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名(ming): 侯仁之
國 籍: 中國
祖 籍: 山東恩(en)縣(現平原縣恩(en)城鎮)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bei)省(sheng)棗(zao)強(qiang)縣
出生日期(qi): 1911.12.06
逝世日期: 2013.10.22
職 業: 歷(li)史地理(li)學家
畢業院校: 燕(yan)京(jing)大學
主要成就: 闡明沿革地理(li)與歷(li)史(shi)地理(li)的區別
代(dai)表作品:《北(bei)京歷史地(di)圖集》《歷史地(di)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等
職 務: 北京大學教授(shou),中科院(yuan)院(yuan)士(shi)
人物經歷
1911年12月6日,生于河北省棗強縣。
1931年”九(jiu)一八事變(bian)”發生后,在德州(zhou)(zhou)博文中學(現(xian)德州(zhou)(zhou)二(er)中)度(du)過中學最后一年。
1932年—1936年,考取燕京大學(xue)歷(li)史(shi)系,并獲得獎(jiang)學(xue)金入學(xue),獲得了文學(xue)士學(xue)位(wei)。
1937年(nian),應新兼(jian)任歷史系主任顧頡剛之命,留(liu)校為研究生兼(jian)助教(jiao)。
1946年夏,前(qian)往利物浦大學地(di)理系(xi)(xi)學習(xi),并獲得博士學位(wei)。有幸的是(shi)新任地(di)理系(xi)(xi)主任H.C.Darby(達比或德(de)貝)教授,正是(shi)當代歷史地(di)理學的奠基人之(zhi)一。
1949年(nian),在燕京大學(xue)任教(jiao),又(you)應梁思成教(jiao)授(shou)之約(yue),到清(qing)華(hua)大學(xue)營(ying)建(jian)系兼課,講授(shou)“市(shi)鎮地理基礎”,兼任北(bei)京都市(shi)委員會委員。
1952年,被任(ren)命為北京大學副(fu)教務長兼地(di)質(zhi)地(di)理(li)系主(zhu)(zhu)任(ren),從(cong)《地(di)理(li)學報》編委會(hui)主(zhu)(zhu)任(ren)、中國地(di)理(li)學會(hui)副(fu)理(li)事長,一直到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國政協委員等等。
1957年(nian)夏,由(you)中央教育部(bu)派遣,出(chu)席南斯拉夫貝爾(er)格萊德(de)大學(xue)主持召開的“今日的大學(xue)”國際討論會。
1960年—1964年,連(lian)年帶領北(bei)大歷史地(di)理(li)研究組,深(shen)入沙區考察中(zhong)國歷史時期沙漠(mo)地(di)區自然環境的變化,探索歷史地(di)理(li)的新(xin)方向。
1980年(nian)—1996年(nian),擔任過客座教授、住校訪(fang)問學(xue)者、國際地理學(xue)會學(xue)術思想史(shi)專業委員(yuan)會成員(yuan)。
1996年5月(yue),出(chu)席美國克(ke)萊門特(te),麥基納學院(yuan)的國際討(tao)論(lun)會(hui),同時還(huan)兼(jian)任過燕京研究院(yuan)院(yuan)長,還(huan)經常不(bu)斷地獻身(shen)科普讀物的寫作。
1997年,獲得何(he)梁何(he)利科學與進步獎(jiang)。
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時50分,中國(guo)著名歷史地(di)理學家、中科(ke)院(yuan)院(yuan)士侯仁之于北京友(you)誼醫院(yuan)去(qu)世,享年102歲。
榮譽成就
侯仁之(zhi)教授在(zai)(zai)對北(bei)京(jing)歷(li)史地(di)理(li)(li)的(de)研究中,解決了北(bei)京(jing)城市起源、城址轉移(yi)、城市發展(zhan)的(de)特(te)點及(ji)其(qi)客(ke)觀規律等關鍵性問題,為北(bei)京(jing)舊城的(de)改造、城市的(de)總體規劃及(ji)建(jian)設作出重要(yao)貢獻。其(qi)還在(zai)(zai)西(xi)北(bei)干(gan)(gan)旱(han)及(ji)半(ban)干(gan)(gan)旱(han)地(di)區的(de)考察中,揭(jie)示了歷(li)史時期(qi)不(bu)合理(li)(li)的(de)土地(di)利用是導致沙(sha)(sha)漠化的(de)重要(yao)原因,為沙(sha)(sha)區的(de)治理(li)(li),在(zai)(zai)決策上(shang)提(ti)出了重要(yao)的(de)科學(xue)(xue)(xue)依據。1984年被(bei)英國利物浦大學(xue)(xue)(xue)授予“榮(rong)譽科學(xue)(xue)(xue)博(bo)士”稱號。
1999年10月,獲得(de)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jin)“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999年(nian)12月,被美國(guo)地理(li)學(xue)會授予(yu)喬治·戴維森勛章,他(ta)是(shi)第一個獲(huo)得(de)這一榮譽的中國(guo)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