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名:吳良鏞
外(wai)文名:Wu Liangyong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ri)期:1922年(nian)
職(zhi) 業:建筑學(xue)家(jia)、教育(yu)家(jia)
畢業院(yuan)校:南京大(da)學,美國匡溪藝術學院(yuan)
信 仰(yang):中共黨(dang)員、民盟盟員
主(zhu)要(yao)成(cheng)就:中國科學(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中國工程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2011年(nian)度(du)國家最高科學(xue)(xue)技(ji)術獎
代(dai)表作品:中國院士書(shu)系《建筑(zhu)·城(cheng)(cheng)市·人(ren)居環境(jing)》,《人(ren)居環境(jing)科學(xue)導論》 專業領域:建筑(zhu)學(xue)與城(cheng)(cheng)市規劃
人物履歷
1944年畢業于(yu)重(zhong)慶中央大學(xue)建(jian)筑系。
1946年協(xie)助梁(liang)思成創建清華大學建筑系。
1948年9月入美(mei)國匡溪(xi)藝術(shu)學院建筑(zhu)與城市設計系,師從沙里寧讀研(yan)究生,獲碩士(shi)學位。
1950年在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筑與城市(shi)設計(ji)系獲(huo)碩士畢業,同年回國后在清華(hua)大(da)學建筑系任教。
1978年任(ren)清華大學建筑(zhu)系(xi)系(xi)主(zhu)任(ren)。
1980年當(dang)選為中國科(ke)學(xue)院技術(shu)科(ke)學(xue)學(xue)部(bu)委員。
1980年(nian)當(dang)選中(zhong)國科學院院士。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shi)。
榮譽成就
1990年(nian) 國家教(jiao)委(wei)授(shou)予(yu)吳良鏞北京奧林(lin)匹克建(jian)設(she)規劃研究科學進步一等獎,國家教(jiao)委(wei)授(shou)予(yu)其著作《廣義(yi)建(jian)筑學》科學進步一等獎;
1992年 北京市菊兒胡同危舊房(fang)改建(jian)試點(dian)工程(cheng)獲度的亞洲建(jian)筑師協會金(jin)質獎,在聯合(he)國(guo)總部(bu)獲世界人居獎(英國(guo)住(zhu)房(fang)和社會住(zhu)宅基金(jin)會);
1995年 獲何(he)梁(liang)何(he)利(li)科技進(jin)步獎;
1996年 國(guo)際建筑師協會授(shou)予國(guo)際建協教(jiao)育/評論獎;
1999年 法國(guo)政府授予法國(guo)文化藝(yi)術騎士勛(xun)章;
2000年 國家建設部授予首屆“梁思成(cheng)建筑獎”;
2001年 發達地區城市化(hua)進程中(zhong)建筑環境(jing)的(de)保護與發展研究獲(huo)中(zhong)國高(gao)校科學技(ji)術二等獎;
2002年 荷蘭克勞斯親(qin)王(wang)基金會授予2002年度克勞斯親(qin)王(wang)獎;
2003年 著作《京(jing)津(jin)冀地區城鄉(xiang)空(kong)間發(fa)展規劃研究》獲(huo)第11屆全國(guo)優(you)秀科(ke)技圖(tu)書一等獎(jiang),第六屆國(guo)家圖(tu)書獎(jiang)提名獎(jiang),中央(yang)美術學院及附屬中學新校園規劃設計獲(huo)教(jiao)育部優(you)秀建筑設計獎(jiang);
2004年 獲北京市高等教(jiao)育教(jiao)學成果(guo)一(yi)等獎;
2010年(nian)(nian) 2010年(nian)(nian)度(du)陳(chen)嘉庚技術科學獎(jiang)
2012年2月(yue)14日 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2年5月 入選南京大學“2012南京大學杰(jie)出校(xiao)(xiao)友”,并頒發南京大學“校(xiao)(xiao)友杰(jie)出貢獻獎”;
此外還(huan)獲得(de)有國(guo)務(wu)院、國(guo)家教育(yu)部、科(ke)技(ji)部、北(bei)京市政府(fu)等頒發的全國(guo)先進(jin)工作(zuo)者、特殊貢獻獎、北(bei)京市先進(jin)工作(zuo)者等獎項;
科學技術部2016年1月4日在北(bei)京舉行小行星命名儀(yi)式,吳良鏞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