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湖北國家地質公園名單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神農架(jia)地質(zhi)公園
湖北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是典型的構造地貌生態綜合型地質公園,位于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的西南部,公園總面積1022.72km2,由五個園區組成,分別為神農頂園區、官門山園區、天燕園區、大九湖園區和老君山園區。其中神農頂園區展示了壯麗的山岳地貌及典型地質剖面;官門山園區以其獨特的地質博物館和豐富的峽谷地貌景觀為主;天燕園區主要地質景觀是峽谷與巖溶地貌發育;大九湖園區以發育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為特色;老君山園區發育斷裂構造與水體景觀。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古老神秘,記載著20億年以來地殼滄海桑田變遷的歷史,保存有中元古代十分完整的層序地層——神農架群;有代表著羅迪尼亞超大陸裂解事件的輝綠巖墻;有新元古代早期冰期事件的見證——南沱冰磧巖;有分布廣泛的疊層石化石群;有在長期地質作用下雕琢形成的山體地貌、構造地貌、流水地貌、巖溶地貌、冰川地貌等地質景觀近200處,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02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yuan)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湖北省東北部黃岡市境內、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總面積2625.54km2。作為中國中央山系地質-地理-生態-氣候分界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保留了自太古代以來地球演化所產生的多期變質變形作用,種類豐富的巖漿活動地質遺跡,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匯“峰、林、潭、瀑”于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于一體,層巒疊翠、霧海流云、林海蒼茫、鳥語花香,以大陸造山帶構造-花崗巖山岳地貌為特征,兼具地質遺跡的典型性、完整性、系統性、稀有性和優美性,是地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和造山帶研究基地,生態環境優良、歷史文化厚重、科普價值極高的自然保護地。
03
武當山(shan)國家地(di)質公園
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境內,有一座道教名山——武當山,武當山為湖北省國家地質公園,其西通巴蜀,東臨荊楚,南依神農架,北接豫陜,面積312平方公里,轄金頂、南巖、太子坡、五龍宮、玄岳湖五大園區。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其古建筑群于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山體多由古生代千枚巖、板巖和片巖構成,局部有花崗巖。巖層節理發育,并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形成眾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這些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于13億年前,是研究秦嶺褶皺系構造——沉積演化最重要的實物標本之一。
04
長(chang)江三峽國家(jia)地(di)質公園(湖北/重慶)
長江三峽(重慶、湖北)國家地質公園跨重慶市、湖北省兩個省市。其中長江三峽(重慶)國家地質公園重慶市境內含奉節縣、巫山縣和巫溪縣的眾多地質遺跡,劃分為奉節園區、巫山園區和巫溪園區。園區既有地質地貌景觀又有古生物遺跡、地質災害遺跡等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和科普公園。園內有著名的瞿塘峽、巫峽、天坑地縫、“巫山人”遺址和大溪文化遺址,以及大寧河上的小三峽、小小三峽等自然景觀,景觀資源保存完好,生態環境優良。
05
長陽清江地質公園
湖北長陽清江國家地質公園以東西向地質大走廊的清江干流為主線,串聯武落鐘離山、香爐石兩大園區,形成“一廊兩園”的總體布局,屬于構造及巖溶地貌類大型地質公園。展示了中國南方8億年前以來地殼及環境演化、滄海桑田變遷、河流形成奧秘,是一個集古人類遺址、地層古生物、古冰川遺跡、構造形跡和河谷、巖溶地貌,以及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天然地質博物館。201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06
鄖縣恐(kong)龍蛋化石群國家地(di)質公園
湖北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湖北十堰市鄖縣柳陂鎮青龍山。公園以恐龍蛋化石分布集中、數量巨大、保存完整、埋藏淺而揚名國內外。公園內青龍山一帶的恐龍蛋化石群,覆蓋面積達4.2平方公里,富藏的恐龍蛋有6個產蛋層,據專家考證有5科7屬11種的恐龍蛋,為距今約6700萬年至13500萬年前晚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園內僅裸露地表的恐龍蛋就達2000多枚,化石的分布基本保存了當時恐龍筑巢的原始形態,是研究恐龍興衰、氣候變化、地質變遷的重要場所。
07
湖北恩施騰龍洞(dong)大峽谷地(di)質公園
湖北恩施騰龍洞大峽谷地質公園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利川市、恩施市境內,屬于地質地貌類的地質公園,共計面積223.94平方公里。它是沿清江河谷東西方向延伸48.37公里,寬度以清江河谷和清江伏流為中軸線南北向寬5—8公里范圍,共分6個景區:騰龍洞園區、龍門園區、黑洞園區、雪照河園區、七星寨園區、恩施大峽谷園區,其中利川境內有4個,恩施市境內2個。騰龍洞大峽谷地質公園利川園區面積為107.80 km2, 園區內的地質遺跡及構成的景觀主要屬于巖溶及清江侵蝕成因。
08
湖北木蘭山國家地(di)質公園
湖北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境內,面積340平方公里,以木蘭山風景區為核心,涵蓋黃陂北部5個鄉鎮的范圍,屬大別山南麓余脈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其主峰木蘭山為兩條南北走向的山脈組成,海拔582.1米。這里有分布廣泛、保存完好的藍片巖、紅簾石等地質遺跡。2005年,木蘭山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被地質專家稱為解決中國中央造山帶的金鑰匙,是地質科研與科普旅游的重要基地。獨特的地質作用和地理位置造就了木蘭山綺麗的自然風光。
09
湖北(bei)五峰(feng)國家(jia)地(di)質公園
湖北五峰地質公園,是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五峰土家自治縣境內,2011年4月正式成為省級地質公園,現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公園自東向西分為以巖溶峽谷地貌為特色的柴埠溪景區;以巖溶形態地貌為特色的白鹿景區;以構造地貌及巖溶地貌為特色的白溢寨景區;以構造地貌和原始生態為特色的后河景區;以地表巖溶地貌為特色的灣潭景區等五大景區。湖北五峰地質公園地處鄂西碳酸鹽巖高度發育區,擁有完整的巖溶體系、典型的構造遺跡和地質剖面等地質遺跡,因此該地質公園又被稱為“巖溶公園”。
10
湖(hu)北(bei)遠安化石群地(di)質公園
遠安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是全省第三家、全市第一家省級地質公園。其核心區為鳴鳳鎮鷹子山、茅坪場鎮茅坪場村、河口鄉張家灣;外圍區包括鳴鳳山、鹿苑寺、金家灣、太清洞、觀音洞、回馬坡等;延伸區包括荷花鎮震旦角石、鹽池河巖崩、望家怪石坡、靈龍峽漂流、茅坪場大堰原始森林、河口鄉樟木大花屋等。該地質公園還包括奇石館、地質剖面館等展館。2018年2月,遠安化石群地質公園被國土資源部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加載更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chuan)提(ti)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shi)注(zhu)冊用戶自主發(fa)布上傳(chuan)(chuan),不代(dai)表(biao)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wo)(wo)們(men)(men),我(wo)(wo)們(men)(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字(zi)、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戶提(ti)供的商業(ye)信(xin)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707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68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984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