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李遠
0 票數:0 #文人#
李遠,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善為文,尤工于詩,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與許渾齊名,時號“渾詩遠賦”。李遠的作品傳世不多,據《全唐詩》載,計有三十五首(其中二首重出于他人集中)及二句殘句。李遠詩向無單行本,清人席啟寓《唐詩百名家集》和江標《唐人五十家小集》錄其詩。
  • 中文名: 李遠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籍貫: 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yang)縣)
  • 主要成就: 與許渾齊名, 時(shi)號 “ 渾詩遠賦”
詳(xiang)細介(jie)紹(shao) PROFILE +

人物簡介

李遠,字求古(gu),一作承古(gu),夔(kui)州云安(an)(今重慶市云陽(yang)縣)人,少勤學, 有大(da)志(zhi)。 唐(tang)文宗大(da)和五(wu)年 (831)登進士第。

唐文(wen)宗開成年間(836-840),在建(jian)州建(jian)陽(yang)(今福建(jian)省建(jian)陽(yang)縣)任(ren)過職,旋(xuan)為福建(jian)觀察使幕(mu)賓。武宗會(hui)昌初(chu)年(841),官司門員外郎(lang)。

公元847年(nian), 唐(tang)宣宗(zong)李(li)(li)忱即位, 改元大中(zhong)(zhong)。大中(zhong)(zhong)時期,歷司勛(xun)員外郎、岳(yue)州刺史(shi)。大中(zhong)(zhong)十(shi)二年(nian) (858), 宰相令狐(hu)绹奏(zou)薦(jian)(jian)李(li)(li)遠(yuan)為杭(hang)州刺史(shi)。 宣宗(zong)曰: “ 聯(lian)聞(wen)遠(yuan)詩有(you)‘ 青山不厭千(qian)杯酒, 白日惟銷(xiao)一局(ju)棋’, 疏放如此, 豈可臨郡(jun)理人(ren)耶! ”令狐(hu) 答曰: “ 詩人(ren)托此以寫(xie)興耳, 未必(bi)實然。 ”再次進行推薦(jian)(jian), 宣宗(zong)才說:“ 令往觀之。”李(li)(li)遠(yuan)

至杭州(zhou),治績卓著(zhu), 頗有政聲。后歷官忠(zhong)州(zhou)、建州(zhou)、江州(zhou)刺史, 皆有政績, 終(zhong)御史中丞。

