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nian)-1914年(nian),北(bei)京(jing)崇德(de)國小及匯(hui)文中學就學。
1915年,入北平清華(hua)學校(清華(hua)大學前身)。
1923年,畢(bi)業(ye)于清華學校高等科(ke)。
1924年,赴(fu)美(mei)國費城賓(bin)州大學建(jian)筑系學習。
1927年,獲得學(xue)(xue)士和碩(shuo)士學(xue)(xue)位(wei),又去哈佛(fo)大學(xue)(xue)學(xue)(xue)習建筑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筑(肄業(ye))。
1928年8月18日,回國后,在沈陽東北大學任(ren)教(jiao)(jiao),創立了中國現代教(jiao)(jiao)育史(shi)上第一個建筑學系。
1931年(nian),回(hui)到北平,進(jin)入(ru)中國營(ying)造(zao)學社(she)工作(任(ren)法式部主(zhu)任(ren))。
1932年,主持了故宮文淵閣的修復工程,同(tong)年著成《清式(shi)營造則例(li)》手稿。
1944年-1945年,任教育部戰區文物(wu)保存(cun)委員會副主任。
1946年,赴美(mei)國講學(xue),受(shou)聘美(mei)國耶魯大(da)學(xue)教授,并(bing)擔任聯合國大(da)廈設(she)計顧問建筑師(shi),被美(mei)國普林斯頓(dun)大(da)學(xue)授予(yu)名譽文(wen)學(xue)博(bo)士學(xue)位,同年回到母校清華大(da)學(xue)創(chuang)辦了建筑系。
1948年,繪制了《全國(guo)文物古建筑目錄》。
1949年起,除了在清(qing)華(hua)大學(xue)任(ren)(ren)教授和(he)建(jian)筑系主(zhu)任(ren)(ren)外,先后擔任(ren)(ren)了北京(jing)市都市計劃委員(yuan)(yuan)會副主(zhu)任(ren)(ren)、中(zhong)國(guo)(guo)(guo)建(jian)筑學(xue)會副理事(shi)長、中(zhong)國(guo)(guo)(guo)美術家協(xie)會常(chang)務(wu)理事(shi)、中(zhong)國(guo)(guo)(guo)文聯全國(guo)(guo)(guo)委員(yuan)(yuan)會委員(yuan)(yuan)、中(zhong)華(hua)全國(guo)(guo)(guo)自然(ran)科(ke)學(xue)專門學(xue)會聯合會委員(yuan)(yuan)、中(zhong)國(guo)(guo)(guo)科(ke)學(xue)技(ji)術協(xie)會委員(yuan)(yuan)、建(jian)筑科(ke)學(xue)研究院建(jian)筑理論與歷(li)史研究室(shi)主(zhu)任(ren)(ren)、北京(jing)市城市建(jian)設委員(yuan)(yuan)會副主(zhu)任(ren)(ren)等職(zhi)。
1972年1月9日,病逝(shi)于北京。
1930年,和張銳(rui)參與天津市規劃,以《天津特(te)別市物質建(jian)設方案》獲獎(jiang)。
1984年,榮(rong)獲中國優秀建筑(zhu)設計(ji)一等獎。
1988年8月,被國(guo)家科學(xue)技術委員會授(shou)予國(guo)家自然科學(xue)獎(jiang)一等(deng)獎(jiang)。
1999年(nian),原建(jian)設部設立“梁(liang)思成(cheng)建(jian)筑獎”,以近代(dai)著名建(jian)筑家和(he)教育(yu)家梁(liang)思成(cheng)先生命名,是授(shou)予中國建(jian)筑師的(de)最高榮譽獎,以表彰獎勵在建(jian)筑設計(ji)創(chuang)作中做(zuo)出重大貢獻和(he)成(cheng)績的(de)杰出建(jian)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