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冀朝鑄
0 票數:0 #外交翻譯官#
冀朝鑄(1929年7月-2020年4月29日),男,生于山西省汾陽縣,早年留學美國,中國著名外交家、聯合國原副秘書長,被譽為“中國紅墻第一翻譯”。冀朝鑄一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人,20世紀50年代他回到祖國,為周總理做了17年的翻譯,親歷中國國內以及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變故,并最終成為聲名顯赫的外交家,在聯合國的大舞臺上嶄露頭角。
  • 中文名: 冀朝鑄
  • 出生日期: 1929年07月(yue)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出生地: 山西省汾(fen)陽縣(xian)
  • 星座: 巨蟹座
  • 生肖:
  • 畢業院校: 哈佛(fo)大學(xue)(中退),清華大學(xue)
  • 職業職位: 外交官
  • 代表作品: 《The Man on Mao’s Right》
  • 主要成就: 被譽(yu)為“中國紅墻(qiang)第一翻(fan)譯”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1929年7月,冀(ji)朝鑄(zhu)生于山(shan)西省汾陽縣。

1938年(nian)為躲避(bi)日本侵華的(de)(de)(de)戰火,剛(gang)九(jiu)歲的(de)(de)(de)他就跟隨父母(mu)去(qu)了紐約。在美國,冀朝鑄(zhu)被送進私立學校(xiao),先后(hou)在紐約城(cheng)鄉學校(xiao)、霍萊斯·曼(man)一林(lin)肯中學讀書,并在那里樹(shu)立了早期的(de)(de)(de)革(ge)命思想(xiang),高中畢業(ye)之后(hou),他向三所(suo)美國大學提出了申請:哈佛、耶魯和普林(lin)斯頓。

1948年(nian),冀朝鑄順利進入哈佛(fo)(fo)大學(xue)就讀,但是在他大學(xue)二年(nian)級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冀朝鑄毅然(ran)放棄了自己在哈佛(fo)(fo)的學(xue)業。

1948年(nian),在霍萊(lai)斯·曼-林肯中學的(de)年(nian)刊里(li)(li),有這(zhe)樣一幅自(zi)畫像:一個坐著的(de)年(nian)輕人,半身(shen)穿(chuan)著西裝,背后是帝國大廈(sha),半身(shen)穿(chuan)著袈裟,背后是佛教的(de)塔,而整個臉和(he)里(li)(li)面看不(bu)見的(de)那顆心卻完全屬于中國——這(zhe)幅畫的(de)作者(zhe)就是冀朝鑄。

新中國(guo)成(cheng)立后,冀朝鑄追隨父兄足跡,毅然放棄在美國(guo)哈佛大學的(de)學業(ye),克服重重困難,回(hui)到祖國(guo)。

1950年10月,冀朝(chao)鑄(zhu)就讀(du)于清華(hua)大(da)學(xue)化學(xue)系(xi)。

1951年5月,在(zai)清華大學加入(ru)中國新民(min)(min)主(zhu)主(zhu)義青年團。后參加人民(min)(min)志(zhi)愿軍,在(zai)開(kai)城(cheng)談判中表現出色,獲(huo)得(de)中朝(chao)兩國的表彰。

1952年至1954年,中國人民志愿軍代(dai)表(biao)團翻(fan)譯(yi)(yi)、出席日(ri)內(nei)瓦會議中國代(dai)表(biao)團翻(fan)譯(yi)(yi)。

1954年04月,冀朝鑄回國(guo)(guo)在外交(jiao)部工作,先后參加過“日(ri)內瓦(wa)會議”、“萬(wan)隆(long)會議”中(zhong)國(guo)(guo)代表團(tuan)的工作,親歷了中(zhong)美(mei)建交(jiao)和談、尼克松1972年訪華(hua)、中(zhong)美(mei)發表“上海(hai)公報”談判等(deng)一系列重大事件;曾(ceng)為毛澤(ze)東、周恩來(lai)、鄧(deng)小平等(deng)黨(dang)和國(guo)(guo)家(jia)領導人當(dang)過翻譯。

