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shi)川島重工業(1853年-1960年)
1853年(nian)(嘉永6年(nian))-江戶(hu)幕府指令水戶(hu)藩于石(shi)川島(dao)設立(li)船廠,建(jian)造西(xi)式(shi)軍艦(jian)旭日丸(wan)號及(ji)千代田形號等。
1876年(nian)(明治9年(nian))-船廠(chang)被平(ping)野富二收購,成為民營船廠(chang)。
1877年(nian)(nian)(明治10年(nian)(nian))-建造日本(ben)第一(yi)艘汽船“通(tong)運丸”號。
1889年(明(ming)治22年)-成立(li)“有限責任(ren)石川島造船所”。
1893年(明治26年)-改組為株式會社(she),更名(ming)為“東京石(shi)川島造(zao)船所株式會社(she)”。
1896年(nian)(明治29年(nian))-制成(cheng)第一(yi)套日本制火力發(fa)電(dian)設備(交流發(fa)電(dian)機)并交付東京電(dian)燈(deng)。翌年(nian)淺草火力發(fa)電(dian)廠啟用。
1911年(nian)(明治(zhi)44年(nian))-制(zhi)造及(ji)組裝東京中央停車場(chang)(現東京站(zhan))結構的鐵制(zhi)部(bu)分。
1918年(nian)(大正7年(nian))-將第一(yi)次世界大戰(zhan)時制造船(chuan)舶所(suo)獲得的(de)巨大盈利投資汽(qi)車(che)業,并與英(ying)國Wolseley公司合(he)作(至1927年(nian)止)并取(qu)得特(te)許生產(chan)權(quan)。合(he)作關(guan)系終結后(hou)汽(qi)車(che)部(bu)門以品牌“隅田(tian)”(スミダ)的(de)名義繼續生產(chan)Wolseley公司的(de)產(chan)品。汽(qi)車(che)部(bu)門其后(hou)于1929年(nian)獨立(li),成為(wei)石(shi)川島自動車(che)制造所(suo)(即現五十鈴)。
1924年(大正(zheng)13年)-設立石川島飛行機制作所(現立飛企業)。
1945年(昭(zhao)和20年)-公司更名(ming)為“石(shi)川島重工業株式會社”。制造(zao)日本第一臺噴氣式發(fa)動機Ne20(ネ20)。
播(bo)磨造船所(1907年(nian)-1960年(nian))
1907年(明(ming)治40年)-“播磨船(chuan)渠株式會社(she)”成(cheng)立,并于兵庫縣相生(sheng)村(現(xian)相生(sheng)市)動工(gong)建設船(chuan)塢。
1909年(明治42年)-船(chuan)塢工(gong)程發生意外導(dao)致船(chuan)塢倒塌(ta)。事故令股(gu)東(dong)退股(gu),最終播磨船(chuan)渠被解(jie)散。
1911年(明治44年)-設立“播磨(mo)船渠合名會社”,接管及繼續(xu)工程。
1912年(明治45年)-船(chuan)塢落成(cheng)啟用,公(gong)司更名為(wei)“播磨(mo)造船(chuan)株式會(hui)社”。
1916年(大正(zheng)5年)-公司更名(ming)為“株式會社播磨造船(chuan)所”(第一次)。
1918年(大正7年)-公司被帝國汽船株(zhu)式會社(she)并購。與帝國汽船原有的鳥(niao)羽船廠合組(zu)公司的造船部。
1921年(大正10年)-帝國汽船將造(zao)船部出售予(yu)株式(shi)會社神(shen)戶制(zhi)鋼所,成為(wei)神(shen)戶制(zhi)鋼所旗下部門。
1929年(昭和(he)4年)-播磨船廠自(zi)神(shen)戶制(zhi)鋼所獨立,成立“株式會社播磨造船所”(第二次)。而同屬(shu)造船部的鳥羽電(dian)機制(zhi)作所(其后的神(shen)鋼電(dian)機,現Sinfonia科技)則留(liu)在神(shen)戶制(zhi)鋼所體制(zhi)。
吳造(zao)船所(1945年-1968年)
1945年(昭和20年)-株式會社播磨造船所(suo)利(li)用吳(wu)海軍工(gong)廠原址(zhi)的船塢(wu)設立吳(wu)造船所(suo)。
1952年(nian)(昭和27年(nian))-美國國家散貨貨輪公司(NBC)在吳海軍(jun)工(gong)廠(chang)開設吳造船部。
1954年(昭和29年)-吳造(zao)船所自播磨造(zao)船所獨立。
1958年(昭和(he)33年)-世(shi)界第一艘排(pai)水量達10萬噸級的(de)運油輪“Universe Apollo”在吳造船部落成啟用(yong)。
1962年(昭(zhao)和37年)-NBC將吳造船部售(shou)予(yu)吳造船所。
石川島播(bo)磨重工業、IHI(1960年-)
1960年(昭和35年)-石川島重工業(ye)株(zhu)式會(hui)社(she)與株(zhu)式會(hui)社(she)播(bo)磨造(zao)船所合并(bing),成為“石川島播(bo)磨重工業(ye)株(zhu)式會(hui)社(she)”。
1966年(昭(zhao)和41年)-制(zhi)成世界(jie)第一艘(sou)排水量達(da)20萬噸級(ji)的(de)運油輪(lun)“出光丸(wan)”號(hao)。
1968年(昭和43年)-并購株式會社(she)吳造船所。
1975年(昭(zhao)和50年)-制成當時(shi)世界(jie)排水量最大(約48萬噸)的運油(you)輪(lun)“日精丸”號。
