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王若飛
0 票數:0 #歷史人物#
王若飛(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倫,小名運笙(運生)、蔭生,號繼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參加革命深入敵后化名黃敬齋,出生于貴州安順,杰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2009年,王若飛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 中文名: 王若飛
  • 別號名稱: 黃敬齋
  • 出生日期: 1896年10月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籍貫: 貴(gui)州(zhou)省
  • 出生地: 貴州省(sheng)安(an)順市(shi)
  • 畢業院校: 莫斯科東(dong)方(fang)勞動者(zhe)共產(chan)主義大學
  • 去世日期: 1946年4月8日
  • 職業職位: 無產階級革(ge)命家
  • 主要成就: 100位為新(xin)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gong)獻的英雄模范人物(wu)之一(yi)
詳細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王若飛(1896年10月(yue)—1946年4月(yue)8日),幼年原名大倫,小名運(yun)笙(運(yun)生(sheng))、蔭生(sheng),號繼仁(ren),曾用名王度(du)、雷音,參加革(ge)命深(shen)入(ru)敵(di)后化名黃敬(jing)齋(zhai),出(chu)生(sheng)于貴州安順,杰出(chu)的共產(chan)主義先驅、中(zhong)共領導人,老一輩無(wu)產(chan)階級(ji)革(ge)命家,著(zhu)名的“四(si)八”烈士。

青年時代,王(wang)若飛(fei)參加過辛亥革命(ming)和討伐袁世凱運動(dong)。1922年6月,王(wang)若飛(fei)與(yu)(yu)趙世炎、周(zhou)恩來等發起成立“旅歐中國(guo)少年共(gong)產黨(dang)”,積極從事馬列(lie)主義(yi)的宣傳。1923年由法國(guo)共(gong)產黨(dang)黨(dang)員(yuan)轉為(wei)中國(guo)共(gong)產黨(dang)黨(dang)員(yuan),先后任(ren)豫陜區黨(dang)委(wei)書記(ji),中共(gong)中央秘書長,江蘇黨(dang)委(wei)省(sheng)農委(wei)書記(ji),并(bing)作為(wei)中共(gong)代表(biao)團代表(biao)之一,與(yu)(yu)毛澤(ze)東、周(zhou)恩來赴(fu)重慶談判,同(tong)國(guo)民(min)黨(dang)政府簽訂了著名的《雙十協定(ding)》。1946年4月8日,王(wang)若飛(fei)乘飛(fei)機回延安(an),因飛(fei)機失事于(yu)山西興縣(xian)黑茶山不幸遇難,終年50歲。

2009年(nian),王(wang)若飛被(bei)中央宣傳部(bu)(bu)、中央組織部(bu)(bu)等(deng)11個部(bu)(bu)門(men)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chu)突出(chu)貢獻的英雄(xiong)模范人物”。

主要經歷

孩童時期

王若飛(fei),號(hao)繼仁,原名王運(yun)生。1896年(nian)10月,出生于貴州安順(shun)市(shi)西秀(xiu)區一個封建家庭,家住中華(hua)北路(lu)173號(hao)。1903年(nian)遷居(ju)貴陽(yang)。

1904年2月(yue),王若(ruo)飛(fei)被二舅父黃(huang)齊(qi)生接至貴(gui)陽(yang)承擔撫養、供讀(du)。入貴(gui)陽(yang)達(da)德(de)學校學習(現為貴(gui)陽(yang)達(da)德(de)書院(yuan)舊址,位于貴(gui)陽(yang)市(shi)商業中(zhong)心大十(shi)字南側)。他從《木蘭辭》中(zhong)讀(du)到”萬(wan)里赴戎(rong)機,關山度若(ruo)飛(fei)”的名(ming)句時(shi),十(shi)分(fen)向往(wang)那種奮戰韁場、馬革裹尸的戰斗生涯“,遂改名(ming)若(ruo)飛(fei)。

