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fen)類(lei)
登錄 |    
蘇味道
0 票數:0 #詩人#
蘇味道(約公元648—公元705年),字味道,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蘇邱村)人,唐代詩人,漢朝并州刺史蘇章后代,宋朝文學家蘇軾先祖。蘇味道自幼聰穎,并以文才出名,20歲舉進士及第,授予咸陽縣尉,跟隨裴行儉攻打突厥。武后強權當政時,蘇味道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處事模棱兩可,時有“蘇模棱”之稱。蘇味道代表作品《蘇味道集》、《正月十五日夜》。
  • 中文名: 蘇味道
  • 出生日期: 公(gong)元(yuan)648年
  • 性別: 男(nan)
  • 國籍: 武周
  • 民族: 漢族
  • 去世日期: 公元705年(nian)
  • 職業職位: 官(guan)吏
  • 代表作品: 《蘇味道集》,《正月十五(wu)日(ri)夜》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蘇味(wei)道(648-706),趙州欒城(今欒城區蘇家莊(zhuang)(即今大裴(pei)村、小裴(pei)村一帶))人,唐代大臣。少年時(shi)(shi)(shi)便和贊皇李嶠以文辭著名,時(shi)(shi)(shi)稱“蘇李”,唐高(gao)宗乾(qian)封年間舉進士(shi),轉任(ren)咸陽尉。史部侍郎裴(pei)行儉(jian)愛(ai)其(qi)才華(hua),恰逢征討突厥(jue),引(yin)薦為管記,行書令及表啟之事。孝敬皇帝妃之父裴(pei)居道重任(ren)左(zuo)金吾衛將軍時(shi)(shi)(shi),訪才子作謝表,托(tuo)于蘇味(wei)道。蘇揮筆而(er)成,辭理(li)精密,一時(shi)(shi)(shi)盛(sheng)傳于世。

武則(ze)(ze)天(tian)(tian)延載元年(nian)(694年(nian))入朝(chao)為(wei)鳳閣舍人(ren)、檢校侍郎同鳳閣鸞(luan)臺平(ping)章事(shi)。證(zheng)圣元年(nian)(695年(nian)),與張錫(xi)坐(zuo)法下獄,張錫(xi)從容(rong)自(zi)如,而蘇味(wei)道則(ze)(ze)席地而坐(zuo),很少進(jin)食,惴惴不安。武則(ze)(ze)天(tian)(tian)聞聽,將張錫(xi)流(liu)放到嶺南,將蘇味(wei)道降職(zhi)為(wei)集州刺史,后復召為(wei)天(tian)(tian)官(guan)侍郎。

圣(sheng)歷(698-700年)初復用為鳳(feng)閣(ge)侍郎、同鳳(feng)閣(ge)鸞臺平(ping)章(zhang)事(shi)。因改葬(zang)其(qi)父,侵毀(hui)鄉人(ren)墓田(tian),役使過度,被彈劾,貶為坊州(zhou)刺史,又(you)遷益州(zhou)大都督府長史,后(hou)(hou)因黨附張易之,受牽連,貶為眉(mei)州(zhou)長史,又(you)遷為益州(zhou)長史,卒于上(shang)任道(dao)中,賜冀州(zhou)刺史。蘇(su)味道(dao)入閣(ge)擅長奏章(zhang),但為相數年以(yi)(yi)阿(a)諛(yu)圓滑(hua)而自營,常(chang)對人(ren)說:“處(chu)事(shi)不欲(yu)決斷明白,若有(you)錯誤必貽(yi)咎譴,但模(mo)棱(leng)以(yi)(yi)持兩端可矣。”時人(ren)由此稱其(qi)為“蘇(su)模(mo)棱(leng)”或“模(mo)棱(leng)手”。成(cheng)語“模(mo)棱(leng)兩可”亦源出(chu)于此。著(zhu)作有(you)《蘇(su)味道(dao)集》,已佚。《全唐詩》存其(qi)詩10首。卒后(hou)(hou)衣冠冢葬(zang)欒城西北9公里,時值一風水(shui)寶地,后(hou)(hou)因獲鹿縣(今鹿泉區)簡良崔氏(shi)家族守冢,至今形成(cheng)村落,因葬(zang)蘇(su)味道(dao)于此,顧(gu)名“蘇(su)丘(qiu)”,為避(bi)諱孔(kong)丘(qiu),改名蘇(su)邱,即今之蘇(su)邱。宋代蘇(su)洵、蘇(su)軾、蘇(su)轍為其(qi)后(hou)(hou)裔。

