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名:周光召
外文名:Zhou Guangzhao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sheng)地(di):湖(hu)南(nan)長沙
出(chu)生日期 :1929年5月15日(己巳年)
職 業:理(li)論物理(li)、粒子物理(li)學家
畢業(ye)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ding)理的(de)奠基人、榮獲“兩(liang)彈一星功勛獎章(zhang)”。
人物經歷
1942年,周光(guang)召進(jin)入重慶南(nan)開中學。
1947年,便以優(you)異的成績(ji)轉入清華大學物理(li)系。
1958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chu)粒子(zi)的螺旋態振(zhen)幅,并建立了(le)相應的數學方法。
1980年,周光召當選為中(zhong)國科(ke)學院學部委員。
1984年4月(yue),周光召升任(ren)中國(guo)科學院(yuan)副院(yuan)長。
1992年4月,當選為中科院學(xue)部主席(xi)團執行主席(xi)。
1996年(nian)(nian)6月,在第八(ba)次院士大會上當(dang)選(xuan)為中科院學部主(zhu)席(xi)團執行主(zhu)席(xi)。1999年(nian)(nian),被授(shou)予兩(liang)彈(dan)一星功勛獎章。
2001年(nian)6月,當(dang)選(xuan)為第(di)六(liu)屆中國科協主席(xi)。
主要成就
他(ta)嚴(yan)格證明(ming)了電荷(he)共軛宇稱(cheng)(CP)破壞的(de)一(yi)個重要定(ding)理,即在(zai)電荷(he)共軛宇稱(cheng)時間(CPT)聯合(he)反(fan)(fan)演不(bu)變(bian)的(de)情況下,盡(jin)管粒子和反(fan)(fan)粒子的(de)衰變(bian)總(zong)寬度相同,但時間(T)反(fan)(fan)演不(bu)守恒,它們到不(bu)同過(guo)程的(de)衰變(bian)分寬度仍可以不(bu)相同。
他(ta)在(zai)1960年簡明地推導出(chu)贗矢量流部分守(shou)恒定理(li),這是(shi)他(ta)在(zai)強子物理(li)的研(yan)究(jiu)中做出(chu)的出(chu)色成果,對弱相(xiang)互作(zuo)(zuo)用(yong)理(li)論起了重大推進作(zuo)(zuo)用(yong),因此世(shi)界公認他(ta)是(shi)PCAC的奠基人之一。
為了(le)適(shi)應(ying)分析高能散射振(zhen)幅和當時的雷吉(Regge)理論的需要,他(ta)第一(yi)次引入相對螺旋散射振(zhen)幅的概(gai)念(nian)和相應(ying)的數學描述。
他(ta)最先提出用(yong)(yong)漏失質量(liang)方(fang)法尋(xun)找共振態(tai)和用(yong)(yong)核吸收方(fang)法探測弱(ruo)相互作(zuo)用(yong)(yong)中弱(ruo)磁效應等實(shi)驗的建議。
他還用色散(san)關系理論(lun)(lun)對非(fei)常重(zhong)要的(de)光合反(fan)應(ying)做了大量理論(lun)(lun)研(yan)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