1973年(nian)至1975年(nian),任(ren)駐(zhu)美利堅合眾國聯絡處參贊。

1975年至1982年,任(ren)外(wai)交部國際司(si)(si)副司(si)(si)長、美大司(si)(si)副司(si)(si)長。

1982年至1985年,任駐美(mei)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公(gong)使銜參贊。

1984年,鄧小平會見英國首(shou)相(xiang)撒(sa)切爾夫人(ren),冀朝鑄是(shi)當(dang)時(shi)的翻譯。

1985年至1987年,任(ren)駐斐濟(ji)群島共和(he)國特命全(quan)權(quan)大使兼駐基(ji)巴斯共和(he)國和(he)瓦(wa)努(nu)阿圖共和(he)國特命全(quan)權(quan)大使。

1987年(nian)至1991年(nian),任駐大(da)不列顛(dian)及北愛蘭聯(lian)合(he)王國特命全權大(da)使(shi)。

1991年至(zhi)1996年,任聯(lian)合(he)國副秘書(shu)長(chang)。

1996年(nian)至2005年(nian),任中華(hua)(hua)全國歸(gui)國華(hua)(hua)僑聯合會副主席。

2020年4月29日(ri)下午,冀朝鑄在北京逝世,享(xiang)年91歲。

主要作品

關鍵時刻

1972年(nian)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ni)克松訪華(hua)與毛澤東(dong)、周恩(en)來(lai)等(deng)新中(zhong)國第一(yi)代領導(dao)人一(yi)起,共同打破(po)了中(zhong)美兩國關(guan)系的“堅冰(bing)”,成為(wei)20世紀(ji)影響國際關(guan)系格局的最深遠的事件之一(yi)。冀朝鑄為(wei)周恩(en)來(lai)中(zhong)文(wen)翻譯。

1971年7月9日,在巴基(ji)斯坦(tan)總統葉海亞·汗(han)的(de)安排下,一(yi)架巴基(ji)斯坦(tan)航空公司的(de)專(zhuan)機,將一(yi)位美(mei)國(guo)客人秘密送到了北京,他就(jiu)是尼(ni)克松政府(fu)的(de)國(guo)家(jia)安全助理基(ji)辛格。

基(ji)辛(xin)格北京之(zhi)行的(de)目的(de)很明確(que)——為(wei)尼克(ke)松訪問紅色中(zhong)國鋪平道路(lu)。

當天下午,中(zhong)國(guo)(guo)(guo)總理(li)(li)周(zhou)恩(en)來就接見了基辛(xin)格博士。冀(ji)朝鑄回憶(yi)說,會談剛開始(shi),基辛(xin)格顯(xian)得有(you)些緊張(zhang),他告訴周(zhou)總理(li)(li),非常高(gao)興來到(dao)神(shen)秘的(de)中(zhong)國(guo)(guo)(guo)。周(zhou)總理(li)(li)回答說,只(zhi)要(yao)美國(guo)(guo)(guo)加深(shen)對中(zhong)國(guo)(guo)(guo)的(de)了解,就會發現中(zhong)國(guo)(guo)(guo)并不是一個神(shen)秘的(de)國(guo)(guo)(guo)家。

與周恩(en)來的(de)初次會面(mian),給基辛格留下了深刻印象。基辛格后來在回憶錄(lu)中描述(shu)說:“周恩(en)來外弛內張的(de)神(shen)情、鋼(gang)鐵般的(de)自(zi)制力使舉(ju)座注目(mu)。”

7月11日上(shang)午,就(jiu)在基辛格(ge)離開中國前幾個小(xiao)時,中美雙(shuang)方就(jiu)尼克松(song)(song)訪華問題達成一(yi)致(zhi)意見。兩天前,對北京之行能否(fou)有(you)結果(guo)還感到忐忑不安(an)的基辛格(ge),最終松(song)(song)了口氣。

