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芙蓉(rong)李(li)(li)又名夫人李(li)(li)、浦李(li)(li)、永泰李(li)(li),系福(fu)建(jian)省名牌(pai)農(nong)產品,屬(shu)薔薇科(ke)、李(li)(li)屬(shu)。芙蓉(rong)李(li)(li)又名中國(guo)李(li)(li),是福(fu)建(jian)省特產,有700年(nian)的(de)栽培歷史。
芙(fu)蓉李在(zai)福建(jian)閩(min)東、閩(min)北、閩(min)西等地都有種植,以福建(jian)福安市、永泰縣梧桐(tong)鎮(zhen)的最(zui)為出(chu)名,果實艷麗,甜酸適口,品質上乘(cheng)。
芙蓉李主要分(fen)布于永泰、福安、霞浦(pu)、邵武、沙縣、建甌、尤溪(xi)、閩清(qing)、連(lian)城等地。
永泰芙蓉李樹勢強健,枝(zhi)條(tiao)開(kai)張舒展,葉片(pian)倒(dao)卵形,前年生的春梢(shao)為其主要結果(guo)母枝(zhi),多以短枝(zhi)結果(guo)。
植后(hou)3年(nian)初果(guo),5年(nian)后(hou)進(jin)入(ru)盛果(guo)期,一般(ban)畝產1500~2000公斤。
果(guo)實大,近圓型,單(dan)果(guo)重40~70克(ke),最(zui)大達(da)100克(ke),果(guo)頂(ding)平或微凹,縫合線明顯(xian),具深溝,果(guo)皮較厚,淡紅色(se),有青黃色(se)斑點,果(guo)粉厚呈(cheng)銀灰色(se)蠟粉,成(cheng)熟時如披上一層霉狀,故稱“浦(pu)李”(福(fu)州(zhou)語系,“浦(pu)”即生霉的(de)意思)。
果(guo)肉(rou)深紅(hong)色,質脆,酸(suan)甜適度,核(he)小,扁圓形(xing),可(ke)食率96%,品質優良(liang)、豐產(chan),果(guo)實于7月(yue)上、中(zhong)旬(xun)成(cheng)熟(shu)。
永(yong)泰(tai)芙蓉(rong)李果實艷麗,富(fu)(fu)含糖(tang)、蛋白(bai)(bai)質(zhi)、維生素C及鈣、磷(lin)、鐵等多(duo)種(zhong)礦物質(zhi)元素。“永(yong)泰(tai)芙蓉(rong)李”樹姿優美(mei),白(bai)(bai)花紅果,富(fu)(fu)有(you)觀(guan)賞價值(zhi),可作(zuo)庭園、城市(shi)、公路(lu)等綠(lv)化樹,也是優良的蜜(mi)源植物。
永泰芙(fu)蓉李(li)是多(duo)產的(de)一(yi)種水(shui)果(guo),既(ji)可(ke)鮮食也可(ke)加(jia)工(gong)成(cheng)李(li)干(gan),李(li)干(gan)有(you)生(sheng)津止渴、益胃、醒(xing)酒(jiu)及提神的(de)功效,而且儲存時間比較久(jiu),李(li)子還是多(duo)種蜜餞的(de)原料,如(ru)應子、玫(mei)瑰李(li)、芙(fu)蓉李(li)干(gan)、李(li)片、李(li)咸、李(li)餅等,口(kou)味(wei)獨特(te)、具有(you)原果(guo)鮮味(wei)。
永泰有名的“化核(he)嘉應子(zi)”,就是選用芙蓉李為原(yuan)料的,是頗受歡迎的都市消閑食品(pin),名揚中外,暢(chang)銷港澳及東南亞(ya)。
芙蓉(rong)李一般(ban)7月上旬成(cheng)熟,在常溫下(xia)可貯放8天,跟(gen)桃子一樣存(cun)放時間(jian)久了(le)(le)就發(fa)軟了(le)(le),吃起來甜中帶香,跟(gen)硬(ying)的果子甜中帶酸是兩種口感,但不可多吃。
永泰縣(xian)是全(quan)國最大的“永泰芙(fu)蓉李(li)”生產基地(di)原產地(di),截止2009年,永泰縣(xian)有芙(fu)蓉李(li)面積10萬(wan)畝(mu),總產量達3萬(wan)多(duo)噸,無(wu)論是面積還是產量均居全(quan)國縣(xian)級之冠(guan)。永泰芙(fu)蓉李(li)是一種既宜鮮食又可加(jia)工的優良品種。
