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nian),客家青年(nian)林生祥開始思考音樂的(de)社會文化意義,而后(hou)決(jue)定(ding)返回(hui)家鄉高雄美濃鎮,組(zu)成“交工樂隊”。
1999年(nian)4月,交(jiao)工樂(le)隊發(fa)行音樂(le)專輯《我(wo)等到(dao)就來唱山歌》。
2000年4月,獲“金曲(qu)獎”四項(xiang)提名,并奪得最佳(jia)作(zuo)曲(qu)及最佳(jia)制(zhi)作(zuo)人(ren)二項(xiang)大獎。
2001年9月,發(fa)行音樂專輯《菊花夜行軍》。
2001年,受邀參(can)加捷克Respekt音樂(le)節,比利(li)時Gent民謠節、比利(li)時Brugge世界音樂(le)節,并(bing)在法國巴黎(li)的歷史性的重要舞臺New Morning演出。
2002年(nian)3月,交工(gong)樂隊登上(shang)英國(guo)媒體,由(you)英國(guo)樂壇最(zui)具權威的《olk Roots》雜志專文介紹交工(gong)樂隊;5月,交工(gong)樂隊在“金(jin)曲獎”上(shang)憑借《菊(ju)花夜行軍》擊敗五月天(tian)等獲得最(zui)佳樂團(tuan)。
1999年《我等就來唱(chang)山歌》
2002年《菊花夜(ye)行軍》
2000年,提名第11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我等就(jiu)來唱山歌》
2002年,獲(huo)得第13屆(jie)臺灣金曲獎最佳樂團(tuan)。《菊(ju)花夜(ye)行(xing)軍》
“交工”樂(le)(le)隊的(de)(de)音(yin)(yin)樂(le)(le)創作(zuo)繼承了客(ke)家(jia)(jia)民謠(yao)(yao)傳(chuan)統,他(ta)們(men)使用鑼、鼓、嗩吶(na)、月琴、三弦等傳(chuan)統樂(le)(le)器(qi),以傳(chuan)統客(ke)家(jia)(jia)山歌中的(de)(de)客(ke)家(jia)(jia)八音(yin)(yin)音(yin)(yin)樂(le)(le)風(feng)格為基礎,加入了臺(tai)灣的(de)(de)原住民音(yin)(yin)樂(le)(le)、歌仔戲等元素,并結(jie)合現(xian)(xian)代搖(yao)滾(gun)樂(le)(le),創造(zao)了呼應現(xian)(xian)實(shi)社會的(de)(de)客(ke)家(jia)(jia)新(xin)民謠(yao)(yao)。他(ta)們(men)通過鐘(zhong)永(yong)豐充滿詩意和(he)土地氣息的(de)(de)歌詞表現(xian)(xian)出一個個真實(shi)的(de)(de)場景、人及其深(shen)層的(de)(de)生(sheng)活歷程,吟唱著美濃客(ke)家(jia)(jia)底層民眾真實(shi)的(de)(de)生(sheng)存狀態(tai)和(he)抗爭故(gu)事。(新(xin)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