7月15日(ri),中國(guo)(guo)和美國(guo)(guo)同時宣布了一個震(zhen)驚世界(jie)的聲明——美國(guo)(guo)總統尼(ni)克松將(jiang)于1972年5月前(qian)應(ying)邀訪問中國(guo)(guo)。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song)總統乘(cheng)坐的“空軍一(yi)號”專機飛(fei)抵北(bei)京,新(xin)中國(guo)成立(li)后,美國(guo)國(guo)旗(qi)首(shou)次在北(bei)京上空飄起。

周恩來總理(li)為尼克松在首都機(ji)場南機(ji)坪(ping)舉行了(le)歡迎儀(yi)式。在場的冀朝鑄還(huan)記得當時的每一個細(xi)節。他告訴記者,飛機(ji)艙門打開(kai)后,尼克松和(he)(he)夫人(ren)(ren)先行走(zou)下(xia)舷梯,在離地面還(huan)有(you)三四級臺階時,尼克松就身體前傾,向周總理(li)伸出(chu)手(shou)說:“我(wo)非(fei)常高興來到中華人(ren)(ren)民共和(he)(he)國的首都——北京。”周總理(li)意味深(shen)長地回答說:“你的手(shou)伸過了(le)世界(jie)上最遼闊的海洋——我(wo)們25年(nian)沒有(you)交往了(le)!”

尼克松(song)對中(zhong)國的訪問為期7天。期間,毛澤東主(zhu)席和周恩(en)來總理都會見(jian)了他。

冀朝鑄評(ping)價說,尼克松訪華(hua)是中(zhong)美(mei)關系史上極(ji)為重要(yao)的一(yi)頁,它標志著中(zhong)美(mei)在對抗(kang)20多年之后,開始了(le)兩國關系正(zheng)常化的進程,為以后中(zhong)美(mei)關系的進一(yi)步改善和發展打下了(le)基(ji)礎(chu)。

個人回憶

日(ri)本侵華戰爭(zheng)開始(shi)后,冀(ji)朝鑄全家開始(shi)了(le)(le)險象環(huan)生的(de)(de)輾轉遷(qian)徙。日(ri)寇(kou)在我國(guo)的(de)(de)暴行在冀(ji)朝鑄幼小的(de)(de)心靈(ling)里留下了(le)(le)深深的(de)(de)烙印,他立志(zhi)要依(yi)靠讀書改變自己的(de)(de)人生,報(bao)效(xiao)祖國(guo)和人民。

9歲那(nei)年隨家前往美國(guo)。由于學(xue)習(xi)刻苦,從小學(xue)到(dao)大(da)學(xue),冀朝鑄的成績都(dou)名列前茅。學(xue)習(xi)之余,讀(du)書(shu)成了他(ta)的主要生活。他(ta)讀(du)的書(shu)也很(hen)廣泛,不(bu)管文學(xue)還是(shi)歷史,他(ta)都(dou)很(hen)感興趣。

冀(ji)朝鑄回憶說:“在美國讀(du)書時,一位(wei)中學老師遞給一本(ben)《戰(zhan)爭與(yu)和平(ping)(ping)》對我說,把這本(ben)書讀(du)了(le),要特別寫好(hao)讀(du)書筆(bi)記。一本(ben)厚(hou)厚(hou)的《戰(zhan)爭與(yu)和平(ping)(ping)》讓(rang)我整整地讀(du)了(le)一個月,光讀(du)書筆(bi)記就寫了(le)10萬(wan)字。”

朝鮮戰爭爆發后(hou),1950年10月他終于回到(dao)了祖(zu)國的(de)懷(huai)抱,就讀于清華大學化(hua)學系。1952年的(de)一天,外(wai)交部一位領導來到(dao)北(bei)京現代物理(li)研究所,找到(dao)正(zheng)在這里(li)從(cong)事科研工(gong)作的(de)冀朝鑄,對他說:“你是學化(hua)學的(de),現在有另一種(zhong)(zhong)化(hua)學工(gong)作需要你的(de)參(can)與。”冀朝鑄后(hou)來知(zhi)道(dao)這種(zhong)(zhong)“化(hua)學工(gong)作”就是從(cong)事翻譯。他的(de)翻譯生(sheng)涯(ya)就此(ci)開始(shi)了。