2000年(nian)(平成12年(nian))-與川崎重(zhong)工(gong)業(ye)及三井造船締結(jie)船舶、海(hai)洋事(shi)業(ye)(政府船舶業(ye)務除外)的合作(zuo)協議(yi)。購入日(ri)產自動車的軍事(shi)及航(hang)太業(ye)務(現IHI航(hang)太)。
2002年(平成14年)-受政(zheng)府開(kai)發東京臨海(hai)地區影響,關閉(bi)東京第(di)(di)1工場(chang)(豐洲(zhou)),業務遷(qian)移至橫(heng)濱第(di)(di)3工場(chang)。將船舶、海(hai)洋事業注入(ru)與(yu)住友(you)重機械工業合資的Marine United,成為子公司IHI Marine United。
2003年(平(ping)成15年)-購入新潟鐵工原(yuan)動(dong)機(ji)(現新潟原(yuan)動(dong)機(ji))、產業機(ji)械(xie)(現新潟運輸(shu)系(xi)統)等業務。
2006年(平成18年)-購入IHI Marine United余(yu)下(xia)股權,令IHI Marine United成為旗(qi)下(xia)全資子公司。總(zong)公司自千代田區大手(shou)町二(er)丁目遷至江東區豐(feng)洲三(san)丁目。
2007年(平成19年)-被(bei)發現與其他企業參與鐵橋工程的圍標活動,被(bei)國土交(jiao)通省按建設業法(fa)判罰停業45天。公司更(geng)名(ming)為(wei)株式(shi)會社(she)IHI(英文社(she)名(ming):IHI Corporation)。2006年度(du)的年報被(bei)懷疑載有(you)虛假資料,股份被(bei)東京(jing)證(zheng)券交(jiao)易(yi)所列(lie)入(ru)監察名(ming)單。
2008年(nian)(平成20年(nian))-2月(yue)9日改列入(ru)特別注意名單(dan)。
2009年(平成21年)-5月12日解(jie)除列(lie)入特別注意(yi)名單。
自主生產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
J3-3
J3-7B
J3-7C/D
ネ20
J3
低涵道比(bi)渦(wo)扇發動機(ji)
XF3-400
F3-30/30B
XF5-1
高涵道(dao)比渦(wo)扇發動機
V2500
F7-10
許可生產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
J47
J79
高(gao)涵道比渦(wo)扇發(fa)動機
CF34
GE90
低涵道比(bi)渦扇發動機(ji)
TF40
F100
F110
渦輪螺(luo)旋(xuan)槳發(fa)動(dong)機
T64
T56
渦軸發動機
T58
T700
軍艦
軍艦:千代田形(xing)號帆(fan)船、鳥海號炮艦
練(lian)習(xi)艦:石川號練(lian)習(xi)艦
水(shui)雷艦:白(bai)鷹號水(shui)雷艦
驅逐艦:
樅型驅(qu)(qu)逐(zhu)(zhu)艦(jian):栂號(hao)驅(qu)(qu)逐(zhu)(zhu)艦(jian)、薄號(hao)驅(qu)(qu)逐(zhu)(zhu)艦(jian)、菫(jin)號(hao)驅(qu)(qu)逐(zhu)(zhu)艦(jian)、蓬號(hao)驅(qu)(qu)逐(zhu)(zhu)艦(jian)
若竹型驅逐艦:朝顏號驅逐艦、夕顏號驅逐艦
神風型(xing)驅逐艦 (二(er)代):疾風號驅逐艦
睦(mu)月型驅(qu)逐(zhu)艦(jian)(jian):卯月號(hao)驅(qu)逐(zhu)艦(jian)(jian)、長月號(hao)驅(qu)逐(zhu)艦(jian)(jian)
吹(chui)雪(xue)型驅(qu)逐(zhu)艦(jian):薄云號驅(qu)逐(zhu)艦(jian)、天霧號驅(qu)逐(zhu)艦(jian)
炮艦:勢多號炮艦、堅田號炮艦
水雷(lei)艦:沖島號、初鷹號、蒼鷹號、若(ruo)鷹號
筑后級(ji)護衛艦(jian):綾瀨號(DE-216,1996年退役(yi))
榛(zhen)名級直升(sheng)機驅逐艦(jian):比睿號(DDH-142,2011年(nian)退役)
白根(gen)級直(zhi)升機(ji)驅逐艦(jian):白根(gen)號(DDH-143)、鞍馬號(DDH-144)
初雪級護衛艦:澤(ze)雪號(hao)(hao)(DD-125)、磯雪號(hao)(hao)(DD-127)、松雪號(hao)(hao)(DD-130)
朝(chao)霧(wu)級(ji)護衛艦:朝(chao)霧(wu)號(DD-151/TV-3516)、天(tian)霧(wu)號(DD-154)、海霧(wu)號(DD-158)
十和田級補(bu)給艦(jian):常盤號(AOE-423)
金剛級(ji)驅逐艦:鳥海(hai)號(hao)(DDG-176)
村雨(yu)(yu)(yu)級護衛艦:村雨(yu)(yu)(yu)號(DD-101)、五月雨(yu)(yu)(yu)號(DD-106)、曙號(DD-108)
高(gao)波(bo)級護衛艦:高(gao)波(bo)號(hao)(DD-110)、卷波(bo)號(hao)(DD-112)、鈴(ling)波(bo)號(hao)(DD-114)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日向號護衛(wei)(wei)艦(DDH-181)、伊勢(shi)號護衛(wei)(wei)艦(DDH-182)
19,500噸級護衛艦:22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