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時命》是(shi)漢代辭賦家(jia)莊忌(ji)的作品。此賦以屈原(yuan)一(yi)生遭(zao)遇(yu)為主線,自哀像屈原(yuan)一(yi)樣生不逢(feng)時,懷才不遇(yu),強烈而(er)真摯(zhi)地(di)表(biao)達(da)了當(dang)時很多懷才不遇(yu)的知識分子(zi)所共有的內心苦悶(men)和抗(kang)爭(zheng),也表(biao)現了這(zhe)些知識分子(zi)對(dui)人生道路(lu)的迷茫(mang)。全文篇幅短小精悍,感(gan)情真摯(zhi),純屬騷(sao)體(ti),保(bao)持了漢代早(zao)期騷(sao)體(ti)賦所具(ju)有的特點,是(shi)詠屈賦中(zhong)的佳品。
哀時命
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fu)何予生之不遘時1!
往者(zhe)不可扳援兮2,俫者(zhe)不可與期(qi)3。
志憾恨而不逞兮4,杼中情而屬詩(shi)。
夜炯炯而不寐兮5,懷隱憂(you)而歷茲(zi)。
心郁郁而無告兮,眾孰可與深謀(mou)!
欿愁(chou)悴(cui)而委惰兮6,老冉冉而逮之(zhi)。
居(ju)處愁(chou)以(yi)隱約兮7,志沈抑而不(bu)揚。
道壅塞(sai)而不(bu)通兮8,江河廣而無梁。
愿至(zhi)昆侖之懸圃兮,采鍾山之玉英9。
攬(lan)瑤木之橝枝兮10,望閬風(feng)之板桐(tong)11。
弱水汨其(qi)為難兮(xi)12,路中斷而不通。
勢不能凌波以(yi)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gao)翔。
然隱憫而不達兮(xi),獨徙倚而彷徉13。
悵惝罔(wang)以永思兮14,心紆軫而增傷15。
倚躊躇以淹留兮(xi)16,日饑饉而絕糧17。
廓抱景而獨倚兮18,超(chao)永思乎故(gu)鄉。
廓落寂而(er)無友兮19,誰可(ke)與玩此遺芳?
白日(ri)晼晚其將(jiang)(jiang)入兮20,哀余壽(shou)之(zhi)弗將(jiang)(jiang)。
車既弊而馬罷兮,蹇邅徊(huai)而不能行21。
身既不容於濁世兮,不知進(jin)退(tui)之宜當。
冠(guan)崔(cui)嵬而切云(yun)兮(xi),劍淋離而從橫。
衣攝(she)葉以儲與兮,左(zuo)袪掛於榑桑22。
右衽拂於不(bu)周兮23,六合不(bu)足(zu)以肆行(xing)。
上同鑿枘於伏戲(xi)兮24,下合矩矱於虞(yu)唐25。
愿(yuan)尊節而式(shi)高兮,志猶卑夫禹(yu)湯(tang)。
雖(sui)知困其不改操(cao)兮(xi),終不以邪枉害(hai)方。
世并舉而好朋兮,一斗斛而相量26。
眾比周以肩迫兮(xi),賢者(zhe)遠(yuan)而隱藏。
為鳳皇作鶉籠兮,雖(sui)翕翅其不容27。
靈皇其不(bu)寤知兮(xi)28,焉(yan)陳詞而效忠(zhong)。
俗嫉(ji)妒(du)而蔽(bi)賢兮,孰知余之(zhi)從(cong)容?
愿(yuan)舒志而抽(chou)馮兮(xi),庸詎知(zhi)其吉(ji)兇29?
