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仲量聯行最新發(fa)布的“城(cheng)(cheng)市(shi)發(fa)展動力指數(shu)”(CMI)全球30大城(cheng)(cheng)市(shi)榜單(dan),印(yin)度班加(jia)羅爾擊敗倫(lun)敦,首次拔得頭籌。越(yue)南胡志明市(shi)和(he)河(he)內表現突出,分別(bie)名(ming)列第二和(he)第八(ba)位(wei)。中國共有(you)五座城(cheng)(cheng)市(shi)上榜,其(qi)中上海位(wei)列第四位(wei)。
2017年的(de)(de)“城市發展(zhan)(zhan)動(dong)(dong)力指數”共包(bao)括全球(qiu)各(ge)地的(de)(de)134個(ge)主要商業(ye)中心(xin)。指數報告跟蹤了(le)這些城市的(de)(de)經濟及其商業(ye)房地產市場的(de)(de)變化情況,最終(zhong)確定了(le)最具活力的(de)(de)部(bu)分城市。根據(ju)“城市發展(zhan)(zhan)動(dong)(dong)力指數”,全球(qiu)最具活力的(de)(de)各(ge)個(ge)城市能夠擁抱技術變革(ge)、吸納(na)快速的(de)(de)人口增長(chang)并加強全球(qiu)互聯(lian)互通(tong)性。
盡(jin)管經(jing)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仍(reng)有五座城市躋身前30名(ming),包(bao)括(kuo)上海(第(di)(di)4名(ming))、北(bei)京(第(di)(di)15名(ming))、深圳(第(di)(di)22名(ming))、杭(hang)州(第(di)(di)26名(ming))和南京(第(di)(di)29名(ming))。
1、印(yin)度(du)城市成為(wei)30強主力軍;
2、“靈活(huo)性高價值新興全球城市”不斷崛起;
3、中國城市群效應顯現;
4、越(yue)南城市成為新的外商直接投資熱點地區;
5、澳大利亞一(yi)線城市表現出(chu)眾;
6、倫(lun)敦(dun)繼(ji)續保(bao)持良(liang)好發(fa)展勢頭,脫歐公投并未對其造(zao)成很(hen)大影響;
7、北歐城市長期(qi)看來發展勢(shi)頭強勁;
8、技術和創新(xin)成為推(tui)動(dong)城市發展的重要(yao)因(yin)素;
9、城市發展強(qiang)勁的同時帶來諸(zhu)多環境挑戰(zhan);
10、房地產(chan)的經濟(ji)可承受(shou)性和供應緊(jin)張局面使得城市發展受(shou)到影響。
排序 | 城市 | 排序 | 城市 |
1 | 班加羅爾 | 16 | 悉尼 |
2 | 胡志明市 | 17 | 巴黎 |
3 | 硅谷 | 18 | 金奈 |
4 | 上海 | 19 | 馬尼拉 |
5 | 海德拉巴 | 20 | 西雅圖 |
6 | 倫敦 | 21 | 舊金山 |
7 | 奧斯汀 | 22 | 深圳 |
8 | 河內 | 23 | 德里 |
9 | 波士頓 | 24 | 羅利達拉姆 |
10 | 內羅畢 | 25 | 孟買 |
11 | 迪拜 | 26 | 杭州 |
12 | 墨爾本 | 27 | 洛杉磯 |
13 | 浦那 | 28 | 都柏林 |
14 | 紐約 | 29 | 南京 |
15 | 北京 | 30 | 斯德哥爾摩 |
答:綜合42個(ge)變量,對134座城市的短期和長期發展(zhan)動力狀況進行了評估:
一、短期發(fa)展(zhan)動(dong)力
(一(yi))社會經濟發展(zhan)動(dong)力:
經濟產出(chu) | 零售(shou)銷(xiao)售(shou)額(e) | 人口(kou) | 空中連(lian)通性(xing) | 企(qi)業(ye)總部(bu) | 外商直接投資
(二(er))商業(ye)房地(di)產發展動力(li):
施工量、吸(xi)納量、價格 | 辦公樓、商鋪、酒店 | 投資交(jiao)易 | 市場透明度(du)
二、長期發展動力
高等教育基礎設施 | 創新能(neng)力 | 國(guo)際(ji)專利申請 | 科技企業(ye) | 環境(jing)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