談到他的成功,冀(ji)朝鑄說:“臺(tai)上(shang)一分鐘,臺(tai)下(xia)十年(nian)功。做翻(fan)(fan)譯(yi)的難度極大,在會(hui)議現場(chang),發(fa)言者與翻(fan)(fan)譯(yi)者之間(jian)只有(you)0.1秒左右的時(shi)(shi)(shi)間(jian)差,容不(bu)得(de)半(ban)點遲疑,因此翻(fan)(fan)譯(yi)不(bu)但(dan)反應要非常快,同時(shi)(shi)(shi)涉及(ji)面極廣,天底下(xia)古(gu)今中外(wai)各行各業都(dou)(dou)(dou)有(you)自己的專業用語、專業名詞(ci),這(zhe)些都(dou)(dou)(dou)得(de)熟悉,并(bing)知道對(dui)應的譯(yi)詞(ci)。在翻(fan)(fan)譯(yi)時(shi)(shi)(shi)碰(peng)到不(bu)懂的單詞(ci)怎(zen)么辦(ban)?在會(hui)場(chang)上(shang)你是查(cha)不(bu)了詞(ci)典的,你必(bi)須隨時(shi)(shi)(shi)在瞬間(jian)進行閃電般(ban)的思維,這(zhe)是人類語言學習(xi)與應用的最高境界(jie)。”盡管思維敏捷、博聞強記,但(dan)冀(ji)朝鑄無時(shi)(shi)(shi)無刻不(bu)在學習(xi)。他每天都(dou)(dou)(dou)要看英文(wen)報紙和雜志,碰(peng)到新的詞(ci)語馬上(shang)拿(na)出筆記本記下(xia)來。“我哪有(you)什么神奇的腦(nao)袋,我是每天都(dou)(dou)(dou)要花大量的時(shi)(shi)(shi)間(jian)來學習(xi)才得(de)來神奇的。”

出版書籍

2008年,藍燈書屋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外交(jiao)家冀朝(chao)鑄(zhu)的(de)(de)英文(wen)回憶錄《毛(mao)的(de)(de)得力(li)助手》,副題(ti)“從哈佛校園到天安門廣場:我在中國外交(jiao)部的(de)(de)生涯”。

人物評價

冀(ji)朝鑄是新中國(guo)外(wai)交舞臺上的知名外(wai)交家,被譽為“中國(guo)紅墻第一翻譯”。

冀先(xian)生非(fei)常寶貴(gui),因為美(mei)國政府沒有完(wan)全合格的從英(ying)文(wen)到中文(wen)的同聲翻(fan)譯。連美(mei)國人都驚嘆找不到一個象冀朝鑄這樣優秀的翻(fan)譯。(美(mei)國著(zhu)名(ming)評論家福克(ke)斯·巴特菲爾(er)德 評)

本百科詞條由網(wang)站注冊用(yong)戶【 歲月靜好 】編輯上傳提供,詞(ci)條(tiao)屬于(yu)開(kai)放(fang)詞(ci)條(tiao),當前頁面所展示(shi)的詞(ci)條(tiao)介紹涉及宣傳內(nei)容(rong)(rong)屬于(yu)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冀朝鑄】的所屬企(qi)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wang)站不(bu)完(wan)全(quan)保證內(nei)容(rong)(rong)信息(xi)的準(zhun)(zhun)確性、真(zhen)實性,也不(bu)代(dai)表本站立(li)場(chang),各項數據信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情況(kuang),僅供參考,請(qing)以官(guan)方發布(bu)為準(zhun)(zhun)。如(ru)果頁面內(nei)容(rong)(rong)與實際情況(kuang)不(bu)符,可點擊(ji)“反饋”在(zai)線向網(wang)站提出修改,網(wang)站將(jiang)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fan)饋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fei)“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de)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ban)權(quan)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cuo)誤信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產權歸(gui)網站(zhan)方(fang)所有(包括但(dan)不(bu)限(xian)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zhu)作(zuo)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hu)提供的(de)商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chao)襲(xi)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907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280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