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li)金(jin)(jin)發(1900-1976),原名李(li)淑良,廣東梅縣人(ren)。早年(nian)就(jiu)(jiu)讀于香(xiang)港圣約瑟中(zhong)學,后至上海入(ru)南洋中(zhong)學留(liu)法預備(bei)班。1919年(nian)赴法勤工儉(jian)學,1921年(nian)就(jiu)(jiu)讀于第戎(rong)美(mei)(mei)術(shu)專門學校(xiao)和(he)(he)巴黎帝國(guo)美(mei)(mei)術(shu)學校(xiao)。李(li)金(jin)(jin)發于1925年(nian)至1927年(nian)出版的《微(wei)雨》,《為(wei)(wei)(wei)幸福而(er)歌》,《食客與兇年(nian)》,是(shi)中(zhong)國(guo)早期象征詩派(pai)的代表(biao)作(zuo),為(wei)(wei)(wei)中(zhong)國(guo)新詩藝術(shu)的發展進行(xing)了(le)有(you)益的探(tan)索和(he)(he)嘗試。雕刻和(he)(he)詩文是(shi)李(li)金(jin)(jin)發業余的愛好。蔡元培先生(sheng)稱(cheng)他(ta)為(wei)(wei)(wei)“文學縱橫乃如此,金(jin)(jin)石雕刻誠能為(wei)(wei)(wei)”。他(ta)在留(liu)學期間,詩歌創(chuang)作(zuo)已取得了(le)輝煌(huang)成就(jiu)(jiu)。他(ta)的詩歌,深受法國(guo)象征派(pai)詩人(ren)波特萊爾(er)和(he)(he)魏(wei)爾(er)倫(lun)等人(ren)的影(ying)響,慣用(yong)新奇晦澀的蠹象和(he)(he)格(ge)調(diao)表(biao)現對人(ren)生(sheng)命運的感嘆(tan),追求虛幻美(mei)(mei),被人(ren)稱(cheng)為(wei)(wei)(wei)“詩怪”。著名學者朱自(zi)清則(ze)把(ba)(ba)他(ta)譽為(wei)(wei)(wei)“把(ba)(ba)法國(guo)象征派(pai)詩人(ren)的手法介紹(shao)到(dao)中(zhong)國(guo)詩壇的第一個人(ren)”。
憂郁的客家少年
1900年11月21日,李金發(fa)出生于廣東梅縣梅南鎮(zhen)羅田(tian)上村,原名(ming)(ming)李權興,別(bie)名(ming)(ming)李遇安(an),“李金發(fa)”是(shi)(shi)他(ta)用(yong)得多(duo)的(de)筆(bi)名(ming)(ming)。梅州是(shi)(shi)廣東著名(ming)(ming)僑鄉(xiang),李金發(fa)的(de)父親(qin)李煥章青年時期冒險到非洲島國(guo)毛里求斯謀生,經營(ying)“糖房店”并(bing)取(qu)得成功。他(ta)以經營(ying)所得在家鄉(xiang)梅州購置田(tian)土(tu),興建房舍(she)“承德第”。
1915年,李金發從家鄉到梅州市區高等小學讀書(shu),第一次接觸到數學、物理(li)、地理(li)、英文、國畫、體育等新(xin)課(ke)程。
1917年冬,李金發高中畢(bi)業,因(yin)為教育廳規定實行秋季畢(bi)業,他(ta)因(yin)沒拿到(dao)畢(bi)業文(wen)憑(ping)而輟學。他(ta)當時已經17歲(sui),為前途所困(kun),陷入不能自拔的苦悶彷徨之(zhi)中,成(cheng)天躲在書房讀(du)《玉梨(li)魂(hun)》一類的鴛鴦蝴蝶派哀情小說和《牡(mu)丹亭》一類的戲曲(qu)。
