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寺(si)(si)位于宜(yi)興西南(nan)(nan)山(shan)區橫山(shan)水庫東(dong)北隅,為(wei)禪(chan)宗臨(lin)濟宗道(dao)場。南(nan)(nan)宋咸淳(1265年-1274年)年間,由(you)志(zhi)寧禪(chan)師創建,至今約(yue)有七百多年歷史(shi)。清(qing)乾隆年間(1735~1796),寺(si)(si)名為(wei)“集賢山(shan)大覺院”。清(qing)道(dao)光年間(1820—1850),更名為(wei)“白(bai)塔(ta)山(shan)大覺禪(chan)院”。近代《宜(yi)興縣志(zhi)》記載(zai),寺(si)(si)名為(wei)“元上鄉白(bai)塔(ta)山(shan)大覺寺(si)(si)”。大覺寺(si)(si)建址位于橫山(shan)水庫東(dong)側,雞龍(long)山(shan)岕(jie),周邊資源優越,依(yi)山(shan)傍水,形成獨特的(de)(de)地域景觀特色,是現代與古文化(hua)的(de)(de)結合,具有仿(fang)古的(de)(de)江南(nan)(nan)建筑風(feng)格,通過佛(fo)教(jiao)文化(hua)的(de)(de)引入,傳播佛(fo)教(jiao)思(si)想。
1920年(nian),志開上(shang)人(ren)出任(ren)監(jian)院。1938年(nian),悟徹今覺(即佛(fo)光山開山宗長(chang)星(xing)云大師(shi)(shi))在此出家。后(hou)值戰亂時期,軍(jun)閥、日軍(jun)侵占,地方不寧,1947年(nian)與師(shi)(shi)兄今觀法師(shi)(shi)返(fan)回主持寺務(wu),大師(shi)(shi)兼任(ren)白塔國(guo)小校長(chang)。1949年(nian)解放后(hou)歷-革,佛(fo)寺無存。1989年(nian),大師(shi)(shi)由臺返(fan)國(guo)-探親之時,回到宜(yi)興祖庭禮祖。眼(yan)見片瓦(wa)無存,不禁興嘆(tan):“當盡(jin)復興祖庭之志。”后(hou)獲得江蘇(su)省宗教(jiao)局(ju)翁振進局(ju)長(chang)建(jian)議恢(hui)復祖庭,無錫、宜(yi)興諸位領導,宜(yi)興佛(fo)教(jiao)協(xie)會等均一(yi)致贊成。
2004年5月10日宜興市政府批文同意,于西渚鎮橫山村王飛嶺岕(jie)“云(yun)湖”之濱建(jian)立新寺址,占地二千余畝。2005年開始重建(jian),2011年底基本(ben)完成(cheng),包括山門、山門大道、十八羅漢、佛陀行畫圖、大雄(xiong)寶殿、東禪樓、西凈樓、風雨走廊及中間(jian)的菩提(ti)廣場(chang)、成(cheng)佛大道等,總面積約42,500平方米。
地址:無錫市(shi)宜興市(shi)西渚(zhu)鎮(zhen)橫山(shan)村(近云湖國際會(hui)議中心(xin))
類型:寺廟
游玩(wan)時間:建議1-2小時
電(dian)話:0510-87376181
開放時間:
8:00-17:00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