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
0 票數:0 #博物館#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為紀念宋代“江西詩派”創始人 書法“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位于江西省修水縣縣城南山崖。前身為江西省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室,1984年籌建紀念館,1985年11月開館。 南山崖相傳為黃庭堅的棲游讀書處。現在還存留著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跡,還有他的法書碑刻 100多通。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中文名: 修水縣黃庭(ting)堅紀念館
  • 外文名: Huang Tingjian Memorial in Xiushui County
  • 地址: 江西省(sheng)九(jiu)江市修水(shui)縣(xian)寧紅(hong)大道(dao)1號
  • 門票: 免(mian)費
  • 成立時間: 1985年11月
  • 開放時間: 8:00~12:00,14:30~18:00
  • 博物館等級: 國(guo)家二級(文物(wu))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修水縣(xian)黃庭堅(jian)紀(ji)念館(guan)為(wei)紀(ji)念宋(song)代(dai)“江(jiang)西詩派”創始人 書法(fa)“宋(song)四家”之(zhi)一(yi)的(de)黃庭堅(jian)而(er)建立的(de)紀(ji)念館(guan)。位于江(jiang)西省修水縣(xian)縣(xian)城(cheng)南山崖。前身為(wei)江(jiang)西省修水縣(xian)歷(li)史文(wen)物(wu)陳列(lie)室,1984年(nian)籌建紀(ji)念館(guan),1985年(nian)11月開(kai)館(guan)。 南山崖相傳為(wei)黃庭堅(jian)的(de)棲游(you)讀書處(chu)。現(xian)在還存留(liu)著他(ta)的(de)“佛”、“釣(diao)磯”等摩崖石刻(ke)及(ji)手植(zhi)薜(bi)荔崖等遺(yi)跡,還有他(ta)的(de)法(fa)書碑刻(ke) 100多通。1959年(nian)被(bei)列(lie)為(wei)江(jiang)西省文(wen)物(wu)保(bao)護單位。館(guan)藏文(wen)物(wu)427件,標本1萬多件。其中(zhong)(zhong)黃庭堅(jian)撰文(wen)并書寫的(de)《王純中(zhong)(zhong)墓(mu)志銘(ming)》及(ji)《宋(song)故徐(xu)純中(zhong)(zhong)墓(mu)志銘(ming)》均為(wei)宋(song)墓(mu)出(chu)土,所(suo)作行(xing)楷在傳世黃庭堅(jian)書法(fa)作品中(zhong)(zhong)少見。該館(guan)基本陳列(lie)是《黃庭堅(jian)生平(ping)陳列(lie)》和(he)《修水縣(xian)歷(li)史文(wen)物(wu)陳列(lie)》。該館(guan)還舉辦地方名人書畫陳列(lie)等專題陳列(lie)。已出(chu)版《黃庭堅(jian)的(de)傳說(shuo)》一(yi)書。

展廳展館

黃(huang)庭堅(jian)(jian)紀念館內基本陳列(lie)有《黃(huang)庭堅(jian)(jian)書法石刻碑刻》、《黃(huang)庭堅(jian)(jian)生平史跡展覽(lan)》、《修水歷史文物(wu)陳列(lie)》。

《黃庭堅書法碑刻陳列》

陳列(lie)于(yu)“九曲(qu)廻廊”,始建于(yu)明代,經歷代重(zhong)修,陳列(lie)黃庭(ting)堅各個時期、各種(zhong)風格書法(fa)碑刻(ke)(ke),主要有《松風閣》詩、《經伏波神(shen)祠(ci)》、《贈(zeng)邱十四》、《墨(mo)竹賦》、《茶宴(yan)賦》等(deng)100余通。同時館址(zhi)南山崖保存了大量歷代名人題刻(ke)(ke)石(shi)刻(ke)(ke)。1959年被(bei)列(lie)為江西省重(zhong)點文(wen)物保護(hu)單位。

《黃庭堅生平史跡陳列》

分(fen)“雙井神童”、“才華初展”、“勤(qin)政恤民”、“蘇黃唱和”、“滿川風(feng)雨”、“詩(shi)開(kai)西江”、“翰墨千古”七(qi)個板塊,詳細介紹了(le)黃庭堅(jian)的生平(ping)、史跡、成(cheng)就及影響(xiang)。

《修水歷史文物陳列》

采用圖文結(jie)合的方(fang)式,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修水從原始社會到(dao)清末(mo)民國的歷(li)史,展示(shi)了新石器(qi)時(shi)代晚期(qi)(qi)(qi)江南著名(ming)文化(hua)——山背文化(hua)遺址出土的石器(qi)、陶器(qi)標(biao)(biao)本(ben),商(shang)周時(shi)期(qi)(qi)(qi)的陶器(qi)標(biao)(biao)本(ben),春(chun)秋戰國時(shi)期(qi)(qi)(qi)的甬(yong)鐘、陶甗,秦(qin)漢時(shi)期(qi)(qi)(qi)的陶罐、銅(tong)弩(nu)機(ji),唐宋明清各種瓷(ci)器(qi)等(deng)其他(ta)珍貴文物。