1911年11月,王(wang)若飛響應辛(xin)亥革命號召,參加(jia)貴陽(yang)學(xue)生隊稽查(cha)城防(fang)。1912年在群民書(shu)店(dian)任店(dian)員。

革命歲月

1915年,王若飛隨大舅(jiu)父(fu)(fu)黃干夫到銅仁礦務局任文書兼會計。但在舅(jiu)父(fu)(fu)黃齊生的(de)帶(dai)領下(xia),參加了反對(dui)袁世凱復辟帝制的(de)斗爭,從此走上革命道(dao)路。

1917年,王若飛在黃齊生的(de)帶(dai)領下留學日(ri)本,“五四運(yun)動”爆發后(hou),毅然回國。

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xue)。

1922年6月,在法國(guo)勤(qin)工(gong)儉學(xue)期間(jian),王若(ruo)飛(fei)同(tong)趙世炎、周恩(en)來(lai)等人發起(qi)成(cheng)立旅(lv)歐中國(guo)少(shao)年共(gong)產黨,積極(ji)探討(tao)中國(guo)革命問題,宣傳馬克思主義。同(tong)年秋(qiu),同(tong)趙世炎、陳延年等一(yi)起(qi),由阮愛國(guo)(即胡志明)介紹加入(ru)法國(guo)共(gong)產黨。

1923年,王(wang)若飛赴蘇聯進入(ru)莫斯(si)科東(dong)方(fang)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同年4月轉為(wei)中國共產黨(dang)黨(dang)員。

1925年3月(yue)王若飛(fei)回(hui)國。不久他擔任中(zhong)共豫(yu)陜(shan)區(qu)委書記(ji),在李(li)大(da)釗的指導(dao)下,他在中(zhong)原(yuan)地區(qu)大(da)力發(fa)展黨(dang)團組(zu)織(zhi),積極開(kai)展以(yi)工人運動(dong)為(wei)中(zhong)心的各項(xiang)工作,為(wei)推(tui)動(dong)中(zhong)原(yuan)地區(qu)的革命運動(dong)作出(chu)了貢獻。

1926年,王(wang)若飛調到上(shang)海(hai)任中(zhong)共中(zhong)央(yang)秘(mi)書部(bu)主任(即秘(mi)書長(chang)),參與處(chu)理中(zhong)央(yang)日常(chang)工(gong)(gong)作,并參與上(shang)海(hai)工(gong)(gong)人三次武裝起(qi)義(yi)的組織領導工(gong)(gong)作。中(zhong)共五大后(hou),王(wang)若飛擔(dan)任中(zhong)共江蘇(su)省(sheng)委常(chang)委、農(nong)民部(bu)長(chang)和宣傳部(bu)長(chang)。

1928年6月,王若飛赴莫斯科出席(xi)共(gong)產(chan)國際(ji)第六次代(dai)表大會,后任中共(gong)駐共(gong)產(chan)國際(ji)代(dai)表團成員、中國農民(min)協會駐農民(min)國際(ji)代(dai)表,并在列寧學院學習。

1931年,王若飛(fei)回國就任(ren)中共西北特(te)委特(te)派員,參與了領導西北地區(qu)包括(kuo)陜、甘、寧、晉(jin)、綏、新等地農民(min)斗爭(zheng),開展土地革命。

1931年(nian)11月(yue)21日,王若飛在包頭-泰(tai)安客棧因(yin)叛徒出(chu)賣(mai)不幸(xing)被捕,度過(guo)了(le)近6年(nian)的(de)鐵窗生活。

1937年(nian)5月(yue),在中(zhong)共中(zhong)央北方局的營救下,結束了5年(nian)零7個月(yue)的牢獄生活。同年(nian)8月(yue)到(dao)達延安,先后任中(zhong)共陜(shan)甘(gan)寧邊區委宣傳部(bu)部(bu)長(chang)(chang)、統戰部(bu)部(bu)長(chang)(chang)。