璋珪雜於甑(zeng)窐兮30,隴(long)廉與孟(meng)娵(ju)同宮(gong)31。
舉世以為恒俗兮,固將(jiang)愁苦而終窮。
幽獨(du)轉而不寐兮,惟煩懣而盈匈32。
魂眇眇而馳騁兮33,心煩冤之忡(chong)(chong)忡(chong)(chong)34。
志欿憾而不憺兮(xi)35,路幽昧(mei)而甚難。
塊獨守此(ci)曲隅兮(xi),然欿切(qie)而永嘆。
愁修夜而宛轉兮,氣涫沸其若(ruo)波(bo)36。
握剞(ji)劂而不用(yong)兮37,操(cao)規矩而無所施。
騁(cheng)騏驥(ji)於中庭兮38,焉能極夫(fu)遠道(dao)?
置援檻(jian)狖於欞(ling)兮39,夫何以(yi)責其捷巧?
駟跛(bo)鱉而上山兮(xi)40,吾固知其(qi)不能升。
釋管晏(yan)而任臧獲兮,何權衡之能稱?
箟(jun)簬雜於黀蒸兮41,機蓬(peng)矢(shi)以射革(ge)。
負檐荷以丈(zhang)尺兮,欲伸要(yao)而不可得。
外(wai)迫脅於機臂兮,上牽聯(lian)於矰隿(yi)42。
肩傾(qing)側而(er)不容兮,固陿腹(fu)而(er)不得息43。
務光自投於深(shen)淵兮,不獲(huo)世之塵垢。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shen)而(er)窮處。
鑿山楹而為室兮(xi)44,下被衣於(wu)水(shui)渚。
霧露濛(meng)濛(meng)其晨降(jiang)兮,云依斐而(er)承宇。
虹霓紛(fen)其(qi)朝霞兮,夕淫(yin)(yin)淫(yin)(yin)而(er)淋雨(yu)。
怊茫茫而無歸兮45,悵(chang)遠(yuan)望(wang)此曠野。
下垂(chui)釣於溪谷兮,上要求於仙(xian)者。
與赤松而結友(you)兮,比王僑而為耦46。
使梟揚先導兮,白虎(hu)為(wei)之前后。
浮云霧而(er)入冥(ming)兮(xi),騎白鹿而(er)容與。
魂眐(zheng)眐(zheng)以寄獨兮47,汨徂往而不(bu)歸48。
處卓(zhuo)卓(zhuo)而日遠(yuan)兮,志浩(hao)蕩而傷懷(huai)。
鸞鳳翔於蒼云兮,故(gu)矰繳而不能加(jia)49。
蛟龍潛(qian)於旋淵兮,身(shen)不(bu)掛於罔(wang)羅。
知貪餌而近(jin)死(si)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寧幽隱以(yi)遠禍兮,孰(shu)侵辱之可為。
子胥死而成義兮50,屈原沈於(wu)汨羅(luo)。
雖體解其(qi)不變兮(xi),豈(qi)忠(zhong)信之可化。
志怦怦而內直兮,履繩墨而不頗(po)。
執權(quan)衡(heng)而無私(si)兮,稱輕重而不差。
摡(gai)塵垢之枉(wang)攘兮51,除穢累而反真。
形體白而(er)質素兮,中皎潔而(er)淑清。
時厭飫而不(bu)用兮(xi)52,且隱伏而遠(yuan)身。
聊竄端而匿(ni)跡(ji)兮,嗼寂默而無聲53。
獨(du)便(bian)悁而煩毒兮54,焉發(fa)憤而紓情。
時曖曖其將罷兮55,遂悶嘆而無名。
伯夷死於首陽兮,卒夭隱(yin)而不榮(rong)。
太公不遇文王兮56,身至死而(er)不得逞(cheng)。
懷瑤象而佩(pei)瓊兮,愿陳列而無正。
生(sheng)天墬之若(ruo)過兮57,忽爛漫(man)而無成。
邪氣襲余之形(xing)體(ti)兮,疾(ji)憯怛而萌生58。
愿一見陽(yang)春(chun)之白(bai)日兮,恐不終(zhong)乎(hu)永年。
1.遘(gòu):遭遇。
2.扳(pān):同(tong)“攀(pan)”。
3.來:一本作“俫”。
4.逞:稱心。
5.炯(jiǒng):明亮。
6.欿(kǎn):愁苦的樣子。悴(cui)(cuì):憂(you)傷(shang)。委惰:懈倦,精神(shen)沮(ju)喪。
7.隱約:窮困的意(yi)思(si)。
8.壅(yong)(yōng):堵塞。
