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化學學報(bao)》是1980年創辦的中(zhong)文學術期(qi)刊(kan),月刊(kan),中(zhong)華(hua)人(ren)民(min)共和國(guo)教(jiao)育部主(zhu)管,吉林(lin)大學、南開大學主(zhu)辦。
學(xue)報(bao)(bao)重(zhong)點報(bao)(bao)道(dao)中國高等(deng)院校師生和(he)中國科學(xue)院各研(yan)(yan)究(jiu)(jiu)所研(yan)(yan)究(jiu)(jiu)人員(yuan)在化學(xue)學(xue)科及其相(xiang)關(guan)交叉(cha)學(xue)科領域中的基礎研(yan)(yan)究(jiu)(jiu)、應用研(yan)(yan)究(jiu)(jiu)和(he)開發研(yan)(yan)究(jiu)(jiu)方面所取得的創造性研(yan)(yan)究(jiu)(jiu)成果。
根據2018年4月學(xue)(xue)報官網顯示(shi),《高等學(xue)(xue)校化學(xue)(xue)學(xue)(xue)報》第(di)四屆編(bian)委(wei)會擁(yong)有分類(lei)(lei)副主編(bian)14名、分類(lei)(lei)編(bian)委(wei)58名及顧問(wen)編(bian)委(wei)15名。根據2018年4月中(zhong)國知網顯示(shi),《高等學(xue)(xue)校化學(xue)(xue)學(xue)(xue)報》總被(bei)下載2899912次(ci)、總被(bei)引156271次(ci),(2017版(ban))復合影(ying)響(xiang)因(yin)子為(wei)1.280、(2017版(ban))綜合影(ying)響(xiang)因(yin)子為(wei)0.922。根據2018年4月萬(wan)方數據知識服務平(ping)臺顯示(shi),《石油學(xue)(xue)報》載文量為(wei)10486,被(bei)引量為(wei)104537,下載量為(wei)781396;2015年影(ying)響(xiang)因(yin)子為(wei)1.07。
1980年(nian),《高等(deng)學校化學學報(bao)》創刊,為半年(nian)刊。
1981年學報改(gai)為季刊(kan);1983年改(gai)為雙月刊(kan);1985年改(gai)為月刊(kan)。
2007年,學報第四屆編委會會議在吉林(lin)大學召開。
2009年(nian),學(xue)報開通在線投(tou)稿、查稿。
2011年,學報編(bian)輯(ji)部搬遷至長春市南湖大路5372號吉林大學南湖校(xiao)區綜合樓(lou)207室。
2014年(nian)起(qi),學報(bao)不收錄研究簡報(bao)欄目的論文。
2015年,學(xue)報入(ru)選原(yuan)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ju)第一批認(ren)定學(xue)術(shu)期刊名單(dan)。
《高等(deng)學校化學學報》設有(you)學術(shu)論(lun)文、研(yan)究快報、綜合評述等(deng)欄(lan)目。
學(xue)(xue)(xue)報重點報道中(zhong)國(guo)高(gao)等院校(xiao)師生和中(zhong)國(guo)科學(xue)(xue)(xue)院各研(yan)究(jiu)(jiu)所(suo)研(yan)究(jiu)(jiu)人員(yuan)在化學(xue)(xue)(xue)學(xue)(xue)(xue)科及其相關交叉學(xue)(xue)(xue)科領域(yu)中(zhong)的基礎研(yan)究(jiu)(jiu)、應用(yong)研(yan)究(jiu)(jiu)和開發研(yan)究(jiu)(jiu)方面所(suo)取得的創造性研(yan)究(jiu)(jiu)成果。
根據2018年4月學(xue)報官網顯示(shi),《高等(deng)學(xue)校化學(xue)學(xue)報》第(di)四屆編(bian)委(wei)會擁有分類副主編(bian)14名、分類編(bian)委(wei)58名及顧問(wen)編(bian)委(wei)15名。
