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野雀(que)舌茶簡稱野雀(que)舌,為歷史(shi)名茶,茶葉聞名省內(nei),享(xiang)淮全國。屬綠(lv)茶類(lei)。乾隆飲后譽為“江(jiang)南佳茗”。
野(ye)雀(que)(que)舌(she)在(zai)明(ming)未至清未年間就有生產,1922年(民國十一(yi))記載:(安徽省六十縣(xian)產業調查表)野(ye)雀(que)(que)舌(she),產銅官山和東鄉、西鄉等山區(qu)。制茶方法:以生葉用火烘焙,茶葉質量:質濃而味清香,惟所(suo)產甚少(shao),年產百擔(dan),每(mei)擔(dan)百元,銷售蕪湖(hu)順安。┉┉但(dan)以后(hou)野(ye)雀(que)(que)舌(she)工藝(yi)失傳。
產于銅官山和東鄉、西鄉等山區。
外形(xing)微扁、形(xing)似矛、嫩香、滋味(wei)鮮爽(shuang)、湯色清澈明(ming)亮(liang)、葉底嫩綠明(ming)亮(liang)。
具有清心、明目(mu)、降壓、消炎、解毒、幫助消化等功能。常飲此茶,清香(xiang)淡雅(ya),沁(qin)人肺(fei)腑(fu),回味悠長。
傳說魏晉南北(bei)朝時期,詩人(ren)(ren)謝(xie)靈運品得好茶之后(hou),因在家(jia)而忘家(jia);唐代詩人(ren)(ren)盧(lu)仝(tong)喝過七碗茶后(hou),頓(dun)覺腋下習習風(feng)生;著名散文家(jia)梁實秋先生曾得葉(xie)大而綠的(de)六安瓜(gua)(gua)片(pian)少許,飲之有荒野(ye)的(de)氣息撲鼻,其中(zhong)西瓜(gua)(gua)茶一(yi)種,真有西瓜(gua)(gua)風(feng)味(wei)。
只可惜,他(ta)們未曾品(pin)過銅(tong)陵(ling)“野雀(que)舌”,否則他(ta)們也一定會(hui)對這綠茶中的極品(pin)之(zhi)一,有好感(gan)之(zhi)甚。
銅(tong)陵學院(yuan)外籍教師武文迪夫婦豎起大(da)拇(mu)指盛贊道(dao):“野雀舌是在中(zhong)國(guo)喝的最好的茶,光(guang)聞香就已醉了。”
野雀舌茶(cha)由五(wu)松茶(cha)林場組織生產。
野雀舌茶及松蘭茶1992年、 1995年兩次獲得(de)省級名茶并授(shou)予優質農產品稱號(hao);
1992年獲銅(tong)陵科技一等(deng)獎;
1993年獲安徽省星(xing)火四等獎;
1994年榮獲首屆“中茶杯(bei)”一等獎;
1995年二屆中國農(nong)業(ye)博覽會金獎;
1999、2001年連(lian)續兩(liang)年獲(huo)得中國國際農(nong)業博覽會名牌農(nong)產(chan)品。
松蘭茶1995年(nian)獲銅陵(ling)科(ke)技(ji)進(jin)步三等獎。
野雀舌1997年(nian)(nian)注冊(ce)為五(wu)松山(shan)牌,1999年(nian)(nian)2月茶名又進行(xing)注冊(ce),1999年(nian)(nian)在市(shi)農(nong)經的組織(zhi)下,又邀請了(le)(le)省(sheng)內外著名茶葉專家、市(shi)技術監督局、市(shi)科委(wei)、農(nong)委(wei)有關專家對五(wu)松山(shan)牌野雀舌Q/WSC-01-1999、松蘭Q/WSC-02-1999進行(xing)了(le)(le)審定;并由市(shi)技術監督局備案(an)(QB328-1999、 QB329-1999)。
野雀舌從1987年-1992年平(ping)(ping)均(jun)年產(chan)(chan)量(liang)331千克左右(you)(you);1993-1998年,平(ping)(ping)均(jun)年產(chan)(chan)量(liang)穩定在 450-500千克;一(yi)直(zhi)未達(da)到(dao)5000千克的歷史年產(chan)(chan)最高水平(ping)(ping)。松蘭茶1991年-1993年平(ping)(ping)均(jun)年產(chan)(chan)量(liang)918千克左右(you)(you);1994-1998年,平(ping)(ping)均(jun)年產(chan)(chan)量(liang)穩定在15-20噸(dun);2000年以后一(yi)直(zhi)穩定在70-80噸(dun)。
1987年(nian)高(gao)級農藝(yi)師(shi)解子(zi)桂(gui)女(nv)士創意(yi)策劃了(le)名(ming)優茶(cha)(cha)開(kai)發(fa)項目,提(ti)出新的制茶(cha)(cha)工藝(yi)設計,對歷史(shi)名(ming)茶(cha)(cha)野雀(que)(que)舌進行恢復和研制。1992年(nian)2月28日(ri)市農經委邀請了(le)省內(nei)外茶(cha)(cha)葉專家對開(kai)發(fa)名(ming)優茶(cha)(cha)的可行性進行了(le)論證,1992年(nian)4月22日(ri)及(ji)1993年(nian)4月20日(ri)野雀(que)(que)舌樣二次送農業部茶(cha)(cha)葉質量監(jian)督(du)檢驗(yan)測示中心鑒(jian)評,認定為名(ming)茶(cha)(cha)評語:外形(xing)微扁(bian)、形(xing)似矛、嫩香、滋味(wei)鮮爽、湯色清澈明(ming)(ming)亮、葉底嫩綠(lv)明(ming)(ming)亮。生(sheng)化及(ji)衛生(sheng)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1993年(nian)松蘭(lan)茶(cha)(cha)也鑒(jian)評為名(ming)優綠(lv)茶(cha)(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