9.鍾(zhōng)山:神話中(zhong)的山名(ming)。
10.橝(tán):通”覃“,長。
11.閬(lang)(làng)風:傳(chuan)說中(zhong)神(shen)仙居住(zhu)的地方(fang)。板桐(tong):神(shen)話中(zhong)的山名。
12.汨(mi)(mì):水流急。
13.彷徉(páng yáng):周游;遨游。
14.罔(wǎng):失意。
15.紆(yu)軫(zhěn):隱(yin)曲,悲痛。
16.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bu)決。
17.饉(jǐn):荒年(nian)。
18.抱景:面對山景。
19.落:空曠,空寂(ji)。
20.晼(wǎn)晚:日將暮(mu),遲暮(mu)。
21.蹇(jiǎn):語助詞。邅(zhan)徊(zhān huái):艱(jian)行不進貌。
22.榑(fú)桑(sang):扶桑(sang)。
23.衽(rèn):衣襟。
24.鑿:榫(sun)眼。枘(ruì):榫(sun)頭。
25.矩矱(huo)(yuē):規矩法度(du)。
26.斛(hu)(hú):舊量器(qi)名。
27.翕(xī):合(he),聚。
28.寤(wù):睡醒。
29詎(jù):豈(qi),怎(zen)。
30.璋珪(guī):玉制的(de)(de)禮(li)器(qi)。甑窐(zèng wā):陶制烹(peng)飪器(qi),泛指(zhi)粗陋的(de)(de)瓦器(qi)。
31.隴廉:古(gu)代丑婦名。孟娵(ju)(jū):古(gu)代美女名。
32.懣(mèn):煩悶。
33.眇眇(miǎo miǎo):微(wei)末。
34.忡忡(chōng chōng):憂愁煩悶(men)的(de)樣子。
35.憺(dàn):安穩,泰然。
36.涫(guàn):沸騰。
37.剞劂(jī jué):刻鏤的刀具(ju)。
38.騏驥(qí jì):千(qian)里馬。
39.狖(yòu):古(gu)書上說的(de)一種猴。欞(ling)(líng):舊式房屋的(de)窗格。
40.跛鱉(bǒ biē):瘸(que)腿的甲(jia)魚。
41.箟簬(jùn lù):竹名。細而長,無節,可(ke)為矢。黀(zou)(zōu):麻(ma)稈。
42.矰(zeng)(zēng):絲繩(sheng)(sheng)系(xi)住用(yong)(yong)來(lai)射飛鳥的短箭(jian)(jian)。隿(yì):同“弋(yi)”,用(yong)(yong)繩(sheng)(sheng)系(xi)在箭(jian)(jian)上(shang)射。
43.陿(xiá)腹:收腹。
44.楹(ying)(yíng):廳堂(tang)前部的柱子。
45.怊(chāo):悲(bei),悵。
46.耦(ǒu):兩個人在一起耕地。
47.眐(zheng)眐(zheng)(zhēng zhēng):獨行的樣子。
48.徂(cú):往。
49.矰(zeng)繳:系有(you)絲繩(sheng)、弋射飛鳥(niao)的(de)短(duan)箭(jian)。
50.子胥(xu)(xu):即伍子胥(xu)(xu)。
51.摡(gai)(gài):同“溉”,洗(xi)滌。
52.厭飫(yù):吃飽,吃膩。
53.嗼(mò):寂靜。
54.便悁(yuān):忿恨(hen)。
55.曖曖(ài ài):昏暗不明的(de)樣子。
56.太(tai)公(gong):即姜子牙。
57.墬(dì):古同“地”。
58.憯怛(cǎn dá):憂傷,悲痛,傷痛。
哀嘆我(wo)的命(ming)運不如古人啊,為什(shen)么唯獨我(wo)生不逢時。
往古(gu)的(de)圣主追隨不(bu)及啊,后世的(de)明君(jun)也難以(yi)遇合共世。
心里(li)怨恨不痛(tong)快啊,抒發我(wo)的情懷秉筆作賦。
夜(ye)里睜著兩眼不能(neng)入睡啊,滿懷憂(you)傷經(jing)年累月(yue)直(zhi)至今(jin)日。
心(xin)情郁悶無(wu)人(ren)可以訴說啊,眾皆諂(chan)諛可與誰(shui)傾吐心(xin)中事(shi)?
