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中國最常見十種蛇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赤鏈蛇
赤鏈蛇是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是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老撾、越南、俄羅斯的有毒蛇。在中國分布的為赤鏈蛇指名亞種。該亞種成體全長約1米左右,體背黑褐色與紅色相間。頭背黑色,鱗緣紅色,枕部有一“∧”形紅色斑,眶后有一黑紋向后達第7枚上唇鱗。背鱗平滑,或體后段的中央少數幾行微棱,身上散發腐魚腥臭味。別名紅四十八節、紅長蟲、紅斑蛇、紅花子、燥地火鏈等。
02
虎斑游蛇(she)
虎斑頸槽蛇(虎斑游蛇)Rhabdophis tigrinus,游蛇科,頸槽蛇屬。俗稱為野雞脖子等。由于虎斑頸槽蛇的特殊習性,常出沒于農村糞圏廁所,也被人們認為是蛇類中比較不衛生的一種。體長約0.8米左右。體重一般為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后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虎斑頸槽蛇是我國學術界廣泛爭議的一種蛇類,由于性格溫順,很多學者都認為它是無毒性的蛇類,其實它是微毒蛇。
03
紅脖頸槽(cao)蛇
紅脖頸槽蛇為游蛇科頸槽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野雞項、紅脖游蛇、扁脖子,屬后毒牙類毒蛇。體型中等大小,全長約77-95厘米。頭背草綠色,上唇鱗色稍淺,部分鱗溝黑色;頭腹面污白色。軀干及尾背面草綠色,頸區及體前段鱗片間皮膚腥紅色;軀干及尾腹面黃白色。頭頸區分明顯,頸及體前段背正中兩行鱗片并列,個別無頸槽;眼較大,瞳孔圓形。上頷齒23-25枚,最后2枚驟然增大,與其前方齒列間有一間隙。
04
白條錦(jin)蛇
白條錦蛇(學名:Elaphe dione),別名枕紋錦蛇、麻蛇。中國北方分布廣泛的無毒蛇。生活力強,耐饑渴。性情比較溫順,行動較遲緩。捕殺小鳥、蜥蜴及小型鼠類為食。它的耐餓能力很強,曾有耐餓18個月的記錄。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中。
05
雙斑錦蛇
雙斑錦蛇(學名:Elaphe bimaculata)為游蛇科錦蛇屬的爬行動物。體長700--1200毫米。背灰褐色,有深色啞鈴狀的橫斑紋,體測的斑紋與背部的斑紋交錯排列,頭背有成對的黑色紋,眼后又一黑帶直到口角。生活于山區丘陵地帶,捕食蜥蜴、壁虎和鼠,卵生。分布于我國華北、華東的廣大地區。
06
赤鏈華游(you)蛇
赤鏈華游蛇(學名:Sinonatrix annularis)為游蛇科華游蛇屬的微毒蛇(無法致人死亡),廣泛分布于中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等地,為中國特有種。常見于華東、華南地區稻田、池塘、溪流等水域及其附近。垂直分布海拔范圍為100至1000米以下。該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寧波。該種通身具多數環紋,腹面環紋間呈橘紅或橙黃色,鼻間鱗前端極窄,鼻孔位于近背側,通常僅1枚上唇鱗入眶。
07
黑眉錦蛇
黑眉錦蛇,又稱廣蛇、秤星蛇﹑菜花蛇、眉蛇等,是大型無毒蛇。黑眉錦蛇全長可達2米左右,頭和體背黃綠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條明顯的黑紋,體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狀斑紋,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體背中段往后斑紋漸趨隱失,但有4條清晰的黑色縱帶直達尾端,中央數行背鱗具弱棱。黑眉錦蛇在農村住宅改造前曾是被人親昵地稱作“家蛇”的常見蛇種,吃鼠、鳥、鳥卵、蜥蜴、小蛇、蛙、昆蟲等。
08
銀(yin)環(huan)蛇
銀環蛇,是眼鏡蛇科環蛇屬的一種動物,俗稱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屬于劇毒蛇類,且為陸地第四大毒蛇。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一般會捕食泥鰍、鱔魚和蛙類,也吃各種魚類、鼠類、蜥蜴和其他蛇類。
09
王錦蛇
王錦蛇屬游蛇科蛇類,體大兇猛,且無毒,食譜廣泛,野外捕食鼠、鳥、鳥蛋及其他小型動物。中國主要分布于河南、山東南部(以前分布較多,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惡化和人為因素等,現在較為少見)陜西、四川、云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國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記錄)。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圍:300~2300m。
10
尖吻蝮
尖吻蝮(學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單型蛇,屬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個品種。尖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是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臺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xin)息存(cun)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本站觀(guan)點,版(ban)權歸原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戶提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44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31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94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941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