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重慶市豐都縣十大著名旅游景點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愛上旅游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重慶(qing)豐都(dou)雪(xue)玉洞景區
雪玉洞景區,位于重慶市豐都縣墊道路,是國內已開發的洞穴中較年輕的溶洞,觀賞價值和科考價值極高。景區全長1644米,現已開發游覽線路1166米,區內分為群英薈萃、天上人間、步步登高、北國風光、瓊樓玉宇、前程似錦六大游覽區;各種珍稀動物與成群溶洞、蜿蜒河流、飛瀉瀑布、凌空峭壁、懸棺等景點和諧一體。
02
重慶豐都(dou)名山(shan)風景(jing)區
豐都名山位于長江北岸,距重慶市區172千米。兩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豐都即隸屬巴國,曾作過國都。秦漢時為枳縣地。東漢永元二年,因城東有平都山,改名平都縣。隋代取長江中“豐穩壩”首字與“平都山”之“都”字改稱“豐都”。名山古剎多達27座。“陰曹地府”塑像群分別模擬人間訴訟、法庭、監獄、酷刑等,構思奇特,神態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國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獄的觀念。山上還有蘇軾、陸游、范成大等歷代名人的碑刻題詠。
03
重慶石柱七(qi)曜(yao)山地質公園(yuan)
重慶石柱七曜山地質公園最典型的地質遺跡當屬“侏羅山式褶皺”。所謂“侏羅山式褶皺”,又稱過渡型褶皺,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間排列而成。侏羅山式褶皺的代表性構造是隔檔式與隔槽式褶皺。隔檔式褶皺又稱梳狀褶皺,由一系列平等褶皺組成,其特征是背斜緊閉,發育完整,而兩個背斜之間的向斜平緩開闊。隔槽式褶皺與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緊閉且發育完整,而兩個向斜之間的背斜平緩開闊,常呈箱狀。018年2月,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的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重慶石柱七曜山地質公園入選其中。
04
豐(feng)都龍河谷水利(li)風景區
龍河谷水利風景區面積273.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3.23平方公里,屬于自然河湖和水庫混合型水利風景區,依托長江一級支流龍河、石板水電站和魚劍口水電站三大水體,由龍河將石板水電站和魚劍口水電站天然的串聯起來,構成了雪玉洞國家4A級景區、龍河國家濕地公園、牛牽峽峽谷漂流等景觀。該景區秉承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開發旅游資源、拓展地方文化、提升生活品質、豐富文化生活的景區建設管理理念,是我市打造出的又一處集親水、休閑、觀光、運動、科普、教育、商業、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風景區。
05
石板(ban)水(shui)電站(zhan)水(shui)庫
石板水電站坐落在龍河干流中段,是一個落差集中、開發條件優越的混合式電站。電站廠址位于豐都、石柱兩縣城之間,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6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4.2立方米/秒,是龍河流域梯級開發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為季調節水電站,采用混合開發方式,整個工程由擋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統和廠區建筑物三部分組成。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高84m,壩頂長445m,寬12m。水庫總庫容1.05億立方米,可調節庫容8000萬立方米。引水隧洞長6045m,設計水頭200m,裝機容量(3×35+1×10) MW(其中10 MW機組簡稱小機),年發電量5億kW.h。
06
重慶雙桂山國家(jia)森林公園
雙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重慶市豐都縣的長江之濱,總面積100公頃,公園內林木蒼翠、百鳥爭鳴,澗壑流泉、云蒸霞尉,素有險、幽、古之稱,為長江三峽風景區接待游人較多的游覽勝地。雙桂山經過數年的植樹造林,山上現有不同品種的樹木50余萬株,花木100多個品種、其中珍貴樹木20余種、竹園、桂園、香蕉園、桃園已有了規模。每逢“鬼城”廟會(農歷三月初三)和重大節日,這里會舉辦富有傳奇色彩的燈會。四方香客云集。燭光映天、香煙繚繞、鐘鼓齊鳴。
07
牛牽峽漂(piao)流(liu)
牛牽峽漂流位于豐都縣南天湖鎮牛牽峽大峽峽內,景點內青山連綿,峽峽兩岸懸崖峭壁,溪水清澈碧綠,原始林木盤根錯節,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堪稱世界上唯一的牽牛峽,穿越森林時空的激情漂流達5.8公里,時間在2-3小時以內。牛牽河漂流景區兩岸懸崖陡峭,茂林修竹,河水清澈見底,風景如畫,浪急灘多,漂流河段總落差200以上米,有險灘200個,沿途風景引人入勝,附近還有雪玉洞。整個漂流驚險、刺激、浪漫,游人在與浪花共舞中,可充分體味山水之樂趣、自然之真諦。
08
重慶冶鋅遺址群
重慶冶鋅遺址集中在豐都、石柱、酉陽等地的冶鋅遺址20多處。分布于豐都沿長江兩岸三峽庫區淹沒區以內,部分冶煉遺物已隨江岸坍塌落入江灘。其中,豐都興義鎮楊柳寺村、酉陽魚池嶺分布較多。集中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2006年,豐都石柱明代冶鋅遺址群被發現,這是我國發現早的冶鋅遺址群。重慶冶鋅遺址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9
高家(jia)鎮(zhen)遺址
高家鎮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重慶市豐都縣長江右岸第三級階地底礫層中,屬舊石器時代早期或中期偏早階段遺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持考古發掘。該遺址于1993年3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三峽文物工作隊在豐都庫區調查時發現,同年5月,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張森水教授實地考察后加以確認。2000年9月7日,經重慶市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一批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匯南墓群(qun)
匯南墓群是三峽庫區的重要墓葬,分布范圍約3.5萬平方米,至今發掘面積1.6萬平方米,清理土坑墓57座、磚室墓119座、石室墓1座、瓦棺葬1座。西漢墓出土陶罐、盆、鼎、豆、缽、壺、釜、鏡、矛、帶鉤、半兩錢、鐵劍等。東漢墓出土陶罐、耳杯、鐘、房、俑、釉陶鐘、缽、青銅洗、燈、印章、帶鉤等。六朝墓出土青瓷盤口壺、碗、杯、盤、水注、盞、杯、銀鐲、指環、叉、簪等。國家級第七批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加載(zai)更(geng)多
本榜單主要依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旅游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結合旅游景點在各大旅游平臺網站(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的口碑評價,門票銷量,公眾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幫助您了解當地的著名/好玩的景點,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hu)提供(gong)信(xin)息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shi)注(zhu)冊用戶(hu)自(zi)主(zhu)發(fa)布(bu)上(shang)傳,不代表(biao)本站(zhan)觀(guan)點(dian),版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huo)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guan)信息(xi)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hu)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7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30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83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916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