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存(cun)浩,是知(zhi)名的物(wu)(wu)理化(hua)(hua)學(xue)(xue)家,山東(dong)濱州無(wu)棣人。1928年2月(yue)出生(sheng)天津,中國(guo)科(ke)(ke)學(xue)(xue)院(yuan)(yuan)(yuan)院(yuan)(yuan)(yuan)士,第三世界(jie)科(ke)(ke)學(xue)(xue)院(yuan)(yuan)(yuan)院(yuan)(yuan)(yuan)士。曾擔(dan)任(ren)中國(guo)科(ke)(ke)學(xue)(xue)院(yuan)(yuan)(yuan)大連化(hua)(hua)學(xue)(xue)物(wu)(wu)理所(suo)研究員、所(suo)長,國(guo)家自然科(ke)(ke)學(xue)(xue)基金委員會(hui)(hui)主任(ren),中國(guo)科(ke)(ke)學(xue)(xue)院(yuan)(yuan)(yuan)學(xue)(xue)部主席團成(cheng)員及化(hua)(hua)學(xue)(xue)部主任(ren),中國(guo)科(ke)(ke)協副主席,國(guo)務院(yuan)(yuan)(yuan)學(xue)(xue)位委員會(hui)(hui)委員,國(guo)際純粹與應用化(hua)(hua)學(xue)(xue)聯合會(hui)(hui)執行局成(cheng)員等職。
現任全國(guo)(guo)(guo)政(zheng)協(xie)常委(wei)(wei)、國(guo)(guo)(guo)家(jia)(jia)自(zi)然科(ke)學(xue)(xue)(xue)(xue)(xue)基金委(wei)(wei)員(yuan)會(hui)名譽主(zhu)任、中國(guo)(guo)(guo)科(ke)協(xie)副主(zhu)席、中國(guo)(guo)(guo)科(ke)學(xue)(xue)(xue)(xue)(xue)院學(xue)(xue)(xue)(xue)(xue)部主(zhu)席團(tuan)成(cheng)員(yuan)、國(guo)(guo)(guo)務院學(xue)(xue)(xue)(xue)(xue)位(wei)委(wei)(wei)員(yuan)會(hui)委(wei)(wei)員(yuan)、國(guo)(guo)(guo)家(jia)(jia)重(zhong)點基礎研(yan)究(jiu)發展(zhan)規劃專家(jia)(jia)顧問組副組長、國(guo)(guo)(guo)際(ji)純粹與(yu)應用化學(xue)(xue)(xue)(xue)(xue)聯(lian)盟執行局成(cheng)員(yuan)、《光(guang)譜(pu)化學(xue)(xue)(xue)(xue)(xue)學(xue)(xue)(xue)(xue)(xue)報》編(bian)委(wei)(wei)、北京大(da)(da)學(xue)(xue)(xue)(xue)(xue)、清華(hua)大(da)(da)學(xue)(xue)(xue)(xue)(xue)、南京大(da)(da)學(xue)(xue)(xue)(xue)(xue)、復旦大(da)(da)學(xue)(xue)(xue)(xue)(xue)等校兼(jian)職教授。
人物履歷
1938年就讀于(yu)張伯(bo)苓所(suo)創辦的重慶南開中學。
1940年轉到(dao)福建長汀一(yi)中。
1943年(nian),15歲的張存浩考(kao)入廈門大學(xue),次(ci)年(nian)轉入轉到重慶中央大學(xue)化學(xue)工程系(xi)。
1947年畢(bi)業于南京(jing)中(zhong)央(yang)大學化學工程系。
1947年(nian)—1948年(nian),他又來到天津南開大學化工系攻讀(du)研究生(sheng)。
1948年(nian)赴美留學(xue),在愛阿華州(zhou)化(hua)學(xue)系讀研(yan)究生。
1950年獲(huo)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學位,后毅然放棄(qi)攻(gong)讀博(bo)士學位的機會和優越的工作、生活條(tiao)件(jian);
1950年10月返國;
1951年起在中(zhong)國科學院(yuan)大(da)連化(hua)學物理研究(jiu)所工作,歷(li)任(ren)副研究(jiu)員、研究(jiu)員、副所長;
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wu)理所所長。
1980年(nian)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cong)事催化、化工、化學反(fan)應(ying)動力學直到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激發態(tai)化學等前(qian)沿科技(ji)領域的研究。
1981年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wei)員(yuan)會學科(ke)評議(yi)組成員(yuan)。
1998年選為國務院學位(wei)委員會委員。
1984年當選為中(zhong)國科(ke)學院化學部常委。
1992年(nian)當選為第三(san)世界科(ke)學院院士。
1998年選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曾當選(xuan)為中(zhong)共“十三大”、“十四(si)大”代表,“十四(si)大”主席團成員(yuan),第(di)八(ba)、九屆全國政(zheng)協常委,第(di)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1985、1986、1989、1994、1996年獲(huo)中國科學(xue)院科技進(jin)步獎;
1997年獲中科院自(zi)然科學一等獎;
1997年獲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er)等(deng)獎;
1999年獲得陳(chen)嘉庚(geng)化學科學獎;
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er)等獎;
2000年獲第(di)八屆陳嘉(jia)庚(geng)化學(xue)科學(xue)獎;
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ji)進步(bu)獎;
2013年獲(huo)得國(guo)家最高科學技術(shu)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