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李望安,湖(hu)南長沙(sha)人。中(zhong)共(gong)黨員。1961年畢業(ye)于首都師范(fan)大(da)學(xue)中(zhong)文(wen)系。歷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zhong)學(xue)教師,高級
教(jiao)師。中國(guo)音樂家協(xie)(xie)會(hui)代表(biao)大會(hui)第四(si)屆代表(biao)。1958年開始發表(biao)作品。1985年加(jia)入(ru)中國(guo)作家協(xie)(xie)會(hui)。著有詩集(ji)《雪花》、《夸(kua)媽(ma)媽(ma)》、《白蝴蝶》、《彩(cai)(cai)色的(de)小詩》、《哈(ha)哈(ha)鏡》,散文集(ji)《我們(men)的(de)天地》、《紅屋頂》、《珍奇的(de)動物(wu)植物(wu)》、《讀(du)故(gu)事講(jiang)道德(de)》、《校園交響(xiang)詩》,選編集(ji)《農家新(xin)兒歌(ge)》、《優秀(xiu)兒童(tong)散文欣賞》,改編套書《講(jiang)不完的(de)故(gu)事》等。詩集(ji)《彩(cai)(cai)色的(de)小詩》獲全(quan)國(guo)第一(yi)屆幼(you)兒圖書二(er)等獎(jiang)(jiang)、《嘀哩嘀哩》獲全(quan)國(guo)1976年-1981年少年兒童(tong)歌(ge)曲(qu)(qu)創作比賽(sai)優秀(xiu)獎(jiang)(jiang)及1994年百歌(ge)頌中華歌(ge)曲(qu)(qu)獎(jiang)(jiang)、《飛來(lai)的(de)花瓣》獲1994年百歌(ge)頌中華歌(ge)曲(qu)(qu)獎(jiang)(jiang)、《風(feng)鈴》獲中央人(ren)民廣播電臺(tai)1992年-1993年征歌(ge)三等獎(jiang)(jiang)、《漂亮(liang)的(de)小男孩》獲全(quan)國(guo)首屆園丁(ding)心聲歌(ge)曲(qu)(qu)創作大賽(sai)二(er)等獎(jiang)(jiang)、《童(tong)話國(guo)》獲1995年中國(guo)音協(xie)(xie)與香港兒童(tong)合唱團聯合舉辦(ban)創作比賽(sai)優秀(xiu)獎(jiang)(jiang)。《校園交響(xiang)詩》入(ru)選語文出版社六(liu)年級語文S版下冊(ce)教(jiao)材。
瞿(ju)希賢(1919~2008)女作曲家。上海(hai)人。中國音(yin)協第四屆副(fu)主席、中國電影(ying)音(yin)樂(le)學(xue)會顧(gu)問、中國音(yin)協兒童音(yin)樂(le)學(xue)會名譽會長(chang)(chang)。自(zi)幼愛好(hao)音(yin)樂(le)。1944年(nian)(nian)畢業(ye)于(yu)上海(hai)圣(sheng)約翰(han)大學(xue)英(ying)文系,1948年(nian)(nian)畢業(ye)于(yu)上海(hai)國立音(yin)專(zhuan)作曲系,畢業(ye)后曾任北(bei)平(ping)藝專(zhuan)音(yin)樂(le)理論系講師。曾從(cong)師于(yu)弗(fu)蘭克爾(德籍教(jiao)授)、譚小麟教(jiao)授等。解放后,長(chang)(chang)期在中央音(yin)樂(le)學(xue)院音(yin)工團(tuan)和中央樂(le)團(tuan)創作組工作。勤奮多(duo)產,題(ti)材(cai)寬(kuan)文,風格多(duo)樣(yang),音(yin)樂(le)語言清新(xin)生動,剛(gang)柔(rou)兼(jian)備(bei),具有(you)鮮明的民族特(te)色(se)和藝術獨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