主要作品

卷519_1 「立(li)春日」李遠

暖日傍簾曉,濃春開篋紅。釵斜(xie)穿彩(cai)燕(yan),羅薄剪春蟲。

巧(qiao)著金(jin)刀力,寒侵玉指風。娉婷何處戴(dai),山鬢綠(lv)成叢。

卷519_2 「翦(jian)彩(cai)」李遠

翦彩贈相親,銀釵綴(zhui)鳳真。雙(shuang)雙(shuang)銜綬鳥,兩(liang)兩(liang)度橋(qiao)人。

葉(xie)逐金(jin)刀(dao)出,花隨玉指(zhi)新。愿(yuan)君千(qian)萬歲,無歲不逢春(chun)。

卷519_3 「題僧院」李(li)遠

不用問湯休,何人(ren)免白頭(tou)。百年如過鳥,萬(wan)事盡(jin)浮漚。

別緒長(chang)牽夢(meng),情由亂(luan)種愁。卻嫌風(feng)景麗,窗外碧云秋。

卷519_4 「觀廉女(nv)真葬(女(nv)真善隸書,常為(wei)內中學士)」李(li)遠

玉窗拋(pao)翠(cui)管,輕袖掩銀鸞。錯落(luo)云車(che)斷,丁泠(ling)金磬寒。

鶴尋深院(yuan)宿(su),人借舊書看。寂寞(mo)焚香(xiang)處,紅花滿石壇。

卷519_5 「閑居」李(li)遠

塵(chen)事久相(xiang)棄(qi),沈浮皆不知。牛羊歸古(gu)巷,燕(yan)雀繞疏籬。

買藥經年曬,留(liu)僧盡(jin)日棋。唯憂釣魚伴(ban),秋水隔波時(shi)。

卷519_6 「及(ji)第后送家兄游蜀」李遠

人誰無(wu)遠別(bie),此別(bie)意多違(wei)。正(zheng)鵠(hu)雖言中,冥鴻(hong)不(bu)共(gong)飛(fei)。

玉京煙雨斷(duan),巴(ba)國(guo)夢魂歸。若過(guo)嚴(yan)家瀨(lai),殷勤看釣磯(ji)。

卷519_7 「送人入(ru)蜀」李(li)遠

蜀客(ke)本多愁(chou),君今是勝游(you)。碧藏云外樹,紅露(lu)驛邊樓(lou)。

杜魄呼名(ming)語(yu),巴江作字流。不(bu)知(zhi)煙(yan)雨(yu)夜,何處夢刀(dao)州。

卷519_8 「游(you)故王駙馬(ma)池(chi)亭」李(li)遠

花樹(shu)杳玲瓏(long),漁舟處(chu)處(chu)通。醉(zui)銷(xiao)羅綺艷,香暖芰(ji)荷風(feng)。

野鳥翻萍綠,斜橋(qiao)印(yin)水紅(hong)。子猷(you)簫管絕,誰愛碧鮮(xian)濃。

卷519_9 「悲銅雀臺」李遠

西(xi)陵樹已盡,銅雀(que)思偏(pian)多。雪密(mi)疑樓閣,花(hua)開(kai)想綺羅。

影銷堂上舞,聲(sheng)斷帳(zhang)前(qian)歌。唯有漳河水(shui),年年舊綠波。

卷519_10 「陪新及第赴(fu)同年會」李遠(yuan)

曾攀芳桂英,處處共君行。今日杏園(yuan)宴,當時天樂聲。

柳濃堪(kan)系馬,花上未(wei)藏(zang)鶯。滿座皆仙(xian)侶,同(tong)年別有情。

卷519_11 「詠雁」李遠

早晚(wan)辭沙漠,南來處處飛。關山多雨雪,風(feng)水損(sun)毛衣。

碧(bi)海魂應斷(duan),紅樓信自稀。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卷519_12 「與碧溪上人別(bie)」李遠

欲(yu)入鳳(feng)城游,西(xi)溪別惠休(xiu)。色隨(sui)花旋落(luo),年共水爭流。

客思偏(pian)來夜,蟬聲覺送秋(qiu)。明朝逢(feng)舊侶,唯擬(ni)上歌(ge)樓(lou)。

卷519_13 「贈(zeng)殷山人」李遠

有客抱琴宿(su),值予多怨懷。啼烏(wu)弦易斷(duan),嘯鶴調難諧(xie)。

曲(qu)罷月移(yi)幌,韻清風滿(man)齋。誰能將此妙,一為奏金(jin)階。

卷519_14 「詠壁魚」李遠

鱗細粉光鮮(xian),開書亂眼前。透窗(chuang)疑漏網,落硯(yan)似流泉。

潛穴(xue)河圖內,吞鉤乙字邊。莫言鬐鬣小,食盡白蘋篇。

卷(juan)519_15 「聽話叢臺」李遠(yuan)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tai)。云遮襄國天邊去(qu),

樹繞漳河地(di)里來。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kai)。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feng)雨惟(wei)知長綠苔。

卷(juan)519_16 「失鶴」李遠(yuan)

秋風吹(chui)卻九皋(gao)禽,一(yi)片閑云萬里心(xin)。碧(bi)落有情應悵望,

青天無路可追尋。來時白云(yun)翎猶短,去日丹砂頂漸深。

華表柱頭留語后,更(geng)無消(xiao)息到如今(jin)。

卷(juan)519_17 「贈寫(xie)御容李長史」李遠

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彩(cai)毫(hao)輕(qing)。初分隆準山河秀,

乍點重瞳(tong)日月明(ming)。宮女卷簾皆暗(an)認,侍臣開殿盡遙驚。

三朝供奉(feng)無(wu)人敵,始覺僧繇(zhou)浪得名。

卷519_18 「贈潼關(guan)不(bu)下山僧」李遠(yuan)

與君(jun)同在苦空間,君(jun)得空門我愛閑(xian)。禁足已教(jiao)修雁塔,

終身不擬下雞山。窗中遙指三(san)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

香茗一甌從此別,轉(zhuan)蓬流水(shui)幾時還。

卷519_19 「過舊游見雙鶴(he)愴然有懷」李遠

謝公(gong)何歲掩松楸,雙鶴依然(ran)傍玉樓。朱頂巑岏荒草(cao)上,

雪毛零(ling)落(luo)小池頭。蓬瀛路斷(duan)君何(he)在,云(yun)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ri)若來華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chou)。

