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jing)州市,古稱江(jiang)陵、郢都,是(shi)湖(hu)(hu)北省地(di)級(ji)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de)鄂中(zhong)南(nan)地(di)區的(de)中(zhong)心城市、長(chang)江(jiang)中(zhong)游交通(tong)樞(shu)紐之一。地(di)處(chu)中(zhong)國華中(zhong)地(di)區、湖(hu)(hu)北中(zhong)南(nan)部(bu)、長(chang)江(jiang)中(zhong)游、江(jiang)漢平原(yuan)腹地(di)。共轄2個市轄區(qu)、4個縣級市、2個縣。了解更為具體的荊州(zhou)市(shi)行政區劃,請看(kan)下面詳細內容。
荊州系(xi)楚(chu)文化的發祥(xiang)地,春秋戰國時屬(shu)楚(chu)。楚(chu)文王(wang)元(yuan)年(公元(yuan)前689年(nian)),楚國遷(qian)都于郢(今荊(jing)州(zhou)區紀南城),都郢400余年(nian)。秦屬南郡,定治江陵(ling),故(gu)常以南郡喻荊州。唐(tang)貞觀元年(nian)(627年),屬山南道。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nian)),荊州府復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九(jiu)年(nian)(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zhu)荊州(zhou)府。1949年7月(yue),成立(li)荊(jing)州行政區督察(cha)專員公署(荊(jing)州專區)。1970年(nian),荊(jing)州專區改稱荊(jing)州地區。1994年9月29日,經國(guo)務院(國(guo)函〔1994〕99號(hao))批準,撤銷荊州地(di)區、沙市市和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di)級)。
截至(zhi)2021年12月31日,荊(jing)州市共轄8個縣級行政區(qu),包括(kuo)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分別是沙市區、荊(jing)州區、石首市、洪(hong)湖(hu)市、松滋市、監利市、公安縣、江陵縣。
序號 | 縣(市、區) | 街道、鎮、鄉 |
1 | 沙市區(6街道4鎮) | 中山街道、崇文街道、解放街道、勝利街道、朝陽街道、立新街道、鑼場鎮、岑河鎮、觀音垱鎮、關沮鎮 |
2 | 荊州區(4街道7鎮) | 西城街道、東城街道、城南街道、鳳凰街道、紀南鎮、川店鎮、馬山鎮、八嶺山鎮、李埠鎮、彌市鎮、郢城鎮 |
3 | 石首市(2街道11鎮1鄉) | 繡林街道、筆架山街道、新廠鎮、橫溝市鎮、大垸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高基廟鎮、南口鎮、高陵鎮、團山寺鎮、久合垸鄉 |
4 | 洪湖市(2街道14鎮1鄉) | 新堤街道、濱湖街道、螺山鎮、烏林鎮、龍口鎮、燕窩鎮、新灘鎮、峰口鎮、曹市鎮、府場鎮、戴家場鎮、瞿家灣鎮、沙口鎮、萬全鎮、汊河鎮、黃家口鎮、老灣鄉 |
5 | 松滋市(2街道13鎮1鄉1民族鄉) | 新江口街道、樂鄉街道、南海鎮、八寶鎮、涴市鎮、老城鎮、陳店鎮、王家橋鎮、斯家場鎮、楊林市鎮、紙廠河鎮、街河市鎮、洈水鎮、劉家場鎮、沙道觀鎮、萬家鄉、卸甲坪土家族鄉 |
6 | 監利市(18鎮3鄉) | 容城鎮、朱河鎮、新溝鎮、龔場鎮、周老嘴鎮、黃歇口鎮、汪橋鎮、程集鎮、分鹽鎮、毛市鎮、福田寺鎮、上車灣鎮、汴河鎮、尺八鎮、白螺鎮、網市鎮、三洲鎮、橋市鎮、紅城鄉、棋盤鄉、柘木鄉 |
7 | 公安縣(14鎮2鄉) | 埠河鎮、斗湖堤鎮、夾竹園鎮、閘口鎮、楊家廠鎮、麻豪口鎮、藕池鎮、黃山頭鎮、孟家溪鎮、南平鎮、章莊鋪鎮、獅子口鎮、斑竹垱鎮、毛家港鎮、甘家廠鄉、章田寺鄉 |
8 | 江陵縣(6鎮2鄉) | 資市鎮、熊河鎮、白馬寺鎮、沙崗鎮、普濟鎮、郝穴鎮、馬家寨鄉、秦市鄉 |
地名 | 駐地 | 行政區劃代碼 | 區號 | 郵編 | 車牌代碼 |
荊州市 | 沙市區 | 421000 | 0716 | 434000 | 鄂D |
沙市區 | 中山路街道 | 421002 | 0716 | 434000 | 鄂D |
荊州區 | 西城街道 | 421003 | 0716 | 434020 | 鄂D |
石首市 | 繡林街道 | 421081 | 0716 | 434400 | 鄂D |
洪湖市 | 新堤街道 | 421083 | 0716 | 433200 | 鄂D |
松滋市 | 新江口街道 | 421087 | 0716 | 434200 | 鄂D |
監利市 | 容城鎮 | 421088 | 0716 | 433300 | 鄂D |
公安縣 | 斗湖堤鎮 | 421022 | 0716 | 434300 | 鄂D |
江陵縣 | 郝穴鎮 | 421024 | 0716 | 434100 | 鄂D |