防的(de)(de)(de)第二天(tian)即奪取回龍(long)山(shan),并乘(cheng)勝攻克畹町,同在(zai)(zai)(zai)緬北(bei)作戰的(de)(de)(de)中國(guo)駐印(yin)軍(jun)(jun)勝利會師,打(da)通中印(yin)公(gong)路。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中(zhong),奉蔣介石之命率(lv)第71軍到東(dong)北戰場(chang)參(can)加內戰。民(min)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率(lv)部從(cong)永吉向四平進攻(gong),所屬第87師(shi)被人民(min)解放軍擊潰。

民(min)國三十六(liu)年(1947年)6月,奉(feng)蔣介石“死守四平(ping)”的(de)(de)命令,率部抗(kang)擊(ji)東北(bei)人民(min)解(jie)放軍(jun)的(de)(de)進(jin)攻,在丟失(shi)五分之三市區、官兵傷亡慘重(zhong)的(de)(de)情況下,拼死抵抗(kang)至援軍(jun)到達。戰后升(sheng)任第7兵團司令,獲得青天白日勛(xun)章(zhang)。但(dan)不久被告發縱兵搶(qiang)糧而被撤職,調任南京總統府參軍(jun)閑職。此后,在好友的(de)(de)勸導和中共黨組織的(de)(de)影響下,思想(xiang)開始發生轉變,對蔣介石開始產生反感。、民(min)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任華中“剿總”副(fu)司令、武漢警備司令兼第29軍(jun)軍(jun)長(chang)、第1兵團司令,與傾向和平(ping)的(de)(de)國民(min)黨長(chang)沙“綏靖”主任兼湖南省(sheng)主席程潛接觸密(mi)切。

民(min)國(guo)(guo)三十八年(1949年)2月(yue),率部到(dao)長(chang)沙(sha),任(ren)華(hua)中軍政(zheng)長(chang)官(guan)公署副長(chang)官(guan)兼(jian)長(chang)沙(sha)警備司令(ling),同(tong)程潛秘密籌劃和平起義(yi)。7月(yue),任(ren)湖(hu)南省(sheng)主席、省(sheng)“綏靖”總司令(ling),同(tong)南下的人民(min)解(jie)放軍建立聯系。8月(yue)4日(ri),與程潛等率部通電起義(yi),任(ren)湖(hu)南省(sheng)臨(lin)時政(zheng)府主席兼(jian)中國(guo)(guo)國(guo)(guo)民(min)黨人民(min)解(jie)放軍第1兵團司令(ling)。9月(yue),到(dao)北京出席全(quan)國(guo)(guo)政(zheng)協第一次會議,受到(dao)毛澤(ze)東(dong)、朱德、周恩(en)來的接見,并(bing)被選為全(quan)國(guo)(guo)政(zheng)協委員。毛澤(ze)東(dong)還請(qing)他到(dao)家中做客(ke),講到(dao)“兩軍相戰,各為其(qi)主”,“其(qi)他人起義(yi)有條件(jian),有條件(jian)我們好辦,你沒(mei)有講條件(jian),反而使我們難辦。”

建國之后

新中(zhong)(zhong)國成(cheng)立(li)后加入中(zhong)(zhong)國人民解放軍,任湖南(nan)軍區(qu)副(fu)司令(ling)員(yuan)、四野第21兵團司令(ling)員(yuan)、中(zhong)(zhong)南(nan)軍政委員(yuan)會委員(yuan)。

1950年12月(yue),率部赴廣西執行剿匪任務(wu),殲匪特(te)3萬余人。

1952年1月,所部改編(bian)為水利工(gong)程(cheng)隊司(si)令(ling)部,領導(dao)荊江(jiang)分洪工(gong)程(cheng)建(jian)設。10月,任(ren)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軍長,率部開赴廣東湛(zhan)江(jiang),擔負邊防守備任(ren)務。

1974年5月21日(ri),病逝(shi)于北京。

貢獻影響

東征英雄

1925年參加(jia)廣東革(ge)命政府兩次(ci)東征討伐陳炯明,惠州一役(yi)(yi)初露鋒(feng)芒,他身先(xian)士卒,帶頭沖(chong)鋒(feng)陷陣,第一個登(deng)上(shang)惠州城樓,此役(yi)(yi)殲敵一萬多(duo)人,戰功卓著,蔣介石夸他是黃埔的一面旗(qi)幟(zhi),慶(qing)功會(hui)上(shang)命令(ling)吹(chui)三番(fan)號鳴槍(qiang)向陳明仁致敬。

抗日名將

九江御日

1938年6月(yue)(yue),日(ri)軍(jun)進犯(fan)九(jiu)江,陳明仁(ren)領(ling)預(yu)2師參戰(zhan),敢打敢拼,完成(cheng)預(yu)定任務(wu),戰(zhan)后獲嘉獎。九(jiu)江戰(zhan)役從6月(yue)(yue)23日(ri)開始(shi),到(dao)10月(yue)(yue)28日(ri)結束(shu),歷(li)時4個多月(yue)(yue),斃、傷敵軍(jun)幾乎占武漢會戰(zhan)一(yi)半。