愁苦(ku)憔悴心(xin)灰(hui)意倦啊,時(shi)光(guang)荏苒(ran)不覺老之(zhi)將至。
處(chu)境愁苦隱(yin)居(ju)山林啊,精(jing)神壓抑不能振發高揚。
道路阻塞不能通行啊,江河廣闊沒(mei)有橋梁。
我想登上昆侖山(shan)的(de)懸圃啊,采摘鐘山(shan)玉花做干糧。
手持玉樹的長(chang)枝條啊,又向閬風板桐山眺望。
弱(ruo)水(shui)急(ji)流(liu)難(nan)以(yi)涉渡啊(a),道(dao)路(lu)中斷不通暢。
我不能(neng)腳踏波(bo)濤徑直渡河(he)啊(a),又身無雙翼展翅高翔。
隱居山林自傷(shang)志不達啊,只(zhi)有獨(du)自徘徊獨(du)彷徨。
思(si)念不止心惆悵啊,心如刀絞(jiao)倍增憂傷。
猶豫徘(pai)徊久(jiu)留這里啊(a),天(tian)天(tian)缺菜又斷(duan)糧。
我孤獨(du)無依(yi)形(xing)影相吊(diao)啊,情思綿(mian)綿(mian)長思我的(de)故鄉。
空闊冷落寂寞無知音(yin)啊,誰能與(yu)我把這香花玩賞?
太(tai)陽西下漸漸沉(chen)沒啊,哀(ai)嘆我的壽命也不(bu)久長。
我(wo)的車已破敗馬(ma)也疲憊啊,徘(pai)徊停滯不能再向前方(fang)。
我既不被(bei)污濁社會所容啊,不知進(jin)還(huan)是退哪樣適當。
我戴著高高的(de)切云冠(guan)啊,腰佩長長的(de)寶劍左(zuo)右(you)擺(bai)蕩。
衣服(fu)寬大不得舒展啊,左邊衣袖(xiu)掛在(zai)扶桑(sang)樹上。
右邊衣襟又擦拂著不周山啊,天地四方不夠我任(ren)意來往。
上與(yu)伏(fu)羲(xi)的法度(du)相合啊,下與(yu)堯(yao)舜的規矩一(yi)樣。
我愿把高(gao)尚節操作為榜樣啊(a),但(dan)志(zhi)向還(huan)不及夏禹(yu)商湯。
我既(ji)知道貧賤(jian)也不能變節啊,終不能用(yong)邪惡行為危害正良。
世人喜歡互(hu)相吹捧成(cheng)群結(jie)黨啊(a),把好(hao)壞善惡(e)同(tong)樣看待衡量。
眾小人(ren)互相勾結親密并肩啊(a),賢人(ren)志士隱身(shen)避世(shi)潛(qian)藏。
給鳳凰做一只鵪鶉竹籠(long)啊,既(ji)使緊攏翅(chi)膀(bang)也難以容(rong)身。
君(jun)子(zi)昏(hun)憒而不(bu)覺(jue)悟(wu)啊,向誰陳(chen)訴進獻我(wo)的一(yi)片忠心。
世俗是那(nei)樣(yang)嫉(ji)賢妒能啊,誰(shui)又了解我舉止(zhi)從容有分寸?