卷519_20 「贈友人」李遠

鳳城煙靄(ai)思偏多,曾(ceng)向劉郎住處過。銀燭焰前貪勸酒,

玉簫(xiao)聲里已聞歌。佳人(ren)惜(xi)別看嘶馬(ma),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xiang)改(gai),出墻桐(tong)樹綠(lv)婆娑。

卷(juan)519_21 「贈(zeng)南岳僧(seng)」李(li)遠

曾住衡陽岳寺邊,門(men)開江水與云連。數州(zhou)城郭藏寒(han)樹,

一片風帆著遠天(tian)。猿嘯不離行(xing)道(dao)處,客(ke)來皆到臥床前。

今朝惆悵紅塵里,惟憶閑陪盡(jin)日眠。

卷519_22 「贈弘文杜(du)校書」李(li)遠(yuan)

高倚霞梯萬丈馀,共(gong)看移步入宸居。曉隨鹓鷺排金鎖,

靜對鉛黃校玉書。漠(mo)漠(mo)禁(jin)煙籠遠樹,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han)帝親詞(ci)賦,好(hao)為從容奏(zou)子虛。

卷519_23 「聽王氏(shi)話歸(gui)州(zhou)昭(zhao)君廟」李遠(yuan)

獻之閑坐(zuo)說(shuo)歸州,曾到昭君(jun)廟(miao)里游。自古(gu)行人多怨(yuan)恨,

至今(jin)鄉土(tu)盡風流。泉(quan)如珠淚侵(qin)階滴,花(hua)似紅妝滿岸愁。

河畔猶殘(can)翠(cui)眉樣,有時(shi)新(xin)月傍(bang)簾鉤(gou)。

卷519_24 「過(guo)馬嵬山(shan)(一作(zuo)李(li)益詩)」李(li)遠

金甲云旗盡日回,倉皇羅(luo)袖滿塵埃(ai)。濃(nong)香猶自飄鑾輅,

恨魄無因離馬嵬(wei)。南內宮(gong)人悲(bei)帳殿,東溟方士問(wen)蓬萊(lai)。

唯馀(yu)坡上彎環月,時送殘蛾入(ru)帝臺。

卷519_25 「吳越懷(huai)古(gu)」李(li)遠

吳越(yue)千(qian)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zuo)樵歌。姑蘇(su)一敗云無色,

范蠡長游(you)水自波。霞(xia)拂故城(cheng)疑轉(zhuan)旆(pei),月依(yi)荒樹想嚬蛾。

行人(ren)欲(yu)問西施館,江(jiang)鳥(niao)寒飛碧草多。

卷519_26 「長安即事寄友人(ren)」李遠

綺陌千年(nian)思(si)斷蓬,今(jin)來(lai)還宿鳳城東。瑤(yao)臺鐘鼓(gu)長依舊,

巫(wu)陜煙花(hua)自不同。千結故心為(wei)怨網,萬條(tiao)新景作愁籠。

何時更伴劉郎去,卻(que)見夭桃(tao)滿樹(shu)紅(hong)。

卷519_27 「聞明(ming)上人逝寄友人」李遠(yuan)

蕭(xiao)寺曾過最(zui)上(shang)方,碧桐(tong)濃葉(xie)覆西廊(lang)。游人縹緲紅衣亂,

座客從容白日長。別后(hou)旋(xuan)成莊叟夢,書來忽報(bao)惠休亡(wang)。

他(ta)時若更相隨(sui)去,只是(shi)含酸對影堂。

卷(juan)519_28 「贈咸(xian)陽李(li)少府」李(li)遠

美貌雄才已少齊,寶(bao)書仙簡兩看題。金刀(dao)片片裁新錦,

玉步重重上舊(jiu)梯。鵬到碧天排(pai)霧(wu)去,鳳(feng)游(you)瓊樹揀(jian)枝棲(qi)。

蓬(peng)瀛宴罷試(shi)回首,一望(wang)塵(chen)中(zhong)路(lu)正迷。

卷519_29 「鄰人自金仙觀移竹」李遠

移居新竹(zhu)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幾竿。圓節不(bu)教傷粉(fen)籜,