昆侖血戰

1939年11月,日軍自欽州(zhou)灣登(deng)陸,攻占南寧,高峰隘、昆(kun)侖(lun)關(guan)失守,桂越國(guo)際交通線被截斷。陳(chen)明(ming)(ming)仁(ren)(ren)率部反攻日軍。在進(jin)攻九塘(tang)時,陳(chen)明(ming)(ming)仁(ren)(ren)搶占了(le)(le)石登(deng)嶺高地。日軍來援,陳(chen)明(ming)(ming)仁(ren)(ren)巧布口袋陣,6團居中,4、5團兩翼(yi),日軍全(quan)暴露在槍炮之下。激戰(zhan)一(yi)天,陳(chen)明(ming)(ming)仁(ren)(ren)部殲日軍1000余(yu)人(ren)。陳(chen)明(ming)(ming)仁(ren)(ren)的50人(ren)敢死隊,摸到高峰巖日軍指(zhi)揮所,日軍還在開會。敢死隊一(yi)頓手榴彈招(zhao)呼(hu)后,端著德國(guo)造20響就(jiu)沖了(le)(le)進(jin)去,來了(le)(le)個一(yi)鍋端。昆(kun)侖(lun)關(guan)一(yi)戰(zhan),日軍第5師(shi)團第22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日軍死亡4000余(yu)人(ren)。

滇緬反(fan)攻(gong)1944年春,中(zhong)(zhong)國遠征軍(jun)第71軍(jun)副軍(jun)長陳(chen)(chen)明(ming)仁率部(bu)在(zai)(zai)中(zhong)(zhong)緬邊界抗擊(ji)日(ri)軍(jun),指揮(hui)部(bu)隊攻(gong)打(da)龍(long)(long)陵(ling)。經過大小十幾次激(ji)烈戰(zhan)斗(dou),在(zai)(zai)友軍(jun)配合下,殲滅(mie)(mie)大部(bu)分松山(shan)(shan)和龍(long)(long)陵(ling)外(wai)圍之敵(di),該(gai)戰(zhan)后陳(chen)(chen)明(ming)仁升(sheng)任(ren)軍(jun)長。1945年1月,奉令主攻(gong)回龍(long)(long)山(shan)(shan),陳(chen)(chen)明(ming)仁當著美國聯絡官的(de)面立下軍(jun)令狀:三天攻(gong)下陣地(di)。他針(zhen)對日(ri)軍(jun)崇(chong)尚武士道、頑固死守的(de)特點,實行包圍作戰(zhan)各個擊(ji)破,并(bing)以密集火力消滅(mie)(mie)日(ri)軍(jun)有(you)生力量,最終在(zai)(zai)預定(ding)時間內把軍(jun)旗插上了回龍(long)(long)山(shan)(shan)主峰,殲滅(mie)(mie)日(ri)軍(jun)18師(shi)團和50師(shi)團大部(bu),攻(gong)克日(ri)軍(jun)固守號稱堅不可摧的(de)回龍(long)(long)山(shan)(shan)要塞,威振中(zhong)(zhong)外(wai),被盟(meng)軍(jun)將領稱為:“一部(bu)軍(jun)事指揮(hui)藝術的(de)杰作”。美國隨軍(jun)記者專(zhuan)題報道該(gai)次戰(zhan)役(yi),贊陳(chen)(chen)是(shi)威震敵(di)膽(dan)的(de)抗日(ri)名將。

起義功臣

1949年(nian)8月4日,程潛、陳明仁率湖(hu)南(nan)保(bao)安部隊及國(guo)民黨第(di)一(yi)兵團兩個軍六個師七萬七千官兵在長沙舉(ju)行起義,為和平解(jie)放長沙作(zuo)出杰(jie)出貢獻(xian)。毛澤(ze)東(dong)主席、朱德(de)總司令(ling)專電嘉勵“義聲(sheng)昭(zhao)著,全(quan)國(guo)歡迎,南(nan)望湘云,謹(jin)致(zhi)祝賀(he)。”

獲獎記錄

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jie)放(fang)軍(jun)上將(jiang)軍(jun)銜,榮獲一級解(jie)放(fang)勛章。是(shi)第(di)一屆(jie)(jie)全國政協(xie)委(wei)員(yuan),第(di)三、第(di)四屆(jie)(jie)全國政協(xie)常委(wei),第(di)一至第(di)三屆(jie)(jie)國防委(wei)員(yuan)會委(wei)員(yuan)。

人物評價

新華社:陳明仁于一九四九年八月率部(bu)起(qi)義參(can)加了中(zhong)國(guo)人民解放(fang)軍,對和平解放(fang)長沙(sha)做出了貢獻。

中華(hua)人民(min)共和國主席(xi)毛澤東: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ni)喲!

國(guo)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黃埔一(yi)期的一(yi)面(mian)旗幟。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zhu)(zhu)冊(ce)用(yong)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zhu)冊(ce)用(yong)戶(hu)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dai)表本站(zhan)觀點(dian),更(geng)不表示(shi)本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對(dui)網頁中內(nei)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an)全性(xing)等概不負(fu)責。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huo)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32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58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