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氮的危害有哪些
1、皮膚接觸液氮可致凍傷。
2、如在常壓下汽化產生的(de)氮氣過(guo)量,可使空氣中氧分壓下降,極(ji)端情況下可能(neng)引起缺氧窒(zhi)息。
3、若遇(yu)高熱,容器內壓(ya)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wei)險(xian)。
二、怎樣防止液氮的傷害
1、工程(cheng)控制:密閉操作,提(ti)供良(liang)好的自然通(tong)風條件。
2、呼吸系統防護(hu):一般(ban)不需特殊防護(hu)。但當作(zuo)業場所空(kong)氣(qi)中氧氣(qi)濃度(du)低于18%時,必須佩戴空(kong)氣(qi)呼吸器、氧氣(qi)呼吸器或長管(guan)面具。
3、眼(yan)睛防護(hu)(hu):戴安(an)全防護(hu)(hu)面罩。
4、身(shen)體防護:穿防寒(han)服。
5、手(shou)防護:戴(dai)防寒手(shou)套。
6、其(qi)他(ta)防(fang)護:避免高濃度(du)吸入。防(fang)止凍傷。
7、儲存(cun)注意事(shi)項:儲存(cun)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宜超過30℃。儲區(qu)應備有泄漏(lou)應急(ji)處(chu)理設備。
三、液氮中毒處理方法
1、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liao)。
吸(xi)(xi)入:迅速脫(tuo)離(li)現(xian)場(chang)至空氣新(xin)鮮處。保持呼吸(xi)(xi)道通暢(chang)。如呼吸(xi)(xi)困(kun)難,給輸氧。如呼吸(xi)(xi)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xi)(xi)。就醫。
2、消防措施
危(wei)險特(te)性:若(ruo)遇高熱,容(rong)器內壓增大,有(you)開裂和爆炸的危(wei)險。
有害燃燒產物:本品不燃。
滅火(huo)方法(fa):本(ben)品不燃。用霧(wu)狀水保持(chi)火(huo)場中(zhong)容器冷卻。可用霧(wu)狀水噴淋加速液氮蒸發,但不可使水槍射至液氮。
3、液氮外泄處理方法
吸入(ru)氮氣濃(nong)度(du)不(bu)(bu)太高(gao)時(shi),患者(zhe)(zhe)最初感胸悶(men)、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you)煩躁不(bu)(bu)安、極度(du)興(xing)奮(fen)、亂跑、叫喊、神情(qing)恍惚、步態不(bu)(bu)穩,稱之(zhi)為(wei)“氮酩酊(ding)”,可進入(ru)昏(hun)睡或(huo)昏(hun)迷(mi)狀態。吸入(ru)高(gao)濃(nong)度(du),患者(zhe)(zhe)可迅速昏(hun)迷(mi)、因呼吸和心(xin)跳停止而死亡。
(1)迅(xun)速(su)撤離泄漏污染區(qu)人員至上風(feng)處,并設置(zhi)隔(ge)離區(qu)域,嚴格限制出入。
(2)通(tong)知消防及相(xiang)關單位。
(3)應急處(chu)理人(ren)員戴(dai)自給(gei)正壓式呼(hu)吸器,穿防寒服,戴(dai)防寒手套。
(4)避(bi)免泄漏液(ye)體流入地下(xia)室或其(qi)他密閉(bi)有人工作空(kong)間,如無法(fa)避(bi)免應立即通知相(xiang)關部門。
(5)不要(yao)直(zhi)接接觸(chu)泄漏(lou)物。
(6)盡(jin)可能切斷泄漏源(yuan)。
(7)可用霧狀水噴淋加速液體(ti)(ti)蒸(zheng)發,但不可使(shi)水槍射至液體(ti)(ti)。
(8)防止氣體(ti)在低凹處(chu)(chu)積聚(ju),用排風機將漏出氣送至空曠(kuang)處(chu)(chu)。
(9)禁止人員在低(di)洼(wa)或下風區停(ting)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