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東羅(luo)定市(shi)羅(luo)鏡鎮龍巖村。蔡(cai)廷(ting)鍇將軍(jun)(jun)是我國著名(ming)民主人(ren)士,愛國將領(ling),抗日(ri)民族英雄(xiong),被稱為(wei)一代名(ming)將。曾于1932年(nian)1月28日(ri)在上海率領(ling)十(shi)九路軍(jun)(jun)抗擊侵華日(ri)軍(jun)(jun),以少勝多,戰敗日(ri)軍(jun)(jun)三易其帥,一戰而名(ming)震中外。
位于(yu)(yu)羅鏡鎮龍巖(yan)雙輪角村(cun),為三進院(yuan)落(luo)式布局,主(zhu)(zhu)屋(wu)是“富”字(zi)型結構(gou),是一座(zuo)青(qing)磚包泥磚、瓦木結構(gou)的農村(cun)民宅(zhai),兩(liang)側設附屋(wu),主(zhu)(zhu)屋(wu)有(you)閣樓(lou)、回廊、后座(zuo)兩(liang)角置炮樓(lou),屋(wu)前為地坪、池(chi)塘,屋(wu)后有(you)菜園(yuan)、果園(yuan),砌圍墻,附屋(wu)設有(you)豬舍、牛欄、舂米房等,通巷設水井,是粵西典型農產大屋(wu),略(lve)帶客家(jia)大屋(wu)風(feng)貌。 距蔡將(jiang)軍故居南面(mian)一公里有(you)帝甕瀑(pu)布,風(feng)景優美(mei)。1933年,蔡廷(ting)鍇(kai)將(jiang)軍在對正瀑(pu)布的兩(liang)側山崖(ya)上建(jian)一避暑(shu)亭(ting),取名為“退避賢廬”。1938年,蔡廷(ting)鍇(kai)將(jiang)軍因足傷(shang)返鄉療(liao)養,又(you)于(yu)(yu)帝甕東側石(shi)壁(bi)上題(ti)刻(ke)(ke)“東南一景”四字(zi),字(zi)跡(ji)剛勁雋(jun)秀,至今保存完好。 蔡廷(ting)鍇(kai)父母墓園(yuan)在羅鏡鎮東山,筑于(yu)(yu)半山,有(you)石(shi)階可拾級而上,墳(fen)塋(ying)(ying)為六角亭(ting),墳(fen)塋(ying)(ying)后面(mian)矗(chu)立(li)一座(zuo)石(shi)牌坊(fang),牌坊(fang)鑲有(you)一塊花崗巖(yan)匾 正面(mian)為蔡廷(ting)鍇(kai)親(qin)筆書寫“生我劬勞(lao)”,北面(mian)為李濟深題(ti)刻(ke)(ke)了“山河并壽”。
蔡廷鍇故居建于民國初年,一座具有粵西典型農戶帶有客家特色大屋。大屋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富”字形結構,內外墻青磚包泥磚,瓦木結構。兩側設附屋,主屋有樓閣、廻廊,后座兩角有炮樓,屋前為禾地、池塘,屋后有菜園、果園,均設圍墻,兩側設有附屋、豬舍、牛欄、舂米房、馬房等。通巷設水井,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嚴重破壞,1991年底省、市、縣政府撥款整修主屋的主體兩進,1992年4月20日,蔡廷鍇故居重修揭幕開放,中央文革與省、市、縣領導人及將軍親屬,海外港澳各界人士群眾參加慶典。故居交由羅定市博物館管理,同時作為蔡廷鍇將軍故居紀念館,開放供游人參觀。故居正面大門由吳南生題寫匾額。第一進紹義堂,當中安放將軍半身塑像,故居內布置有蔡廷鍇將軍生平事跡,“一·二八”淞滬抗戰重要史料圖片、照片、實物等,分六個部份陳列十九路軍抗日英雄事跡。1985年5月20日羅定市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廣東省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是云浮市、羅定市革命歷史教育基地。
距蔡將軍故居南面(mian)一(yi)公里有帝甕瀑布,風景(jing)優美。1933年,蔡廷(ting)(ting)鍇(kai)將軍在(zai)對正(zheng)瀑布的兩側(ce)山崖上(shang)建一(yi)避(bi)暑亭(ting),取(qu)名為“退避(bi)賢廬”。1938年,蔡廷(ting)(ting)鍇(kai)將軍因足傷返(fan)鄉療養,又于(yu)帝甕東(dong)側(ce)石(shi)壁(bi)上(shang)題(ti)(ti)刻(ke)“東(dong)南一(yi)景(jing)”四(si)字(zi),字(zi)跡剛勁雋秀,至(zhi)今保存完好。 蔡廷(ting)(ting)鍇(kai)父母墓園(yuan)在(zai)羅鏡鎮東(dong)山,筑于(yu)半山,有石(shi)階可拾(shi)級(ji)而上(shang),墳塋為六角(jiao)亭(ting),墳塋后面(mian)矗立一(yi)座(zuo)石(shi)牌(pai)坊,牌(pai)坊鑲(xiang)有一(yi)塊花崗巖匾 正(zheng)面(mian)為蔡廷(ting)(ting)鍇(kai)親筆書寫“生我劬勞”,北面(mian)為李濟深題(ti)(ti)刻(ke)了“山河并壽”。
旅游路線
坐(zuo)車(che)到羅定市客運總站(zhan)-羅境鎮汽車(che)總站(zhan)-蔡廷鍇(kai)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