低枝猶擬拂霜壇。墻頭枝動(dong)如煙綠,枕上風來送夜寒。

第一莫(mo)教漁父見,且從蕭(xiao)颯滿(man)朱欄(lan)。

卷(juan)519_30 「慈恩寺(si)避(bi)暑」李遠

香(xiang)荷疑(yi)散麝(she),風鐸似調琴(qin)。不覺清(qing)涼晚,歸人(ren)滿柳陰。

卷(juan)519_31 「讀田光傳」李(li)遠

秦滅燕(yan)丹怨正深,古來豪客(ke)盡沾襟。

荊卿不了真(zhen)閑(xian)事,辜負(fu)田(tian)光一片心(xin)。

卷519_32 「友人下第因(yin)以贈之(zhi)」李遠

劉毅雖然不擲盧,誰人(ren)不道解樗蒲。

黃(huang)金百萬終(zhong)須(xu)得,只有挼(nuo)莎更(geng)一呼(hu)。

卷519_33 「詠鴛鴦」李遠

鴛(yuan)鴦離別傷,人意似(si)鴛(yuan)鴦。試取鴛(yuan)鴦看,多應斷(duan)寸(cun)腸。

卷(juan)519_34 「贈箏妓伍(wu)卿」李遠

輕(qing)輕(qing)沒后更無箏,玉腕紅(hong)紗到伍卿。

座(zuo)客滿筵都不語,一(yi)行哀雁十(shi)三聲。

卷519_35 「黃陵廟詞(一作李群玉詩)」李遠(yuan)

黃(huang)陵廟前莎草(cao)春,黃(huang)陵女兒蒨裙新。

輕(qing)舟小(xiao)楫唱歌去(qu),水遠山長愁殺人。

卷519_36 「句」李遠

人事三(san)杯酒,流(liu)年(nian)一局棋(qi)。(《北(bei)夢瑣言》)。

青山(shan)不厭三杯(bei)酒,長(chang)日惟消一局棋。(《唐語林(lin)》)。

貢獻影響

李(li)遠善為(wei)文, 尤(you)工(gong)于詩。 常與(yu)杜牧、許渾(hun)、李(li)商隱、溫庭筠(yun)等交游, 與(yu)許渾(hun)齊名(ming), 時號(hao) “ 渾(hun)詩遠賦”。

他(ta)的主要活動在武(wu)宗、宣(xuan)宗兩朝(chao),大約在懿宗咸通(tong)中辭世。《唐才子傳》稱其“夸邁流俗,為詩多(duo)逸氣,五彩成(cheng)文”,其人(ren)品、氣度也可從此略見一斑。

李遠(yuan)(yuan)雖然(ran)久(jiu)居(ju)官職(zhi),但他的(de)(de)詩(shi)(shi)(shi)則清(qing)(qing)新(xin)可讀,內容(rong)以描寫(xie)現(xian)實為主(zhu)。李遠(yuan)(yuan)注意在(zai)意境上有所創(chuang)新(xin)。如(ru)《剪彩》詩(shi)(shi)(shi),前六句盡在(zai)于描寫(xie)女子剪彩時(shi)纏綿(mian)甜(tian)美的(de)(de)情(qing)思(si),宛如(ru)一條清(qing)(qing)清(qing)(qing)流(liu)淌的(de)(de)溪水。末兩句緊銜前情(qing),以“愿君千萬歲,無歲不(bu)逢(feng)春”作(zuo)結,使讀者產生驟然(ran)幽遠(yuan)(yuan)的(de)(de)遐思(si),為之(zhi)情(qing)動(dong),這就(jiu)使詩(shi)(shi)(shi)歌(ge)的(de)(de)主(zhu)題(ti)得以深化,給人(ren)以美的(de)(de)享受(shou)。在(zai)語言運(yun)用上,李遠(yuan)(yuan)注意選擇和錘煉字句,頗(po)見功力。如(ru)《增寫(xie)御容(rong)李長史》詩(shi)(shi)(shi),清(qing)(qing)人(ren)沈(shen)德潛(qian)在(zai)唐詩(shi)(shi)(shi)別裁集中評價很高(gao)。他的(de)(de)“杜魄呼名叫(jiao),巴江學(xue)字流(liu)”之(zhi)語,也(ye)曾被宋人(ren)魏慶(qing)之(zhi)譽為“綺麗”的(de)(de)唐人(ren)典范句法。

李遠(yuan)的(de)作品傳世不(bu)多。據(ju)《全(quan)唐詩(shi)》載,計(ji)有三十五(wu)首(shou)(其中二首(shou)重出于他人(ren)集中)及二句殘句。李遠(yuan)詩(shi)向無單行本,清人(ren)席啟寓《唐詩(shi)百名家集》和江標《唐人(ren)五(wu)十家小集》錄其詩(shi)。