館藏實力

文(wen)物、標本3000余件(片),其中(zhong)國家一(yi)級(ji)文(wen)物3件、二(er)級(ji)文(wen)物12件、三級(ji)文(wen)物64件、一(yi)般文(wen)物500余件,主(zhu)要(yao)有:黃庭堅撰并書(shu)的(de)“王(wang)文(wen)叔墓志(zhi)銘”和“徐純中(zhong)墓志(zhi)銘”、立體浮雕山(shan)水(shui)畫田黃古印、朱耷(八大山(shan)人)《魚雀圖》、陳(chen)寶箴《家信》、陳(chen)三立書(shu)法立軸、陳(chen)師曾(ceng)絹(juan)本畫《梅》和《蘭》,及宋明(ming)清各類扇面(mian)書(shu)畫和大量(liang)錢幣、瓷器等珍(zhen)貴文(wen)物。

建筑布局

修水(shui)縣黃(huang)庭堅紀念館(guan)座落于素(su)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譽修水(shui)縣城南山崖(ya)上,相傳(chuan)南山崖(ya)為黃(huang)庭堅的棲游讀書(shu)處,尚存留著他的“佛”、“釣磯”等摩崖(ya)石(shi)刻(ke)及手植薜荔崖(ya)等遺跡,法書(shu)碑刻(ke)100多通。

紀念館內有(you)(you)門樓(lou)(lou)、溪山自(zi)在樓(lou)(lou)、山谷祠、九(jiu)曲廻(hui)廊、澄(cheng)秋閣(ge)、順濟亭、冠云亭、一翠亭等多處具有(you)(you)地方特色(se)的仿古建筑,有(you)(you)石門、藏龍洞、荔枝崖、釣(diao)磯、摩崖題“佛(fo)”等名跡。

山谷(gu)祠內,塑有一尊黃庭(ting)堅的全身塑像(xiang),山谷(gu)老人昂首而(er)立,雙目炯炯,直視前方,似在構思美文佳句(ju),又(you)像(xiang)在憂(you)心(xin)人間(jian)疾苦。

其他信息

人物簡介

黃(huang)庭堅(jian)(1045—1105),字魯直(zhi),號山谷道人、涪(fu)翁,又稱豫章黃(huang)先生(sheng)。洪州分寧(ning)(今江(jiang)西(xi)修水)人。北宋著(zhu)(zhu)名詩(shi)(shi)人、書(shu)法家(jia)、“江(jiang)西(xi)詩(shi)(shi)派”始祖(zu)。治(zhi)平四(si)年(1067)舉進士。歷(li)著(zhu)(zhu)作佐郎(lang)、秘書(shu)丞(cheng)。紹圣(sheng)初,以校書(shu)郎(lang)坐修《神宗(zong)實錄(lu)》失(shi)實貶涪(fu)州別(bie)駕,黔州安置(zhi)。徽宗(zong)立,召知太(tai)平州,九(jiu)(jiu)日而罷(ba),復(fu)除名,編管宜州。三(san)年而從永州,未聞(wen)命而卒。“蘇(su)門(men)四(si)學士”之首,擅文章、詩(shi)(shi)詞(ci)、尤工書(shu)法。兼擅行(xing)(xing)、草(cao)書(shu),楷法自成一(yi)(yi)家(jia),為“宋四(si)家(jia)”之一(yi)(yi)。詩(shi)(shi)與蘇(su)軾齊名,世稱蘇(su)黃(huang)。詩(shi)(shi)風(feng)(feng)奇崛(jue)瘦硬,力擯(bin)輕俗之習(xi),開一(yi)(yi)代風(feng)(feng)氣。在中國(guo)文學史上占有重要(yao)地(di)位,影(ying)響極(ji)大。詞(ci)與秦觀(guan)齊名,號秦七、黃(huang)九(jiu)(jiu)。詞(ci)風(feng)(feng)疏宕(dang),俚(li)俗處甚于柳永。于孝悌身體力行(xing)(xing),時以“孝友”著(zhu)(zhu)稱,名列“二十四(si)孝圖”中。著(zhu)(zhu)有《豫章集》、《山谷詞(ci)》。

宋神宗元豐(feng)三(san)年(1080),黃(huang)庭(ting)堅知(zhi)太和(he)縣(xian)(今江西(xi)泰(tai)和(he))。元豐(feng)四年(1081)朝廷(ting)推行鹽務(wu)專賣政(zheng)策(ce),價貴(gui)質差,百(bai)姓貧窮(qiong)無(wu)力(li)購買(mai),但朝廷(ting)硬性攤派。黃(huang)庭(ting)堅深入(ru)實(shi)(shi)地調查,入(ru)萬(wan)歲山(shan),宿早禾渡,上大(da)蒙(meng)籠,過金刀坑,寫下了《雕陂》、《上大(da)蒙(meng)籠》等(deng)十(shi)多首體恤民情(qing)的詩(shi)作,對這(zhe)一政(zheng)策(ce)提出(chu)了批評(ping)。同時,為(wei)實(shi)(shi)踐他“聊厚(hou)不為(wei)薄”、“不以民為(wei)梯”的從政(zheng)主張,書寫了五代十(shi)國時期(qi)蜀主孟昶《戒石文》其中十(shi)六字為(wei)銘,鐫石自警(jing)。南宋高宗時,詔令天下郡(jun)縣(xian)刻制黃(huang)庭(ting)堅所書《戒石銘》置(zhi)于州(zhou)府縣(xian)衙,影響巨(ju)大(da)。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hu)提(ti)(ti)供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提(ti)(ti)供”的(de)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戶(hu)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guan)點,更不表示本(ben)站支持(chi)購買和(he)交易(yi),本(ben)站對網頁(ye)中內(nei)容的(de)合法性(xing)(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qin)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shi)(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yi)時(shi)(shi)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2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14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21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567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