1919年初,李(li)金發與同學(xue)結伴赴香港(gang)(gang),先(xian)入譚衛(wei)芝補習(xi)學(xue)校讀英文(wen),半年后(hou)轉(zhuan)入圣約(yue)瑟(se)中(zhong)學(xue)(俗稱(cheng)羅馬書院),他在香港(gang)(gang)接受了短暫(zan)的英式正規教育。到年底(di),終因思家心切告別香港(gang)(gang),回到梅州(zhou)家鄉(xiang)。香港(gang)(gang)學(xue)習(xi)生涯雖短,但為(wei)李(li)金發今后(hou)出國及寫作打下了初步基礎。
雕塑入選巴黎美展
1919年11月,李金(jin)發登上一(yi)艘英國商船離滬赴法(fa),同(tong)船者包(bao)括其同(tong)鄉林風眠及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飛(fei)等。抵達馬賽后,他由法(fa)華教育會安(an)排在巴黎(li)附近的(de)楓丹白(bai)露(lu)市立中學學習法(fa)語(yu)。
1920年秋,李金發與法(fa)華教育會(hui)脫離經濟關(guan)系,成為自費留學生,他(ta)決定(ding)選(xuan)擇雕(diao)塑藝術,開始專業學習。之所以(yi)這樣選(xuan)擇,因為他(ta)醉心于(yu)法(fa)國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diao)像。
1921年春,李金發進入(ru)位(wei)于(yu)法國(guo)第戎的國(guo)立美術專(zhuan)科學(xue)校(xiao)。這所(suo)學(xue)校(xiao)條件很差(cha),師資(zi)缺乏(fa),半年后他轉入(ru)國(guo)立巴黎美術學(xue)院(yuan)雕刻教授布謝名下深造。巴黎美術學(xue)院(yuan)是(shi)法國(guo)高藝術學(xue)府,徐悲鴻也曾在此學(xue)習(xi)。
1922年春(chun),李金發為同學林風眠和劉(liu)既漂各做了一(yi)個石膏(gao)像,并讓工匠(jiang)照(zhao)模(mo)型做成(cheng)花(hua)崗石雕像。兩個頭(tou)像都(dou)被(bei)選中(zhong)參(can)加巴(ba)黎春(chun)季展(zhan)覽(lan)會,是為中(zhong)國人的(de)雕塑作(zuo)品第一(yi)次入選巴(ba)黎美展(zhan)。
開創中國象征派詩歌
1923年,他(ta)分別(bie)編定詩(shi)集(ji)《微雨》和《食客與兇年》,他(ta)將這兩部(bu)詩(shi)稿寄給國(guo)內的(de)周(zhou)作人(ren),周(zhou)作人(ren)回(hui)信(xin)稱贊他(ta)的(de)詩(shi)“國(guo)內所(suo)無,別(bie)開生面”,并將這兩本詩(shi)集(ji)編入新潮社叢書(shu),推薦給北新書(shu)局。
1925年11月,李金發的(de)《微(wei)雨》出(chu)版,之后(hou)另外兩部詩集也相繼出(chu)版,奠定了他(ta)作為中國現(xian)代(dai)象(xiang)征詩創始者的(de)地位。
1925年(nian)6月,李金發決定應上海(hai)美(mei)專校長劉海(hai)粟之聘,回國(guo)(guo)任雕刻教(jiao)授。令他意想不(bu)到的是,當(dang)時(shi)(shi)學(xue)生擔(dan)心學(xue)成(cheng)(cheng)后無(wu)法就業,上海(hai)美(mei)專招生時(shi)(shi)竟無(wu)一人報名學(xue)雕塑,因此其雕刻教(jiao)授之聘無(wu)法兌現,李金發“學(xue)成(cheng)(cheng)歸國(guo)(guo)”而(er)失業。同年(nian)加入文學(xue)研究(jiu)會,并(bing)為《小說月報》、《新女(nv)性》撰稿。