1938年,王若飛起任中共中央華中工作(zuo)委(wei)(wei)員會(hui)、華北工作(zuo)委(wei)(wei)員會(hui)秘書長(chang),兼任八(ba)路軍(jun)副參謀(mou)長(chang)。

1940年(nian)起,王若飛任(ren)(ren)中央(yang)秘(mi)書長、中央(yang)黨務委員(yuan)會主任(ren)(ren)等職。期(qi)間,他在深入調查(cha)研究(jiu)的(de)基礎上,撰(zhuan)寫(xie)了(le)許多政治(zhi)、軍事文章,參(can)與研討(tao)和制定了(le)許多關于(yu)抗(kang)日根(gen)據地建設的(de)政策、指示。

1944年5月,王若飛作(zuo)為林伯渠的助手赴(fu)西安、重慶,與(yu)國民黨(dang)談判。他還協(xie)助董必武主(zhu)(zhu)持中共(gong)(gong)南(nan)方局的工作(zuo),11月起任(ren)中共(gong)(gong)南(nan)方局工委(wei)書記,負責主(zhu)(zhu)持南(nan)方局日常工作(zuo),廣泛(fan)團結各(ge)民主(zhu)(zhu)黨(dang)派和無黨(dang)派民主(zhu)(zhu)人士,共(gong)(gong)同與(yu)國民黨(dang)頑固派進行斗(dou)爭。

1945年(nian)6月,王若飛在中(zhong)(zhong)共(gong)七大上當選(xuan)為(wei)中(zhong)(zhong)央委員(yuan)。同年(nian)8月,抗戰勝(sheng)利后,他作為(wei)中(zhong)(zhong)共(gong)代表,隨同毛澤東、周(zhou)恩來赴重慶(qing),參加(jia)國(guo)共(gong)兩黨(dang)和平談判。重慶(qing)談判期間,他日夜操勞、嘔(ou)心瀝血,協助(zhu)毛澤東、周(zhou)恩來工作。

1946年1月,王若飛(fei)代表中(zhong)共(gong)方(fang)面出席在(zai)重(zhong)慶召開的政(zheng)治協(xie)商會議。在(zai)會上(shang),他按(an)照黨中(zhong)央(yang)要求,既堅持原則(ze),又掌握靈活的斗爭策略,在(zai)改組政(zheng)府和國民大(da)會等重(zhong)大(da)問題上(shang),團結各民主黨派(pai),同國民黨的獨裁政(zheng)策進(jin)行了針鋒相對(dui)的斗爭。

不幸遇難

1946年4月8日(ri),王若飛攜(xie)帶著中共(gong)代表(biao)團就憲(xian)法、國(guo)民(min)政府組成(cheng)等(deng)(deng)問題同(tong)(tong)國(guo)民(min)黨談判的(de)最后(hou)方案,同(tong)(tong)秦邦憲(xian)、葉挺、鄧發和黃齊生等(deng)(deng),乘飛機(ji)離開(kai)重慶(qing)返回延安。因天(tian)氣原因,飛機(ji)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sheng)興(xing)縣黑茶山上撞山墜毀,同(tong)(tong)機(ji)13人(ren)全部遇(yu)難,王若飛時年50歲。

貢獻影響

國共兩黨(dang)(dang)舉行了十次正式談判會議期間,王若飛配合周恩(en)來作了多次重要(yao)發言。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dai)(dai)表(biao)周恩(en)來、王若飛同國民黨(dang)(dang)代(dai)(dai)表(biao)王世杰、邵力子、張治(zhi)中簽署了《國民政府與中共代(dai)(dai)表(biao)會談紀(ji)要(yao)》。