主要作品

《正月十五(wu)日(ri)夜(ye)》

《詠虹》

《和(he)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

《初春行宮侍(shi)宴應制(zhi)(得天字)》

《單(dan)于川對雨(yu)二首》

《詠霧》

《詠霜》

《詠井》

《詠石》

《奉和受(shou)圖溫(wen)洛應(ying)制》

《贈(zeng)封御史入臺》

《始(shi)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huai)臺中諸侍御》

《九江口南(nan)濟北(bei)接蘄春南(nan)與潯陽岸》 ?

《嵩山石淙侍(shi)宴應制》

《使(shi)嶺(ling)南聞崔馬二(er)御史并拜臺郎》

貢獻影響

蘇(su)味道(dao)和李(li)嶠齊名,并(bing)(bing)稱“蘇(su)李(li)”,并(bing)(bing)與李(li)嶠、崔融、杜審言合稱初(chu)唐“文章四友(you)”。在(zai)初(chu)唐詩(shi)人中(zhong),“蘇(su)李(li)”往(wang)往(wang)又(you)與“沈宋”(沈佺期、宋之問)相提并(bing)(bing)論,他們都(dou)大(da)力創作(zuo)近體詩(shi),對唐代(dai)律(lv)詩(shi)的(de)發展起了(le)推動(dong)作(zuo)用。“蘇(su)李(li)”的(de)成就(jiu)不及“沈宋”,但(dan)由(you)于他兩人身居高位,在(zai)當(dang)時有較大(da)的(de)影(ying)響。蘇(su)味道(dao)詩(shi)風清正挺秀(xiu),綺而(er)不艷。多詠物(wu)詩(shi)。他的(de)名篇《正月十五日(ri)夜(ye)》(一作(zuo)《上元(yuan)》),詠神都(dou)洛陽元(yuan)宵夜(ye)花(hua)(hua)燈盛(sheng)況,“火樹銀花(hua)(hua)合,星橋鐵鎖開”,鏤(lou)金錯采,韻(yun)致(zhi)流(liu)溢,歷來為人傳誦。另外(wai)《詠虹》詩(shi)對虹的(de)描寫刻劃亦頗(po)值得稱道(dao)。

新、舊(jiu)《唐書》著錄(lu)《蘇味道集》15卷,今佚。《全唐詩(shi)(shi)》錄(lu)存其詩(shi)(shi)1卷,僅16首(shou)。除《嵩山石淙侍宴應制》一首(shou)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詩(shi)(shi)。

蘇(su)軾為其(qi)后(hou)人,無(wu)蘇(su)味(wei)道而無(wu)蘇(su)東坡(po)。

本百科詞條(tiao)由網站(zhan)注冊用戶【 文壇(tan)那些人 】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詞(ci)條(tiao)屬于開放(fang)詞(ci)條(tiao),當前(qian)頁面(mian)所(suo)展(zhan)示的(de)詞(ci)條(tiao)介紹涉及宣(xuan)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hu)個人編輯(ji)行為(wei),與【蘇(su)味道】的(de)所(suo)屬企業(ye)/所(suo)有人/主體無關,網(wang)站(zhan)不(bu)完(wan)全(quan)保證內容信(xin)息(xi)的(de)準(zhun)確性、真實(shi)(shi)性,也(ye)不(bu)代表(biao)本(ben)站(zhan)立場,各(ge)項數據信(xin)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況(kuang),僅供參(can)考,請(qing)以官(guan)方發布為(wei)準(zhun)。如果頁面(mian)內容與實(shi)(shi)際情況(kuang)不(bu)符,可點(dian)擊“反饋”在(zai)線向網(wang)站(zhan)提出修(xiu)改(gai),網(wang)站(zhan)將(jiang)核實(shi)(shi)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戶提供(gong)信(xin)息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ban)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yi)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產(chan)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you)(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yong)戶提(ti)供的(de)商業(ye)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de)抄襲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948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330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