全縣建起了三十幾(ji)家蜜餞加工企業(ye)。永泰有名的(de)“化核(he)嘉(jia)應子”,就是選用芙蓉李為原料的(de),是福州市傳統的(de)出口產(chan)品(pin),是頗受歡(huan)迎的(de)都市消閑食品(pin),名揚中外,暢銷(xiao)港(gang)澳及東(dong)南亞。
“盛興”,“藤山”、“方廣巖”、“司威特”、“李(li)都”等(deng)一大批品牌也打入北京(jing)、上海、廣東、香(xiang)港、日本等(deng)國內外市場。
沙壤或山地紅黃壤,土層1米以(yi)上,有(you)機(ji)質含量1%以(yi)上,地下水位1米以(yi)下,排水性能(neng)好,pH值5.5至6.5。
芙蓉李。
桃砧嫁(jia)接苗或(huo)扦插苗。
接穗(插穗)采自優質、豐產(chan)、穩產(chan)的芙蓉李(li)母(mu)本園(yuan)。
定(ding)植(zhi):秋末至(zhi)春季苗木(mu)萌芽(ya)前定(ding)植(zhi)。每公(gong)頃種植(zhi)400至(zhi)600株。
定(ding)植前種植穴施足基肥,回土后略(lve)高原(yuan)地面20厘米至30厘米。定(ding)植后澆足定(ding)根水。
土壤管理:施(shi)足基肥,氮磷鉀比例(li)10:2:10。
紅黃(huang)壤或酸性強(qiang)的果(guo)園,每年石灰施(shi)用(yong)量300 kg/hm至(zhi)500kg/hm。
樹冠管理:采用自然(ran)(ran)開心形或(huo)自然(ran)(ran)圓頭形。
冬季休眠期(qi)修剪(jian)主要剪(jian)去病蟲枝(zhi)、枯枝(zhi)、重疊枝(zhi)、過密枝(zhi)、交叉(cha)枝(zhi)。春夏季生(sheng)長期(qi)修剪(jian)以刪疏無用的徒長枝(zhi)、不定芽。
采用(yong)保花保果與疏花疏果的措施,調控(kong)年產量(liang)15000 kg/hm至(zhi)30000 kg/hm。
7月中(zhong)旬至8月上旬,用人(ren)工采摘8至9成熟鮮果(guo)。
鮮果(guo)固(gu)形物(wu)≥10%,果(guo)汁總(zong)酸≤1g/ml,固(gu)酸比8至10 :1。
農藥(yao)、化肥等的(de)使用(yong)必(bi)須符(fu)合國家的(de)相關規定,不得(de)污(wu)染(ran)環境。
福建永泰,有(you)著悠久的芙(fu)蓉李(li)(li)栽(zai)培歷史(shi),據(ju)《永泰縣(xian)志》記載(zai):明朝嘉(jia)靖三十(shi)七年(nian)(公元1558年(nian))就(jiu)有(you)李(li)(li)樹生桃,并(bing)記有(you)鵝黃李(li)(li)、胭脂(zhi)李(li)(li)、麥李(li)(li),唯夫人李(li)(li)(芙(fu)蓉李(li)(li))最佳。
可(ke)見至今有445年以(yi)上(shang)歷史。歷史上(shang)“永泰芙(fu)蓉李”主要在永泰城關、梧(wu)桐、嵩口(kou)、赤錫等(deng)鄉(xiang)鎮種植。
清(qing)宣統三年(nian)(1911年(nian)),全縣產(chan)鮮(xian)李36000擔;民(min)國24年(nian)(1935年(nian))本縣有李園1200畝,當(dang)年(nian)產(chan)鮮(xian)李2400擔;民(min)國31年(nian)(1942年(nian)),全縣鮮(xian)李產(chan)量為15000擔。
新中(zhong)國(guo)成立(li)后,“永(yong)泰(tai)(tai)芙蓉李”生(sheng)產幾(ji)起幾(ji)落。黨的(de)十一屆三中(zhong)全會之(zhi)后,“永(yong)泰(tai)(tai)芙蓉李”得(de)到了(le)大面積的(de)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