王若飛(fei)在(zai)上海任(ren)職中共中央(yang)秘書(shu)(shu)部(bu)主任(ren)時(shi),參與(yu)領(ling)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wu)裝起義運動。在(zai)擔任(ren)中央(yang)秘書(shu)(shu)長、中央(yang)黨務委員會主任(ren)期間,參與(yu)研討和制定(ding)了許多關于抗日根據地建設的政策、指示,對推動抗日根據地各項建設事(shi)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若飛于1940年4月在(zai)《八路軍雜志(zhi)》上發表了(le)《華北游(you)擊(ji)(ji)隊(dui)與民眾游(you)擊(ji)(ji)戰爭發展(zhan)的經(jing)驗》一文,提(ti)出了(le)游(you)擊(ji)(ji)隊(dui)的七項任務,為游(you)擊(ji)(ji)戰爭的發展(zhan)指明了(le)方向。

在莫斯科召開的(de)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hui)上,王若飛對陳獨(du)秀(xiu)所犯錯(cuo)誤的(de)性質和嚴重后果作了揭露(lu)和批判(pan)。

王若飛指出內(nei)蒙(meng)古的工作(zuo)要深入發動群(qun)眾(zhong),做好(hao)民族(zu)工作(zuo),開(kai)展武裝斗(dou)爭(zheng),到一定(ding)時候要進行土地革命。針對日(ri)本特務(wu)策(ce)動的“自治運動”,王若飛還提出要加強蒙(meng)漢團結(jie),共同抗(kang)日(ri)。

王若飛在延(yan)安創辦(ban)了(le)陜甘(gan)寧邊區黨委理論刊物《團結》月刊,還著有《中國(guo)向(xiang)何處(chu)去》、《巴黎公社(she)的(de)歷(li)史意義(yi)》、《十月革命(ming)開創了(le)歷(li)史的(de)新紀元》等文(wen)章(zhang)。

人物評價

中(zhong)共早期領(ling)導人(ren)(ren)羅(luo)亦農這樣評價王若飛:“頭腦敏銳(rui),分析問題透(tou)徹、深(shen)刻,有雄(xiong)才(cai)大略(lve),善于(yu)聯絡人(ren)(ren)——他像(xiang)’黏合劑‘一樣把大家團結起(qi)來。“

2009年,王若飛被中央宣(xuan)傳(chuan)部、中央組織部等(deng)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guo)成(cheng)立作出突(tu)出貢獻(xian)的英(ying)雄(xiong)模范人(ren)物(wu)”。

鄧毛(mao)毛(mao)在(zai)《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zhong)寫道(dao):”若飛其人聰明好學,思想敏(min)銳,性格(ge)開(kai)朗(lang),待人隨和,在(zai)敵人獄(yu)中(zhong)堅(jian)強(qiang)不屈,大義凜然。”

傅(fu)作義這樣評價(jia)王(wang)若飛:“共(gong)產黨員(yuan)王(wang)若飛,那(nei)才是個人才哩!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yong)戶【 我心明亮(liang) 】編輯上傳(chuan)提供,詞(ci)條屬于(yu)(yu)開放詞(ci)條,當前頁面(mian)所展(zhan)示的詞(ci)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nei)容(rong)(rong)屬于(yu)(yu)注冊(ce)用戶(hu)個人編輯行為,與(yu)【王若飛】的所屬企(qi)業/所有(you)人/主體(ti)無(wu)關,網(wang)(wang)站(zhan)不(bu)完全(quan)保證內(nei)容(rong)(rong)信息(xi)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本站(zhan)立場,各項(xiang)數(shu)據信息(xi)存在更新不(bu)及時的情(qing)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mian)內(nei)容(rong)(rong)與(yu)實際情(qing)況不(bu)符(fu),可點擊“反(fan)饋(kui)”在線向網(wang)(wang)站(zhan)提出修改,網(wang)(wang)站(zhan)將核實后進行更正(zheng)。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戶提供(gong)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主(zhu)發布(bu)上(shang)傳(chuan),不(bu)代(dai)表本站觀(guan)點,版(ban)權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zai)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wang)頁上相(xiang)關(guan)信息(xi)的知(zhi)識產權歸網(wang)(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zi)、圖片(pian)、圖表、著作(zuo)權、商(shang)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bu)得(de)抄襲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05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4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62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570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