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名: 匡廷云(yun)
出生地: 四川
出生(sheng)日(ri)期: 1934年12月
職 業: 中國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
畢業(ye)院(yuan)校(xiao): 北京農業(ye)大學土壤農業(ye)化學系
信(xin) 仰(yang): 中(zhong)國共產黨
人物經歷
1956年7月,畢業(ye)于中國(guo)農業(ye)大學土(tu)壤(rang)化學系(xi);
1962年8月,在前蘇聯(lian)國(guo)立莫(mo)斯(si)科大學獲生物系博(bo)士學位;
1981年1月–1992年12月,到美國(guo)密執(zhi)安州立大學(xue)(xue)和美國(guo)能源(yuan)部植物(wu)實驗(yan)室,高級訪問學(xue)(xue)者;
1962年9月至(zhi)今,歷任中國科學(xue)院(yuan)植物研(yan)(yan)究(jiu)所,助理研(yan)(yan)究(jiu)員(yuan)、副研(yan)(yan)究(jiu)員(yuan)、研(yan)(yan)究(jiu)員(yuan);所學(xue)位評定委員(yuan)會主任;擔任過三屆副所長(chang);
1995年9月(yue),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shi);
2000年(nian)6月(yue),任(ren)中國科(ke)學院生(sheng)物(wu)學部(bu)副主任(ren);中國國家(jia)科(ke)技部(bu)973項目首批9位首席科(ke)學家(jia)之(zhi)一(yi)(唯一(yi)之(zhi)女性);
2002年6月,受聘(pin)為首都師(shi)范大學生物系特聘(pin)教(jiao)授,博士生導師(shi)。
個人成就
20世(shi)紀70年代中期,匡(kuang)廷云把(ba)全(quan)部精(jing)力投入到了(le)光合作用的(de)(de)機理研究,成為中國光合膜(mo)結構與(yu)功能(neng)研究新領(ling)域的(de)(de)開拓者,取(qu)得了(le)重大學(xue)術進展:揭示(shi)捕光葉綠(lv)素(su)蛋白(bai)在膜(mo)上(shang)橫向(xiang)遷移調節激發(fa)能(neng)分配的(de)(de)規(gui)律;首次證(zheng)明21kD膜(mo)蛋白(bai)是(shi)光系(xi)統I長(chang)波熒光發(fa)射的(de)(de)最初來源(yuan);提(ti)出(chu)光系(xi)統II反(fan)應(ying)(ying)中心可能(neng)的(de)(de)動力學(xue)模(mo)型;首次發(fa)現光系(xi)統II反(fan)應(ying)(ying)中心葉綠(lv)素(su)蛋白(bai)的(de)(de)組氨(an)酸殘基及原初電子(zi)受體(ti)去鎂葉綠(lv)素(su)受到光照破壞(huai),提(ti)出(chu)了(le)反(fan)應(ying)(ying)中心第二(er)條(tiao)電子(zi)傳(chuan)遞鏈具有光保(bao)護(hu)功能(neng)的(de)(de)假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