無機化學(14人(ren))
副主編:
支志明(香港大學)馮守華(hua)(吉林大學)黎樂民(北京大學)
編委:
卜顯和(南開大(da)學(xue))李亞棟(清(qing)華大(da)學(xue))任詠華(香(xiang)港大(da)學(xue))
張洪杰(中科院(yuan)長春應化所)陳小明(中山大學)林建華(北(bei)京大學)
蘇寶連(比利時那慕爾大(da)學(xue))鄭蘭蓀(廈門大(da)學(xue))郭(guo)子建(南京大(da)學(xue))
薛子陵(美國(guo)田(tian)納(na)西大學(xue))戴勝(美國(guo)橡樹嶺國(guo)家實驗室)
分析(xi)化學(13人(ren))
副主編:
陳洪淵(南京(jing)大學(xue))王柯敏(湖南大學(xue))龐代文(武漢大學(xue))
編委:
樂曉春(chun)(加拿大(da)阿爾伯塔大(da)學(xue))江(jiang)云寶(bao)(廈門大(da)學(xue))江(jiang)桂(gui)斌(bin)(中(zhong)科院(yuan)生態(tai)環境研究中(zhong)心)
楊芃原(復旦大學)陳(chen)義(中科院(yuan)化學所)邵元華(北京(jing)大學)
邵學(xue)(xue)廣(南開大(da)學(xue)(xue))鄒漢法(中科院大(da)連化物所)夏(xia)興華(南京(jing)大(da)學(xue)(xue))
董(dong)德明(吉林(lin)大學(xue))
有機化學(17人)
副主編:
張禮和(he)(北(bei)京大學)麻(ma)生明(華東師范(fan)大學)劉育(南開(kai)大學)
編委:
王(wang)銳(蘭州大(da)學)王(wang)彥廣(浙江大(da)學)王(wang)炳(bing)和(美國喬治亞州立大(da)學)
葉(xie)新山(shan)(北京大學)劉克(ke)良(軍事醫學科學院)何(he)川(美國芝加哥大學)
李(li)朝軍(jun)(加拿(na)大麥吉爾大學(xue))周其林(南(nan)開(kai)大學(xue))趙玉芬(清華大學(xue))
侯雪龍(中科(ke)院上海有(you)機所)祝介平(法(fa)國科(ke)學(xue)院天然產物研究所)席(xi)振(zhen)峰(feng)(北京大學(xue))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潘毅(南(nan)京大學)
物理(li)化學(15人)
副主編:
萬惠(hui)霖(廈門大學)李燦(中科(ke)院大連化物所)朱清時(中國科(ke)技大學)
編委:
萬立駿(中科院化學所)田中群(qun)(廈門大學)關(guan)乃佳(jia)(南開大學)
江雷(中科院化學所(suo))李澤生(sheng)(吉林大(da)學)麥松(song)威(wei)(香港中文大(da)學)
吳云東(香港科技大(da)學)張紅(hong)星(xing)(吉林大(da)學)遲力鋒(feng)(德國明斯(si)特大(da)學)
趙東(dong)元(復旦大學(xue)(xue))趙新生(北京大學(xue)(xue))韓布(bu)興(中科院化學(xue)(xue)所(suo))
高分子化學(13人)
副主編:
江(jiang)明(復旦大(da)學)楊玉良(教育部)
編委:
李子臣(北京大(da)(da)學)伍青(中山大(da)(da)學)危巖(美(mei)國爵碩大(da)(da)學)
楊柏(吉林大(da)學(xue))張希(xi)(清華大(da)學(xue))陳群(華東師范大(da)學(xue))
陳(chen)學思(si)(中科院應化所)傅強(四川大學)潘才元(yuan)(中國科技大學)
薛奇(qi)(南京大學)
顧問編(bian)委(15人):
王夔(北京(jing)大(da)學)計(ji)亮年(nian)(中山(shan)大(da)學)劉(liu)若莊(北京(jing)師范大(da)學)
吳養潔(鄭州大學)沈之(zhi)荃(浙(zhe)江大學)沈家(jia)驄(吉林大學)
卓(zhuo)仁禧(xi)(武漢大學(xue))查全性(武漢大學(xue))俞汝勤(qin)(湖南大學(xue))
徐(xu)如(ru)人(吉林(lin)大學)
