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西藏國家森林公園名單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愛游蛙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西藏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
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的工布江達縣境內,整體規劃范圍4100余平方公里。進入公園,但覺雷濤聲遠,落花香在,四周空山寂寂,鳥鳴在澗,令人頓生“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鳥好兄弟”之感慨,仿佛置身仙境桃源。[1-2] 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最具代表性,也最令人難忘的,正是那由星羅棋布的湖泊、傲視蒼穹的冰川雪嶺、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寬闊如茵的花海草場、峭拔奔涌的峽谷急流等組成的自然景觀。
02
西藏色季(ji)拉國家森林公園
色季拉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西藏林芝縣和米林縣,大致范圍包括了已建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側外圍,總面積400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55.1%,共有植物1046種,珍貴藥材數十種,被譽為"世界植物的博物館"。處于其腹心地帶的魯朗林海觀景臺海拔4300米左右,是觀云海、林海、花海以及同時觀賞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首——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兩座雪峰的絕佳位置。尤其在5月底至7月初,從海拔2900到5200米的山體上廣泛密布著杜鵑花,是攝影、采風的最佳時機。
03
西藏比日神(shen)山國家(jia)森林公園
比日神山,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鎮,神山風景秀麗,轉山信徒絡繹不絕。參觀全國第二大西藏唯一的一座以自然資源為主題的動植物活體標本博物館,是游客了解西藏珍稀動植物的最佳場所,宛如一本林芝的百科全書。比日神山藏語意為“猴子山”,是林芝地區享有盛名的神山,相傳為蓮花生所賜,可分為神山生態廣場,小溪景區、唐城寺景區、經幡陣和古遺跡區,每年前往轉山者絡繹不絕。山內現建有林芝自然生態博物館,陳列各種動植物標本586種,直觀展示了林芝地區千姿百態的原始生態景觀。
04
西藏(zang)尼木(mu)國家森林公園(yuan)
尼木國家森林公園共分為“吞巴景區”、普松景區”、尼木景區”和“澤南景區”4個部分,總面積達到6192公頃。尼木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6192公頃,涵蓋吞巴、普松、尼木、澤南4個景區。除了擁有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外,西藏尼木國家森林公園內還保存著豐富的藏民族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景區內擁有極富傳奇色彩的藏文創始人故居遺址、沿襲原生態傳統水磨藏香生產工藝的水磨走廊以及歷史悠久的普松手工雕刻之鄉。
05
西藏姐德秀國家森公(gong)園
姐德秀國家森林公園歷史上是西藏八大名鎮之一。這里風光秀美,景色宜人,人與自然和諧相伴,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環繞在姐德秀鎮周邊。國家投資數千萬元在該區一帶營造了百萬余畝的人工林,還有灌叢、濕地、河流等自然景觀交錯相間,姐德秀森林公園正是這些景觀資源中最有代表性的景點。姐德秀森林公園森林植被主要為河邊灘地人工栽種的柳樹,樹種有白柳、垂柳、筐柳等,沿河分布,向一條綠負十態走廊,鑲嵌在雅江兩岸。
06
西藏熱振國家森林公園
熱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西藏林周縣北部唐古鄉境內,距縣城95公里,距拉薩160公里,是西藏著名的自然旅游風景區。熱振國家森林公園內生存著大量的珍惜野生動植物,黑頸鶴、白唇鹿等野生動物都在森林公園內部和周圍繁衍生息。熱振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風景區,占地面積7463公頃,具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和旅游資源,已被自治區列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區。其中有一股泉水被稱為“熱振圣水”,久負盛名。因此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吸引著大量旅游觀光者,并深受國內外游客青睞。
07
西藏然烏(wu)湖國家森公園
然烏湖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其基本范圍北以然烏湖北側第一道山脊為界,南至察隅縣與八宿縣的縣界,東起然察公路東側山脊,西抵然烏湖湖口,總面積116150公頃。公園地處森林向草甸植被的過渡地帶,植被類型比較簡單。從下到上依次為亞高山常綠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和高山植被稀疏帶。公園南部沿河谷兩岸巖石陡峭,植被稀疏,分布物種主要有巖羊。藏馬雞常活動于山腳下森林植被稀疏帶,較易發現。
08
西藏(zang)班公湖國家(jia)森公園(yuan)
班公湖國家森林公園 引是2004年批準建立的國家森林公園,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內陸湖,大部分在日土縣,小部分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班公湖鳥島是鳥的王國,班公湖鳥島面 積不大,長約300米,寬200多米,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塊凈土,班公湖鳥島是鳥的王國,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班公湖鳥島面積不大,長約300米,寬200多米,島上沒有大樹,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還生長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科植物。
09
西(xi)藏岡仁波齊國家森林公園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hu)提供信(xin)息(xi)存(cun)儲空間(jian)(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xu)假信(xin)息(xi)、錯誤(wu)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zai)第一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關信(xin)(xin)息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wang)站(zhan)方所(suo)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zi)、圖片、圖表、著作(zuo)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業信(xin)(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xi)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58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1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22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912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