我要傾訴心志發泄(xie)憤(fen)懣(men)啊,哪(na)管它后果是(shi)吉還是(shi)兇!
寶玉和瓦器(qi)混雜一處啊,丑婦與美女同(tong)住(zhu)一室中。
全世間(jian)都認為這(zhe)是(shi)常理啊,我當(dang)然就要愁苦潦倒終生。
夜里輾轉反側不能入(ru)睡啊,只(zhi)有(you)煩悶(men)憤(fen)懣郁結(jie)滿胸。
魂靈悠悠到處飄蕩啊,心里(li)煩冤(yuan)委屈憂心忡忡。
可恨總不得志(zhi)內心不寧啊,路(lu)途(tu)黑暗艱險難(nan)行。
我孑(jie)然(ran)一身處在深山(shan)溝啊,心中悲(bei)切長嘆聲聲。
愁苦啊(a),長夜(ye)難眠愁思宛轉啊(a),心潮起(qi)伏就像那水沸浪涌。
手握(wo)刻刀而(er)不(bu)能雕(diao)鏤(lou)啊,手拿(na)規(gui)尺而(er)無(wu)處使(shi)用(yong)。
千里(li)駿馬在(zai)庭院里(li)奔馳啊,又怎能把萬(wan)里(li)行(xing)程跑(pao)完(wan)?
猴(hou)子關在籠子里(li)啊(a),又怎能(neng)責怪它只是敏捷靈便?
駕(jia)著跛腳的海鱉上山啊,我(wo)本來就知道不能成功。
廢棄管仲(zhong)晏(yan)嬰而任用卑(bei)賤啊,又怎能(neng)擔負(fu)起治國的大政?
竹箭混在麻秸(jie)中不識(shi)真貨啊,蓬(peng)蒿做箭難把犀皮射通。
在丈尺間背負(fu)肩(jian)挑啊,想(xiang)要伸一伸腰也不可能。
我既怕被強弩硬(ying)弓所傷啊,又擔心被系著絲(si)繩的短箭射中。
側肩傾身而不見容(rong)啊(a),本(ben)來縮(suo)緊肚子(zi)呼(hu)吸(xi)就難暢通(tong)。
務光自(zi)投(tou)深淵而死啊,免去(qu)濁世塵(chen)垢的玷污。
誰能長期(qi)忍受摧殘啊,我(wo)寧愿退身去隱居。
鑿石柱營(ying)造(zao)小屋啊,沙渚(zhu)水邊浣洗衣服。
清(qing)晨山霧彌漫(man)露濛(meng)濛(meng)啊,裊裊白(bai)云縈(ying)繞屋宇。
彩虹絢麗(li)朝霞(xia)滿天啊(a),傍(bang)晚又下起綿(mian)綿(mian)細雨(yu)。
愁思茫(mang)茫(mang)無(wu)處(chu)投(tou)奔啊,放(fang)眼望去(qu)只(zhi)見一片曠野無(wu)際。
下臨(lin)溪谷水邊垂釣啊,上邀仙(xian)人(ren)同游共戲。
與赤松(song)子(zi)結(jie)為(wei)友啊,和(he)王僑(qiao)結(jie)成伴侶。
讓梟揚(yang)前面(mian)為我(wo)開路啊,令白虎奔走(zou)前后(hou)做(zuo)衛護。
乘(cheng)云駕(jia)霧我(wo)遨游高空啊,騎上白鹿自在逍遙無(wu)憂(you)無(wu)慮。
靈魂獨自(zi)飛(fei)行寄居在(zai)高空啊,就像急流一瀉而去永不回頭(tou)。
身處高空離家一天(tian)天(tian)高遠啊,我(wo)止不住心情(qing)激蕩(dang)滿懷(huai)憂愁。
鸞鳥高高飛翔在云(yun)端(duan)啊,長箭短矢(shi)不能(neng)射身(shen)上。
蛟龍深深潛藏(zang)在旋(xuan)淵(yuan)啊(a),遠禍全身不會入羅網(wang)。
深知貪餌必遭殺身(shen)之禍啊,不(bu)如深深潛藏在(zai)清波。
我寧愿隱居遠離(li)災禍啊,誰能(neng)夠再傷害(hai)侮辱我?