1926年,李金(jin)發(fa)在(zai)上(shang)海結識蔡(cai)元(yuan)培,蔡(cai)元(yuan)培為李金(jin)發(fa)的《意大利(li)及其藝術概要》和《雕刻家西(xi)米(mi)盎則羅(luo)》兩書題寫書名(ming),并以“文學縱(zong)橫乃如此,金(jin)石刻畫臣能為”一(yi)聯相贈(zeng),李金(jin)發(fa)則應《申報》要求,為蔡(cai)培元(yuan)塑(su)造了一(yi)座(zuo)內鉛外銅(tong)胸像。隨后他(ta)創辦《美育雜志》,廣泛介(jie)紹西(xi)方美術思(si)潮,介(jie)紹中外古今藝術精品(pin),宣傳現代美育思(si)想。
1927年秋(qiu),任中央大中秘書。
1928年3月,國(guo)立西湖(hu)藝術院(后改(gai)名國(guo)立杭州藝術專科學(xue)校)正式創建(jian),林風眠(mian)任校長,李金(jin)發也被聘雕(diao)刻教(jiao)(jiao)授,在該校任教(jiao)(jiao)四年。
1931年冬,李(li)金發(fa)辭去杭州(zhou)藝專(zhuan)教授之職回到廣州(zhou),應孫(sun)科之請做近代著(zhu)名外交家伍(wu)廷芳銅(tong)像(xiang),接(jie)著(zhu)又應廣東省(sheng)主席陳濟棠之請作鄧(deng)鏗(keng)將軍(jun)銅(tong)像(xiang)。伍(wu)廷芳銅(tong)像(xiang)是(shi)李(li)金發(fa)的(de)(de)得(de)意(yi)之作,也是(shi)廣州(zhou)早的(de)(de)現(xian)代公(gong)(gong)共作品,他(ta)曾(ceng)于《文藝生活(huo)的(de)(de)回憶》中詳細敘述(shu)制作經(jing)過。這座銅(tong)像(xiang)現(xian)仍立于廣州(zhou)越秀公(gong)(gong)園。
1934年,李金(jin)發在(zai)《現(xian)代》雜(za)志陸續發表(biao)《夜雨孤(gu)坐聽(ting)樂(le)》等(deng)十(shi)首詩(shi),加入戴望舒等(deng)組成的“現(xian)代派”行列(lie)。他(ta)還在(zai)《小(xiao)說月(yue)報》、《前途》月(yue)刊等(deng)多種刊物上發表(biao)過詩(shi)作。
1936年秋,李(li)金發被任命為廣州市(shi)立美術學校校長(chang)。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學校自行(xing)解體(ti),李金發(fa)加入難民行(xing)列,輾(zhan)轉流遷西南各地(di)。
1940年,李金發歷盡艱險,攜家人回到(dao)廣(guang)東(dong)(dong)省戰時省會韶關,被任(ren)命(ming)為廣(guang)東(dong)(dong)省文(wen)(wen)化運動(dong)委員會委員、廣(guang)東(dong)(dong)省革命(ming)博物館(guan)館(guan)長(chang)。在韶關,他將斗室命(ming)名(ming)“仰天堂(tang)”,取岳飛《滿江紅》詞(ci)“仰天長(chang)嘯,壯(zhuang)懷激烈(lie)”之意,寫作了(le)《從周作人談到(dao)“文(wen)(wen)人無行”》等文(wen)(wen),痛斥(chi)漢奸(jian)汪精衛(wei)和周作人。
詩人去養雞
1941年,將其散文(wen)及詩作編(bian)成《異(yi)國情(qing)調》出版。
1945年3月(yue),李金(jin)發(fa)出(chu)任(ren)中國駐(zhu)伊朗大使館一(yi)等(deng)秘書(shu),數年后,國內政(zheng)局發(fa)生翻天覆(fu)地(di)變化(hua),李金(jin)發(fa)在(zai)觀望近一(yi)年之(zhi)后決定全家移居美國。