許渾《寄當涂李(li)遠(yuan)》詩(shi)(shi)稱他(ta)“ 賦(fu)似相如詩(shi)(shi)似陶(tao)”; 《詩(shi)(shi)治總(zong)龜》卷(juan)四五(wu)引(yin) 《郡(jun)閣(ge)雅(ya)談》謂 “ 李(li)遠(yuan)體物緣情, 皆盡臻(zhen)妙(miao)”, 又引(yin)盧尚書哭李(li)遠(yuan)詩(shi)(shi)云: “洛下(xia)已傳平子(zi)賦(fu),臨川爭寫(xie)謝公詩(shi)(shi)”, 可見其(qi)詩(shi)(shi)名(ming)(ming)已重當時(shi)。 著(zhu)有 《 李(li)遠(yuan)詩(shi)(shi)集》、 《 武孝經》、 《 龍紀圣異歷》、 《 歷代鴻名(ming)(ming)錄(lu)》名(ming)(ming)一(yi)卷(juan)。 《 全(quan)唐(tang)詩(shi)(shi)》錄(lu)其(qi)詩(shi)(shi)一(yi)卷(juan), 《 全(quan)唐(tang)文》錄(lu)其(qi)文五(wu)篇, 計(ji)序二篇, 賦(fu)三篇。

李遠今存之賦(fu), 以(yi) 《 蟬(chan)蛻(tui)賦(fu)》、 《 題(ti)橋賦(fu)》為佳。《 蟬(chan)蛻(tui)賦(fu)》以(yi)蟬(chan)的生(sheng)長(chang)階段為切入點, 寫(xie)蟬(chan)雖小, 卻 “ 能變(bian)化以(yi)知機”, 歷經(jing)驗惡,從(cong)時而(er)變(bian), 終能 “ 響繞(rao)晴云”, “ 聲(sheng)(sheng)催(cui)晚景”, 實現 “ 飛聲(sheng)(sheng)而(er)不朽”之愿。此(ci)賦(fu)以(yi)蟬(chan)喻人, 隱含士子入世(shi)、掙扎、上(shang)(shang)進、挫(cuo)抑(yi)、出(chu)世(shi)以(yi)及奮進之寄托, 激勵(li)士子們(men)刻苦努力, 順應時勢(shi), “ 脫身而(er)奮飛”, 頗(po)含象征味(wei)。 《 題(ti)橋賦(fu)》寫(xie)司(si)馬相(xiang)如離(li)舊居赴長(chang)安之時, “ 別騎(qi)留連, 鄉(xiang)心顧(gu)望, 銅梁(liang)杳杳以(yi)橫翠, 錦水翩翩而(er)迸浪。徘(pai)徊浮柱之側, 睥睨長(chang)虹(hong)之上(shang)(shang)。神催(cui)下(xia)筆。俄(e)聞風雨之聲(sheng)(sheng); 影(ying)落中流, 已(yi)動龍蛇之狀”,借(jie)司(si)馬相(xiang)如窮達(da)之變(bian), 表達(da) “ 警后進而(er)慕前賢”的意(yi)旨。

李遠(yuan)的詩賦清麗(li)疏放, 駢儷工穩, 極(ji)富藝術(shu)感(gan)染力。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ce)用戶(hu)【 歲(sui)月(yue)靜好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kai)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shi)的(de)(de)詞條介紹涉(she)及(ji)宣傳內容屬于注冊(ce)用戶個人編輯行為(wei)(wei),與【李遠】的(de)(de)所屬企業(ye)/所有(you)人/主體無關,網站(zhan)(zhan)不(bu)(bu)完全保證(zheng)內容信息(xi)的(de)(de)準(zhun)確性(xing)、真實(shi)性(xing),也不(bu)(bu)代(dai)表(biao)本站(zhan)(zhan)立場,各項數據信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bu)及(ji)時的(de)(de)情況(kuang),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wei)(wei)準(zhun)。如果頁面內容與實(shi)際(ji)情況(kuang)不(bu)(bu)符,可(ke)點擊“反饋(kui)”在(zai)線向網站(zhan)(zhan)提出修改,網站(zhan)(zhan)將核實(shi)后(hou)進行更正(zheng)。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xin)息(xi)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ji)上(shang)傳提(ti)供”的(de)文章/文字(zi)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zhu)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觀(guan)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xin)息(xi)、錯誤(wu)信(xin)息(xi)或(huo)任何(he)問(wen)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有(you)(包括(kuo)但不限于文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de)商業(ye)信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06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6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86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608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