伍子胥(xu)以死成就(jiu)大義(yi)啊,屈原為理想自沉汨(mi)羅(luo)。
既使粉身碎骨也不(bu)動搖啊,豈(qi)能(neng)把忠信改變拋卻。
我內心(xin)忠(zhong)誠正直耿介啊,遵循法(fa)度(du)從(cong)不偏頗。
為人行事大公無私啊,稱輕(qing)量重分毫不(bu)錯。
清洗掉亂糟糟的污垢(gou)啊,除卻污穢贅疣(you)回復真性。
形(xing)體清白本(ben)質純真(zhen)啊,內心純潔(jie)品德方正。
被(bei)世厭棄不為(wei)所用(yong)啊,姑且退身遠逝隱(yin)伏山林。
逃頭匿足(zu)竄伏自藏啊,自甘寂寞緘口無聲。
孤獨(du)憂愁心里煩悶(men)怨(yuan)恨啊,怎能發泄憤懣抒憂情?
天(tian)色昏暗時間已晚啊(a),心(xin)中郁(yu)悶(men)哀嘆無美(mei)名(ming)。
伯夷守節(jie)餓死(si)首陽山啊,終于默默而死(si)無顯(xian)無榮。
太公呂望(wang)如果不遇周文王啊,一生到(dao)死也(ye)不會功就名成(cheng)。
我有美玉般的品(pin)德和才能啊,我愿進獻(xian)忠心卻(que)無人作證。
我生天地之間如(ru)過客啊(a),匆(cong)匆(cong)而過一事無成。
邪氣(qi)不斷侵(qin)襲我的身體啊,使我憂傷痛苦百病叢生。
我渴望一見陽(yang)春的驕陽(yang)啊(a),但又(you)怕命短不能享盡(jin)天年壽命。
《哀時命》,據考證(zheng),是(shi)漢景帝時文人莊忌(又稱(cheng)嚴忌)所(suo)作。東漢王逸(yi)認(ren)為此賦(fu)乃嚴忌“哀屈(qu)原”“嘆(tan)而述(shu)之(zhi)”之(zhi)作。而有人以為王逸(yi)的這種(zhong)看法并(bing)不確切,認(ren)為“哀時命”的“時”是(shi)當今的意思,“哀時命之(zhi)不及古(gu)人兮,夫(fu)何予生之(zhi)不遘時”中的“予”是(shi)指(zhi)作者自己,并(bing)非指(zhi)屈(qu)原,文章是(shi)作者自述(shu)。也有人認(ren)為這是(shi)作者代屈(qu)原立言(yan)之(zhi)作。
莊忌(ji)(約前(qian)(qian)188年—前(qian)(qian)105年),西漢(han)初期(qi)辭賦家(jia)。會(hui)稽郡(治今江蘇(su)蘇(su)州)由拳(quan)縣(今浙江嘉興)人。東漢(han)時(shi)避漢(han)明帝劉莊諱改稱嚴忌(ji),與鄒陽、枚(mei)乘等唱和。《漢(han)書(shu)·藝(yi)文志(zhi)》著錄有(you)賦二十四篇(pian),但大多不存(cun),只留(liu)《楚(chu)辭》所收的(de)《哀時(shi)命》一篇(pian)。
《哀(ai)(ai)時命(ming)》是漢(han)朝時被壓抑(yi)、被排斥的(de)(de)正(zheng)直知識分子(zi)的(de)(de)自(zi)哀(ai)(ai)之(zhi)作(zuo)(zuo)。作(zuo)(zuo)者以屈原一生(sheng)遭遇(yu)為主(zhu)線,自(zi)哀(ai)(ai)像屈原一樣生(sheng)不(bu)逢(feng)時,懷才(cai)不(bu)遇(yu),高度概括(kuo)了作(zuo)(zuo)者的(de)(de)身(shen)世經(jing)歷和人(ren)生(sheng)體驗,表(biao)達了追求功名和遠離禍患(huan)以保全(quan)身(shen)的(de)(de)思想,強烈地(di)表(biao)現(xian)出一個文人(ren)的(de)(de)苦(ku)悶和抗爭(zheng),以及一個知識分子(zi)對人(ren)生(sheng)道路(lu)的(de)(de)迷茫。