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瓊·羅賓遜夫(fu)人)英國著名女經(jing)濟學(xue)家(jia),新劍橋學(xue)派的代表(biao)人物,瓊·羅賓遜夫(fu)人是世界級經(jing)濟學(xue)家(jia)當中(zhong)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來(lai)最(zui)著名的女性經(jing)濟學(xue)家(jia)。
903年10月31日出(chu)生于(yu)英國的坎伯(bo)利。
1922年進(jin)入劍橋大學攻讀(du)經濟(ji)學。
1925年以優(you)等成績獲(huo)得學(xue)士學(xue)位。
1926年(nian)與E.D.G.羅賓遜結婚。
1927年獲劍橋大學碩士學位。
1929年(nian)(nian)在劍橋大學(xue)任教(jiao),最初是經濟學(xue)的助(zhu)理講(jiang)師(shi),1937年(nian)(nian)升任副教(jiao)授。
1965年起任教(jiao)授,直(zhi)至1971年。
1973年退休(xiu)并轉任名譽教授后,仍著書立說,直到83年去世。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1933年(nian))
《就業理論引論》(1937年)
《就業理論文集(ji)》(1937年)
《論馬克思(si)主義(yi)經濟學》(1942年)
《經濟論(lun)文(wen)集》(四卷,1951—1973年)
《資本積累論》(1956年)
《經濟增長(chang)論文集》(1962年)
《經濟(ji)哲學》(1962年)
《經濟學──為難之處》(1966年)
《自由與(yu)必然:社(she)會研究導論》(1970年)
《經濟學異端:經濟理論中若(ruo)干過時問題(ti)》(1971年(nian))
《現代經濟(ji)學導(dao)論(lun)》(1973年(nian),與劍橋青(qing)年(nian)經濟(ji)學家J.L.伊特韋爾合著(zhu))
《現代(dai)經濟學(xue)文稿》(1978年(nian))
《現代經濟(ji)學文稿續集》(1980年)
33年(nian),她(ta)發表(biao)了(le)《不完全競爭(zheng)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一(yi)書(shu),因之(zhi)聞名于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界。30年(nian)代(dai)初,由她(ta)和卡恩(en)(en)等人(ren)組成“凱(kai)恩(en)(en)斯(si)(si)學(xue)(xue)術(shu)圈”,對于促進(jin)凱(kai)恩(en)(en)斯(si)(si)經(jing)(jing)濟(ji)(ji)(ji)思想的(de)形成曾起過相當重(zhong)要的(de)作(zuo)(zuo)(zuo)用。1936年(nian),凱(kai)恩(en)(en)斯(si)(si)的(de)《就業(ye)、利息和貨(huo)幣通論》問世后,當時(shi)已(yi)是(shi)著(zhu)名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家(jia)的(de)羅賓遜高度評價了(le)這一(yi)著(zhu)作(zuo)(zuo)(zuo),并寫了(le)許多闡(chan)述凱(kai)恩(en)(en)斯(si)(si)理(li)(li)論的(de)著(zhu)作(zuo)(zuo)(zuo)和文(wen)章,成了(le)一(yi)個重(zhong)要的(de)凱(kai)恩(en)(en)斯(si)(si)主義者,從50年(nian)代(dai)起,她(ta)投入了(le)很大精力與經(jing)(jing)濟(ji)(ji)(ji)理(li)(li)論界居統(tong)治(zhi)地(di)位的(de)新古典綜合派(pai)論戰,有力動(dong)搖了(le)新古典綜合派(pai)分配論的(de)根基,同(tong)時(shi),使她(ta)成了(le)新劍(jian)橋學(xue)(xue)派(pai)最著(zhu)名的(de)代(dai)表(biao)人(ren)物(wu)和實際領(ling)袖,由于她(ta)提出了(le)很多比(bi)較激進(jin)的(de)政治(zhi)和經(jing)(jing)濟(ji)(ji)(ji)觀點,在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界素以“凱(kai)恩(en)(en)斯(si)(si)學(xue)(xue)派(pai)”代(dai)表(biao)人(ren)物(wu)著(zhu)稱。她(ta)對馬(ma)(ma)克(ke)思主義經(jing)(jing)濟(ji)(ji)(ji)理(li)(li)論也作(zuo)(zuo)(zuo)過深入的(de)研究,甚至(zhi)提出了(le)“向馬(ma)(ma)克(ke)思學(xue)(xue)習”的(de)口號。1973年(nian)她(ta)與約翰·伊特韋爾合寫的(de)《現代(dai)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導論》被認為是(shi)按(an)照新劍(jian)橋學(xue)(xue)派(pai)理(li)(li)論觀點闡(chan)述經(jing)(jing)濟(ji)(ji)(ji)問題(ti)的(de)一(yi)本入門(men)書(shu)。1965——1971年(nian)任(ren)劍(jian)橋大學(xue)(xue)經(jing)(jing)濟(ji)(ji)(ji)學(xue)(xue)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