根據(ju)2018年(nian)4月中(zhong)(zhong)國(guo)(guo)知網(wang)顯示,《高(gao)等學校化學學報》被CA化學文摘(美)(2014)、SCI科(ke)學引文索引(美)(2016)、JST日本(ben)科(ke)學技術振興(xing)機構數據(ju)庫(日)(2013)、Pж(AJ)文摘雜志(俄)(2014)、EI工程索引(美)(2016)、CSCD中(zhong)(zhong)國(guo)(guo)科(ke)學引文數據(ju)庫來(lai)(lai)源期刊(2017-2018年(nian)度)(含擴展版(ban))、北京大學《中(zhong)(zhong)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lai)(lai)源期刊(1992年(nian)第一(yi)版(ban),1996年(nian)第二版(ban),2000年(nian)版(ban),2004年(nian)版(ban),2008年(nian)版(ban),2011年(nian)版(ban),2014年(nian)版(ban))等收錄(lu)。
根據2018年4月中國(guo)知網顯(xian)示,《高等(deng)學校化(hua)學學報》出版文(wen)獻量為16447篇。
(注:因該刊未(wei)被《中(zhong)國(guo)期(qi)刊引證(zheng)報(bao)告(擴刊版)》收錄(lu),故(gu)無出版文獻量信息(xi))
根據(ju)2018年4月中國(guo)知(zhi)網顯示(shi),《高等學校(xiao)化學學報》總(zong)被下載2899912次、總(zong)被引156271次,(2017版(ban))復合影響(xiang)(xiang)因子為1.280、(2017版(ban))綜(zong)合影響(xiang)(xiang)因子為0.922。
根據(ju)2018年4月萬方(fang)數據(ju)知(zhi)識服(fu)務平臺顯示(shi),《石(shi)油(you)學報》載文量為(wei)(wei)10486,被引量為(wei)(wei)104537,下載量為(wei)(wei)781396;2015年影響因子為(wei)(wei)1.07。
(注:因該刊(kan)(kan)未被《中國期(qi)刊(kan)(kan)引證報(bao)告(擴(kuo)刊(kan)(kan)版(ban))》收錄,故無統計期(qi)刊(kan)(kan)排名信(xin)息)
2000年至2004年,學(xue)報連續三屆獲國家期刊獎。
2001年(nian),學報(bao)入選(xuan)中國期(qi)刊方陣(zhen)“雙高”(高知名度(du)、高學術水(shui)平)科技(ji)期(qi)刊。
2002年至2010年,學(xue)報連續九(jiu)屆(jie)入(ru)選中(zhong)國百種杰(jie)出學(xue)術期刊。
2006年至(zhi)2010年,學報連續三屆獲“中國高校(xiao)精品科技(ji)期刊”稱號。
2011年,學報獲“第(di)二(er)屆(jie)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kan)獎”。
此外,學(xue)報還連續(xu)多(duo)次榮(rong)獲(huo)全國(guo)、國(guo)家(jia)教育(yu)部和吉(ji)林(lin)省的(de)優秀科(ke)技期(qi)刊(kan)獎和十佳期(qi)刊(kan)稱(cheng)號(hao),連續(xu)多(duo)年(nian)得(de)到國(guo)家(jia)自(zi)然科(ke)學(xue)基金重點學(xue)術期(qi)刊(kan)專項(xiang)資助。
新(選題新、發表(biao)成果創新性(xing)強)、快(編輯(ji)(ji)出(chu)版速度(du)快)、高(刊文學術水平(ping)和編輯(ji)(ji)出(chu)版質量高)。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第四(si)屆編委會
職務 姓名
主編 周其鳳
常務副主編 裘式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