此賦極有可能是作(zuo)(zuo)者就(jiu)自(zi)身(shen)的(de)(de)境遇(yu)有感(gan)而發,抒發其生(sheng)不(bu)逢(feng)時、懷才(cai)不(bu)遇(yu)的(de)(de)感(gan)慨(kai)。“哀(ai)(ai)時命(ming)之(zhi)不(bu)及古(gu)人(ren)兮,夫(fu)何予生(sheng)之(zhi)不(bu)遘時”是全(quan)篇的(de)(de)主(zhu)旨所在。
全(quan)文可分為四段(duan)(duan)。第一段(duan)(duan)說明所(suo)謂“哀時(shi)命(ming)”,即是哀嘆(tan)時(shi)勢(shi)與命(ming)運(yun)。世俗不(bu)能(neng)容納我(wo),我(wo)也不(bu)堪忍受這濁世,作(zuo)者悲嘆(tan)自己(ji)的(de)命(ming)運(yun)不(bu)及古(gu)人(ren),怨恨自己(ji)生不(bu)逢時(shi)。所(suo)以他(ta)希望遠走(zou)高(gao)飛,去到昆侖山上的(de)懸(xuan)圃,再去鐘山上采摘(zhai)玉英。然而,走(zou)得再遠,也抹不(bu)去自己(ji)對故鄉的(de)懷(huai)念之情。
第(di)二段描繪出作者(zhe)的精神仍肆意游蕩在天(tian)地之(zhi)(zhi)間(jian),他(ta)想(xiang)效法伏羲(xi)、唐虞、大禹及商湯,雖知困頓也不改(gai)變操(cao)守兮,終(zhong)不因邪惡妨礙方正。如今世俗之(zhi)(zhi)人都在結(jie)黨營私、勾(gou)肩搭背,而(er)且(qie)想(xiang)將(jiang)斗(dou)與斛混為一體,賢者(zhe)只好(hao)遠離而(er)隱藏。他(ta)希望向(xiang)君王當面陳詞而(er)效忠,可惜楚(chu)王靈修不覺(jue)悟。以后怎么(me)走,走向(xiang)哪里?道路不明而(er)甚是艱難。
第三段(duan)作者(zhe)描述自己心(xin)中(zhong)的(de)(de)(de)愁苦(ku),他怨恨世人手(shou)握刻刀而不(bu)會使(shi)用,操持規矩(ju)而不(bu)能畫(hua)出方圓。讓駿馬在庭(ting)院中(zhong)奔跑,怎么(me)能夠彰顯出它的(de)(de)(de)能力。將(jiang)猿猴放進(jin)囚車(che)牢籠,又怎么(me)能夠看到它的(de)(de)(de)靈巧?所以他還是寄希望(wang)于仙人,飄飄蕩蕩悠游(you)于世外,不(bu)再(zai)為世俗之事煩惱。
第四段作者(zhe)反思:鸞鳳翱(ao)翔于云層,所以弓箭也不(bu)能施加于它。蛟龍潛藏于深旋之淵,身體也不(bu)能掛(gua)上網羅。知曉貪食香餌而(er)(er)接近死亡,不(bu)如(ru)向(xiang)下游動(dong)于清波。說明作者(zhe)認(ren)識到(dao),只有遠離這(zhe)濁世,才(cai)能遠離禍(huo)端(duan),所以他(ta)想要幽靜(jing)隱(yin)居,甚至于想要扔掉這(zhe)個(ge)臭皮囊,回歸到(dao)沉寂安靜(jing)而(er)(er)無生(sheng)命的狀況。