1951年,李金發(fa)了解(jie)到當時美(mei)國(guo)(guo)雞蛋供不應求,辦農(nong)場養雞前景(jing)看好,于是(shi)買下位于新澤西州林湖(hu)的一(yi)家農(nong)場。他仔(zi)細鉆研養雞技術,詳細了解(jie)美(mei)國(guo)(guo)有關政策(ce)、法規,并(bing)從銀行貸款將原農(nong)場擴大,短(duan)短(duan)一(yi)年間使農(nong)場幼雞由原來的1800只發(fa)展到9000只,一(yi)躍而為美(mei)國(guo)(guo)中級農(nong)場,利潤相(xiang)當可(ke)觀。
1959年初(chu)將農場交出抵押(ya)所欠銀行貸款,一年后返回紐(niu)(niu)約(yue),定居于長島(dao),不久加入紐(niu)(niu)約(yue)雕刻師(shi)公會(hui),依(yi)靠自己的雕塑技藝為生(sheng),他曾做過當時美國總(zong)統(tong)肯尼迪胸像出售。
1974年,臺(tai)灣詩(shi)人(ren)痖弦為研究李金發詩(shi)歌(ge)創作開始與(yu)李本人(ren)通信,李金發經過一度(du)躊躇(chu),終于寫(xie)下《答痖弦先生(sheng)二十問(wen)》,為我們了(le)(le)解他的生(sheng)平創作及文藝思想(xiang)提供了(le)(le)豐富的第一手(shou)資料。
1976年12月25日,李金發(fa)在紐約(yue)長島病逝,享年76歲(sui)。《紐約(yue)時報》于31日登載了《雕塑家(jia)、外交(jiao)官(guan)、詩人李金發(fa)逝世》的(de)消息,簡短介紹了李金發(fa)的(de)生(sheng)平。
李金發(fa)的詩文著(zhu)作(zuo)主(zhu)要(yao)有《為幸福而歌(ge)》、《嶺東情歌(ge)》、《微雨》、《食客與兇年》、《意大(da)利藝(yi)術(shu)概(gai)要(yao)》、《雕刻家米西盎則(ze)羅》、《北京(jing)的最(zui)后勾留》、《梭(suo)米頓夫(fu)人傳》、《肉的囹圄(yu)》、《古希臘戀(lian)歌(ge)》、《藝(yi)術(shu)論文集》、《德(de)國(guo)文學ABC》、《異國(guo)情調》等。他的作(zuo)品(pin)《棄婦(fu)》和《里昂(ang)車中(zhong)》被選入(ru)1984年出版的《現代(dai)百家詩》中(zhong)。李金發(fa)詩文著(zhu)作(zuo)表現了他熱愛(ai)祖(zu)國(guo)、熱愛(ai)故鄉、深明民(min)族大(da)義的愛(ai)國(guo)主(zhu)義思(si)想。
李金(jin)發稱為中國現代象征派詩(shi)歌(ge)的開山鼻祖(zu)。
李金(jin)發被稱之(zhi)為“詩(shi)怪。
馮(feng)異(yi):“李金(jin)發的詩是國內(nei)所無(wu),別(bie)開生(sheng)面的作品(pin)。”
胡適:“李金發的詩是(shi)‘笨謎’”。
蘇雪林(lin):“近代中國(guo)象(xiang)征派的詩至李金發而始有(you),在新詩界中不能(neng)說他沒有(you)相當的貢獻。只這一點李氏的詩便值得我們討論了(le)。”
朱(zhu)自清:"他(ta)(ta)的詩沒(mei)有尋常的章法,一(yi)部分(fen)(fen)一(yi)部分(fen)(fen)可以懂(dong),合(he)起來卻沒(mei)有意(yi)思。他(ta)(ta)要表現(xian)的不是意(yi)思而(er)是感覺或(huo)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紅紅綠(lv)綠(lv)一(yi)串珠子,他(ta)(ta)卻藏起那串兒,你得(de)自己穿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