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詩(shi)《早(zao)冬》,是中國唐代詩(shi)人(ren)白(bai)居易所作。作品(pin)深刻、全(quan)方位地(di)展現(xian)了江南(nan)早(zao)冬時節的(de)場景。
十(shi)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qi)萋(qi)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ru)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zui),五馬無由入酒家。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dong)景似春華。
江南(nan)的十月(yue)天氣很(hen)好,冬天的景色像(xiang)春天一樣可愛(ai)。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寒霜未凍(dong)死小草,太陽曬(shai)干了(le)大地。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zhi)白是狂花。
老柘樹雖然(ran)(ran)葉子(zi)黃了,但仍然(ran)(ran)像初生(sheng)的一樣。
寒櫻不依時(shi)序,開出枝枝白花。
此時(shi)卻羨閑(xian)人醉(zui),五馬(ma)無由入酒家。
這個時(shi)候的我只羨慕(mu)喝酒人的那份清閑,不(bu)知(zhi)不(bu)覺走入酒家。
白(bai)居(ju)易(yi)(yi)(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wan)年又號香山居(ju)士(shi),我國唐代偉大(da)的(de)(de)現實(shi)主義詩(shi)人(ren)。是中國文(wen)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xiang)深(shen)遠的(de)(de)唐代詩(shi)人(ren)和文(wen)學家(jia),他(ta)的(de)(de)詩(shi)歌題材(cai)廣(guang)泛,形式多(duo)樣(yang),語言平易(yi)(yi)通俗,有“詩(shi)魔”和“詩(shi)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shi)、左(zuo)贊善(shan)大(da)夫(fu)。有《白(bai)氏長慶集》傳世(shi),代表詩(shi)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pi)琶行》等。白(bai)居(ju)易(yi)(yi)故居(ju)紀念(nian)館坐落于洛陽市(shi)郊。白(bai)園(白(bai)居(ju)易(yi)(yi)墓)坐落在洛陽城南琵(pi)琶峰。
早冬本身是指冬天的(de)前一部分,本身指12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