從全文來看,作者于文中(zhong)提(ti)及“時(shi)(shi)(shi)曖(ai)曖(ai)其將罷(ba)兮,遂悶嘆而(er)無(wu)名(ming)”,表(biao)達了作者感懷時(shi)(shi)(shi)光(guang)漸(jian)漸(jian)離(li)去(qu),但(dan)是(shi)自己卻默默無(wu)名(ming)之(zhi)意。此(ci)種心(xin)志反映了古時(shi)(shi)(shi)文人(ren)(ren)期待(dai)國(guo)君(jun)選賢與能,能一(yi)舉發揮自己的(de)(de)(de)長才(cai),實現人(ren)(ren)生的(de)(de)(de)志愿。因(yin)此(ci)和屈原的(de)(de)(de)忠貞愛國(guo)的(de)(de)(de)心(xin)志有所不(bu)(bu)(bu)同。莊(zhuang)忌此(ci)作是(shi)在(zai)哀傷自己雖然(ran)耿(geng)直(zhi)清白。但(dan)是(shi)卻生不(bu)(bu)(bu)逢時(shi)(shi)(shi),顛沛流(liu)離(li),一(yi)直(zhi)沉(chen)于下(xia)(xia)僚,不(bu)(bu)(bu)過寄貴族籬(li)下(xia)(xia)作清客(ke),無(wu)由施展才(cai)智,以致“老冉冉而(er)逮之(zhi),白白虛度時(shi)(shi)(shi)光(guang)”的(de)(de)(de)人(ren)(ren)生際遇。因(yin)此(ci),他對當時(shi)(shi)(shi)社會美丑(chou)不(bu)(bu)(bu)辨、賢愚不(bu)(bu)(bu)分的(de)(de)(de)不(bu)(bu)(bu)正常、不(bu)(bu)(bu)健康、不(bu)(bu)(bu)合理(li)的(de)(de)(de)現實深感不(bu)(bu)(bu)滿,故而(er)強烈而(er)真(zhen)摯地表(biao)達了當時(shi)(shi)(shi)很多(duo)懷才(cai)不(bu)(bu)(bu)遇的(de)(de)(de)知識分子(zi)所共(gong)有的(de)(de)(de)內心(xin)苦悶和抗爭(zheng)。這(zhe)樣的(de)(de)(de)內容題材又是(shi)漢初騷(sao)體(ti)賦最(zui)適(shi)于表(biao)現的(de)(de)(de),所以《哀時(shi)(shi)(shi)命》大體(ti)上完全模擬(ni)《離(li)騷(sao)》的(de)(de)(de)形(xing)式,盡管(guan)在(zai)藝(yi)術上沒(mei)有多(duo)少創新的(de)(de)(de)意向(xiang),缺少創造性,然(ran)而(er)在(zai)內心(xin)情感的(de)(de)(de)宣泄上畢(bi)竟(jing)較真(zhen)切(qie)、沉(chen)實,非一(yi)般無(wu)病呻(shen)吟(yin)者所能比。
東漢王(wang)逸《楚(chu)辭章句》:“《哀(ai)時命》者,嚴夫子之(zhi)所作(zuo)也。夫子名忌,與司馬相如俱好辭賦,客游于梁(liang)(liang),梁(liang)(liang)孝王(wang)甚奇重之(zhi)。忌哀(ai)屈原(yuan)受性忠(zhong)貞,不遭(zao)明君而(er)遇暗(an)世(shi),斐然作(zuo)辭,嘆而(er)述(shu)之(zhi),故曰‘哀(ai)時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